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0/2 5:0:2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2分,共計70分)
-
1.假期是我們從家庭走向社會,從校園走向自然的最佳時期,有同學在國慶假期打卡了博物館,體驗了民俗文化,參加了社會實踐。通過與社會“親密接觸”,我們可以感受到( )
A.社會生活的絢麗多彩 B.社會生活的復雜多變 C.所有課本上沒有的知識 D.社會生活的一帆風順 組卷:1引用:3難度:0.8 -
2.“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的同窗情誼和“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的鄉土情結,分別屬于社會關系中的( )
A.血緣關系地緣關系 B.地緣關系業緣關系 C.業緣關系地緣關系 D.地緣關系血緣關系 組卷:27引用:8難度:0.8 -
3.“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孩子;在學校,我是老師的學生;在小區,我是業主,也是其他業主的鄰居;在祖國大家庭中,我是未來的建設者”。這段自我介紹表明( )
A.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B.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C.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D.我們需要為社會建設貢獻力量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4.“世界是一棵樹,人是它的果實。”這句諺語啟示我們( )
A.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 B.社會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個人 C.每個人應為社會發展創造財富 D.社會的進步與人的發展不可分 組卷:136引用:22難度:0.9 -
5.在父母的撫育、同班的幫助、老師的教誨和社會的關愛下,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這段材料說明了( )
A.人人都能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 B.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C.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 D.人人都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組卷:90引用:17難度:0.8 -
6.“手邊留情花似錦,腳下留意草成茵”“孝敬父母,團結鄰里,遵紀守法,做合格公民”“實干苦干,擼起袖子加油干”……漫步在街道上,處處都是彰顯正能量的公益標語,引領著我們成長,也號召著廣大市民構建和諧社會。這表明( )
①個人成長離不開社會提供物質支持
②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
③公益標語是傳遞正能量的唯一方式
④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精神滋養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組卷:21引用:3難度:0.5 -
7.草編、刺繡、剪紙、面塑、竹雕等手藝人在鏡頭前一亮相,就成為帶貨能力可觀的“網紅主播”。如今,許多傳統手藝人做直播,運營粉絲社群,加速數字化轉型。如果給這段新聞擬定一個標題,最恰當的是( )
A.傳統手藝數字化轉型,贏回年輕消費者 B.傳統手藝的創新,全靠直播帶貨促銷量 C.傳統手藝走向國際,大國工匠綻放異彩 D.網絡助力經濟發展,傳統手藝煥發活力 組卷:45引用:3難度:0.5 -
8.電商平臺的“村播計劃”啟動以來,平均每兩天就有一位縣長走進直播間,幫助當地農民賣農貨,特色農產品銷路大增。基于此,下列傳導途徑正確的是( )
A.網絡直播帶貨→增加農產品銷售數量→改善農村環境 B.網絡直播帶貨→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提高農產品質量 C.網絡直播帶貨→根除農產品銷售難題→促進農村發展 D.網絡直播帶貨→帶動鄉村產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 組卷:23引用:6難度:0.8 -
9.有人說網絡生活多姿多彩,催人上進;有人說網絡陷阱密布,一不小心就會陷入其中。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中學生只有不上網才能避免網上交往帶來的傷害 B.網上交往為我們與朋友交往提供了便利條件,拓展了朋友圈 C.網上交往像一把雙刃劍,既可以為我們所用,又可能把我們“割傷” D.網上交往超越了時空限制,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自由、平等交往的平臺 組卷:19引用:4難度:0.8 -
10.下列觀點能對圖中王同學起到勸導作用的是( )
A.網絡信息良莠不齊,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 B.網絡并非法外之地,要自覺遵守法律規定 C.網絡生活豐富多彩,要不斷提高自律能力 D.網絡發展日新月異,要適應網絡時代的生活 組卷:275引用:19難度:0.8 -
11.針對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已經迫在眉睫,《人民日報》刊文表示:“三位一體”開展新媒體素養教育,賦予廣大青少年良好的判斷力與思辨力,以及生存于網絡時代的技能,有助于他們的社會化和健康成長。對此,理解有誤的是( )
A.互聯網時代,網絡媒介讓整個文化傳播生態發生了很大變化 B.“互聯網+青少年媒介素養”有助于青少年正確利用網絡 C.我們應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完善自我 D.提高媒介素養是當下青少年的主要學習任務 組卷:44引用:8難度:0.7 -
12.歡歡同學對媽媽手機上的“學習強國”學習平臺很感興趣,經常瀏覽上面的文章,還與同學分享有趣的時政新聞。歡歡的做法主要告訴我們要( )
A.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 B.養成學習習慣,主要通過網絡學習 C.遵守社會規則,提升文明素養 D.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 組卷:62引用:4難度:0.7
二.非選擇題:(3小題,共計30分)
-
3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共享網絡力量】
2023年5月,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數字中國發展報告(2022年)》。報告顯示,2022年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以下是某同學從中節選的部分內容。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成為推動經濟增長和轉型的重要引擎。 數字政務協同服務效能大幅提升。黨的二十大報告起草過程中,中央有關部門專門開展了網絡征求意見活動,收到854.2萬多條留言。 數字文化提供文化繁榮發展新動能。文化場館加快數字化轉型,智慧圖書館體系、公共文化云建設不斷深化,全民閱讀、藝術普及數字化服務能力顯著提升,我國數字閱讀用戶達到5.3億。
【共話網絡問題】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多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均對網絡安全建言獻策,主要聚焦于網絡暴力、未成年人網絡安全、個人隱私保護、網絡相關安全制度健全完善等方面。針對網絡問題,網民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
(2)請任選一個你支持的觀點,在其后面打“√”,并在表格最后一列說明支持的理由。序號 觀點 任選一個支持的觀點 支持的理由
(請分點作答)① 不論在現實還是網絡,都要做到文明待人。 ② 大數據時代,個人隱私很容易泄露,不必大驚小怪。 ③ 支持整頓,不良網絡環境對青少年的危害太大了。 ④ 這都是國家考慮的,與我無關。 組卷:10引用:1難度:0.4 -
3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加強自我防范】
為增強同學們的法治意識,某法律學習興趣小組開展了以“加強自我防范爭做守法公民”為主題的學習活動,下面是小組成員收集到的學習材料。請你參與該法律興趣小組的學習活動并回答問題。
15歲的中學生陳某經常曠課,違反學校紀律,并因偷東西、打罵同學等受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經常偷竊財物等,因此被公安機關拘留。但他仍不悔改,為了充錢打游戲,他竟然和一名社會上的不良人員一起攔路持刀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被人民法院判刑。
(1)陳某多次攔路持刀搶劫,最終被人民法院判刑。請分析陳某被判刑的原因。
(2)通過參加本次興趣小組的學習活動,你在加強自我防范方面有哪些收獲?組卷:1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