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福建省莆田二十五中九年級(上)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發布:2024/8/22 3:0:1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分。每小題僅有一個正確選項)

          • 1.如圖是“用雙氧水制取一瓶氧氣”實驗的主要步驟,其中操作錯誤的是(  )

            組卷:186引用:16難度:0.9
          • 2.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113引用:15難度:0.5
          • 3.納米鐵粉在空氣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熱即可劇烈燃燒,如圖是納米鐵粉在錐形瓶中燃燒的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91引用:16難度:0.5
          • 4.做實驗一定要注意先后順序,如果先后順序錯誤,可能會導致實驗失敗,甚至產生嚴重后果.下列有關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中,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

            組卷:483引用:29難度:0.7
          • 5.小明同學對部分物質的性質和用途進行了如下歸納,其中正確的是(  )

            組卷:10引用:5難度:0.7
          • 6.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組卷:53引用:12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8小題,共70分)

          • 17.化學實驗操作考查的實驗之一是“高錳酸鉀(KMnO4)制取氧氣(O2)”。請回答問題:

            (1)寫出儀器名稱:①
             
            ,②
             

            (2)在裝置A中,用高錳酸鉀(KMnO4)制取氧氣(O2),則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
             
            。現需要一瓶干燥的氧氣,你選取的收集裝置是
             
            (填字母),能夠說明氧氣已集滿的操作是
             
            (填字母)。
            A.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瓶口
            B.將帶火星的木條置于瓶中
            C.將燃燒的木條置于瓶中
            D.瓶口有大氣泡冒出
            (3)若選用A、B裝置來制取氧氣(O2),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填字母)。
            A.取好高錳酸鉀(KMnO4)后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
            B.當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時就開始收集氣體
            C.實驗結束后,先將酒精燈熄滅,再將導管移出水面
            D.將集滿氧氣(O2)的集氣瓶,在水下用玻璃片蓋住瓶口后正放在桌面上
            (4)實驗室要做鐵絲(Fe)燃燒的實驗,最好選用裝置
             
            (填字母)來收集氧氣,原因是
             

            組卷:47引用:3難度:0.5
          • 18.如圖“大象牙膏”實驗中,過氧化氫分解產生的氣體使錐形瓶內的起泡劑迅速涌出,形成大量柱狀泡沫。
            【提出問題】影響“大象牙膏”實驗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進行實驗】
            實驗1:在錐形瓶中,分別加入10mL過氧化氫溶液和洗潔精(起泡劑),完成四組實驗,記錄如下:
            過氧化氫濃度 洗潔精滴數 實驗時間 現象
            5% 5 5min 無明顯變化
            10% 5 5min 無明顯變化
            15% 5 5min 無明顯變化
            30% 5 5min 無明顯變化
            實驗2:在錐形瓶中,分別加入10mL過氧化氫溶液、5滴洗潔精、4mL催化劑溶液,完成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序號 催化劑種類 催化劑濃度 過氧化氫濃度 溫度/℃ “牙膏”噴出瓶口所需時間/s
            碘化鉀 10% 10% 20 48
            高錳酸鉀 10% 10% 20 5
            酵母 10% 10% 20 10
            酵母 5% 10% 20 42
            酵母 15% 10% 20 8
            酵母 10% 5% 20 30
            酵母 10% 15% 20 5
            酵母 10% 10% 5 60
            酵母 10% 10% 40 3
            【解釋與結論】
            (1)實驗室用過氧化氫在催化劑作用下制取收集氧氣,儀器裝置為
             
            (填序號)。

            (2)由實驗1可知,在常溫、無催化劑的條件下,過氧化氫
             
            (填“容易”或“不易”)分解。
            (3)實驗2中,設計①②③的目的是
             

            (4)實驗2中,通過對比③④⑤,得出的結論是
             

            (5)實驗2中,欲探究過氧化氫濃度對實驗效果的影響,需對比的實驗是⑥⑦和
             
            (填實驗序號)。
            (6)“大象牙膏”實驗最好選擇10%的酵母溶液、10%的過氧化氫溶液和
             
            ℃,才能產生速度適中、有視覺沖擊力的觀賞效果。
            【反思與評價】
            (7)由上述實驗可知,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有
             
            (填序號)。
            A.溫度
            B.反應物濃度
            C.生成物產量
            D.催化劑種類和濃度

            組卷:35引用:1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