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8/22 3:0:1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僅有一個正確選項)
-
1.如圖是“用雙氧水制取一瓶氧氣”實驗的主要步驟,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
A.
檢查裝置氣密性B.
放入藥品C.
收集氣體D.
驗滿組卷:186引用:16難度:0.9 -
2.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A.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常用作保護氣 B.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與許多物質發生反應 C.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D.二氧化碳是空氣污染物之一 組卷:113引用:15難度:0.5 -
3.納米鐵粉在空氣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熱即可劇烈燃燒,如圖是納米鐵粉在錐形瓶中燃燒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水可防止生成物濺落炸裂瓶底 B.氣球先膨脹后又變小 C.納米鐵粉燃燒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鐵+氧氣 四氧化三鐵點燃D.對比細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可知物質的種類是反應能否發生的因素之一 組卷:91引用:16難度:0.5 -
4.做實驗一定要注意先后順序,如果先后順序錯誤,可能會導致實驗失敗,甚至產生嚴重后果.下列有關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A.檢查裝置氣密性時,先用手緊握試管的外壁,再把導管伸入水中 B.加熱時先對試管進行預熱,再對準藥品部位進行加熱 C.現將高錳酸鉀裝入試管,在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D.實驗完畢,先熄滅酒精燈,再把導管移出水面 組卷:483引用:29難度:0.7 -
5.小明同學對部分物質的性質和用途進行了如下歸納,其中正確的是( )
A.氮氣高溫時性質活潑——光合作用的原料 B.氦氣的密度很小且穩定——探空氣球 C.稀有氣體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用于保護氣 D.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滅火 組卷:10引用:5難度:0.7 -
6.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向試管中滴加液體B.
給試管中液體加熱C.
稱量一定質量的食鹽D.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組卷:53引用:12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70分)
-
17.化學實驗操作考查的實驗之一是“高錳酸鉀(KMnO4)制取氧氣(O2)”。請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①
(2)在裝置A中,用高錳酸鉀(KMnO4)制取氧氣(O2),則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A.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瓶口
B.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瓶中
C.將燃燒的木條置于瓶中
D.瓶口有大氣泡冒出
(3)若選用A、B裝置來制取氧氣(O2),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取好高錳酸鉀(KMnO4)后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B.當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時就開始收集氣體
C.實驗結束后,先將酒精燈熄滅,再將導管移出水面
D.將集滿氧氣(O2)的集氣瓶,在水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后正放在桌面上
(4)實驗室要做鐵絲(Fe)燃燒的實驗,最好選用裝置組卷:47引用:3難度:0.5 -
18.如圖“大象牙膏”實驗中,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氣體使錐形瓶內的起泡劑迅速涌出,形成大量柱狀泡沫。
【提出問題】影響“大象牙膏”實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進行實驗】
實驗1:在錐形瓶中,分別加入10mL過氧化氫溶液和洗潔精(起泡劑),完成四組實驗,記錄如下:過氧化氫濃度 洗潔精滴數 實驗時間 現象 5% 5 5min 無明顯變化 10% 5 5min 無明顯變化 15% 5 5min 無明顯變化 30% 5 5min 無明顯變化 實驗序號 催化劑種類 催化劑濃度 過氧化氫濃度 溫度/℃ “牙膏”噴出瓶口所需時間/s ① 碘化鉀 10% 10% 20 48 ② 高錳酸鉀 10% 10% 20 5 ③ 酵母 10% 10% 20 10 ④ 酵母 5% 10% 20 42 ⑤ 酵母 15% 10% 20 8 ⑥ 酵母 10% 5% 20 30 ⑦ 酵母 10% 15% 20 5 ⑧ 酵母 10% 10% 5 60 ⑨ 酵母 10% 10% 40 3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在催化劑作用下制取收集氧氣,儀器裝置為
(2)由實驗1可知,在常溫、無催化劑的條件下,過氧化氫
(3)實驗2中,設計①②③的目的是
(4)實驗2中,通過對比③④⑤,得出的結論是
(5)實驗2中,欲探究過氧化氫濃度對實驗效果的影響,需對比的實驗是⑥⑦和
(6)“大象牙膏”實驗最好選擇10%的酵母溶液、10%的過氧化氫溶液和
【反思與評價】
(7)由上述實驗可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
A.溫度
B.反應物濃度
C.生成物產量
D.催化劑種類和濃度組卷:35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