2022-2023學年江蘇省南通市海安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30 18:0:2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題2分,共28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人體存在多種調節途徑參與穩態的維持,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抗體可以識別并結合病毒表面的抗原并將其清除 B.飲水過多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以維持滲透壓穩定 C.一次性攝糖過多,機體可通過下丘腦垂體胰島軸進行調節 D.寒冷環境中,人體可通過增加產熱和減少散熱維持體溫正常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
2.在世界杯賽場上,守門員看到足球飛向球門會做出撲救動作。下列對此過程生命活動調節的表述,錯誤的是( )
A.此過程以神經調節為主 B.自主神經系統也會參與此過程的調節 C.守門員能看到足球依賴于完整的反射弧 D.球員身體的協調平衡調節主要靠小腦完成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3.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甲狀腺疾病,患者血液中可檢測出抗甲狀腺細胞的抗體,隨病情發展許多患者會表現為甲狀腺功能減退,稱為橋本氏甲減。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橋本氏甲狀腺炎是一種自身免疫病 B.橋本氏甲減出現的原因是甲狀腺細胞受損 C.橋本氏甲減患者會表現出體溫偏高的癥狀 D.橋本氏甲減可通過補充甲狀腺激素減輕癥狀 組卷:37引用:14難度:0.7 -
4.核酸疫苗是一種新型疫苗,通過將編碼病毒某種抗原蛋白的外源基因(X)導入動物體細胞內,進而誘導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應答,以達到預防該病毒感染機體的目的。關于核酸疫苗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導入的外源基因X可作為抗原,表達的X蛋白就是抗體 B.核酸疫苗發揮作用需要核糖體、線粒體等細胞器的參與 C.生產核酸疫苗需要知道病毒核酸四種核苷酸的排列順序 D.注射核酸疫苗后,機體會發生一系列反應產生細胞免疫 組卷:39引用:2難度:0.7 -
5.下列關于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生命活動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光敏色素是一類脂類化合物,在接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生變化 B.植物年輪的形成主要是溫度參與植物生長發育調節的結果 C.植物根向地、莖背地生長分別是重力和光照參與植物生長發育調節的結果 D.冬小麥要經歷春化作用才能開花是光照參與植物生長發育調節的結果 組卷:15引用:1難度:0.6 -
6.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以遷徙鳥類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位于長江入海口,生物多樣性極為復雜與獨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食性相同的異種鳥類分布在不同位置能有效減少競爭 B.保護區的建立會影響到該濕地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可以用標志重捕法調查該保護區內東方白鸛的豐富度 D.該濕地生態系統有利于維持遷徙鳥類的種群密度 組卷:41引用:5難度:0.7 -
7.同域共存是指一些生物生存在同一區域,由于種間競爭關系而導致的對環境的需求發生錯位的現象。例如共同生活在加勒比海地區島嶼上的兩種安樂斷,通過攝食方式的不同實現了同域共存。下列不屬于同域共存機制的是( )
A.菜粉蝶幼蟲啃食植物葉片,而成蟲吸食植物花蜜 B.鰱魚喜食水體上層的浮游植物,背魚喜食水底的螺螄 C.共同生活在高海拔地區的田鼠和鼢鼠在不同時間出來覓食 D.某丘陵生態系統中杜鵑在林冠層棲息,畫眉在林下層生活 組卷:13引用:1難度:0.6 -
8.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是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的主要途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調查生物群落內各物種之間的取食與被取食關系,可構建食物鏈 B.整合調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鏈,可構建營養關系更為復雜的食物網 C.歸類各食物鏈中處于相同環節的所有物種,可構建相應的營養級 D.測算主要食物鏈各環節的能量值,可構建生態系統的能量金字塔 組卷:224引用:10難度:0.7
三、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除特殊標記外,每空1分,共57分。
-
23.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如圖為其初次侵入人呼吸道上皮細胞后,發生的增殖過程及部分免疫反應過程(如圖)。①~④代表相關過程,APC為抗原呈遞細胞,a~g代表免疫細胞,回答下列問題:
(1)新冠病毒的
(2)圖(乙)中b細胞,在接受到抗原信號和
(3)新冠肺炎患者肺毛細血管通透性增高,血漿蛋白滲出到組織間隙,出現間質性肺水腫。試分析新冠肺炎患者出現間質性肺水腫的原因是
(4)2022年3月11日,國家衛健委印發《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應用方案(試行)》,增加抗原檢測作為核酸檢測的補充手段。抗原檢測采用雙抗體夾心法,其原理如圖。結合墊處含有足量的、可移動的、與膠體金結合的抗體1,T處固定有抗體2,抗體1和抗體2與新冠病毒表面同一抗原N蛋白的不同位點發生特異性結合,呈紅色。C處固定有抗體1的抗體,與抗體1結合也呈紅色。
此方法可以檢測抗原或者抗體,其原理是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24.糖尿病有Ⅰ型和Ⅱ型之分,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屬于Ⅱ型糖尿病,患者并未喪失產生胰島素的能力,Ⅱ型糖尿病的成因和治療是近年的研究熱點。圖1表示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的機制;圖2是某研究組對大鼠進行高糖高脂飲食等誘導制造糖尿病模型鼠并檢測其體內的一種腸源性激素(GLP1)的水平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正常人進食后,血糖濃度升高,葡萄糖通過Glut2轉運蛋白以
(2)胰島素進入毛細血管后,隨血液流到全身,與組織細胞上的
(3)圖2中GLP-1主要由L細胞分泌,腸道中的L細胞主要分布在回腸(小腸分為十二指腸、空腸和回腸三部分)圖2數據顯示,
(4)另有研究表明,口服葡萄糖比靜脈注射葡萄糖引起更多的胰島素分泌:回腸切除術的大鼠表面的Glut2的表達量明顯下降。據此,有人提出假說,認為小腸后端的內分泌細胞及其分泌的GLP-1對血糖的控制至關重要。為驗證該假說,研究者選擇生理狀況良好的同種大鼠若干,隨機平均分為5組,檢測血糖變化,其中部分進
行高糖高脂飲食等誘導制成糖尿病模型鼠。部分實驗方案如下。組別 對照組 實驗組 編號 1 2 3 4 5 大鼠種類及處理 正常大鼠 ? 正常大鼠+
假手術正常大鼠+
切回腸術? 組卷:17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