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湖北省重點中學沃學聯(lián)盟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fā)布:2024/12/22 0:0:2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冬小麥初冬時節(jié),體內會發(fā)生一系列適應低溫的生理變化;將小麥籽粒晾曬使水分降到12.5%以下,可入倉密閉長期保存;強筋小麥種子中含有的麥醇溶蛋白易溶于酒精、微溶于水而麥谷蛋白不溶于水和酒精,常用于制作面包。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為適應低溫,冬小麥體內發(fā)生了自由水轉化為結合水的變化 B.與花生種子相比,小麥種子萌發(fā)時更適宜于淺種 C.小麥種子中麥醇溶蛋白和麥谷蛋白溶解性不同的直接原因是兩種蛋白質的結構不同 D.給拔節(jié)期小麥施加尿素的主要目的是促進含氮化合物的合成 組卷:4引用:3難度:0.6 -
2.胃幽門螺旋桿菌(Hp)是主要寄生在人體胃幽門部位的致病菌。尿素呼氣實驗是目前診斷Hp感染最準確的方法,受試者口服13C標記的尿素膠囊后,尿素在Hp產生的脲酶作用下會分解為NH3和13CO2,通過測定受試者吹出的氣體是否含有13C作出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Hp的脲酶在核糖體上合成,并經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加工 B.感染者呼出的13CO2產生于人體細胞有氧呼吸的第二階段 C.Hp的脲酶在腸消化液的作用下空間結構不會改變 D.Hp和支原體在結構上的區(qū)別在于Hp具有細胞壁 組卷:0引用:1難度:0.8 -
3.在細胞中,內質網負責將多肽鏈正確折疊和加工成有功能的蛋白質。一些外源性因素(如缺氧)會導致內質網腔內出現(xiàn)錯誤折疊蛋白和未折疊蛋白聚集等現(xiàn)象,稱為內質網應激(ERS)。腫瘤細胞的ERS保護機制可促進未折疊蛋白的正常折疊、加速錯誤蛋白降解,以維持腫瘤細胞的存活和轉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內質網可對肽鏈進行合成、折疊、加工等 B.錯誤折疊或未折疊蛋白駐留在內質網內不會影響內質網的正常功能 C.腫瘤細胞的轉移可能與內質網中大量蛋白合成有關 D.腫瘤細胞的ERS保護機制可能使其能耐受缺氧、酸中毒等環(huán)境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4.植物細胞的細胞膜上存在的H-ATP是一種質子泵,它能水解ATP促進細胞內的H+運輸?shù)郊毎谥校琀+使細胞壁中的某些糖水酶活化導致細胞壁松弛,細胞吸水體積增大而發(fā)生不可逆生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植物細胞膜上該質子泵也能運輸其他離子 B.質子泵運輸H+到細胞壁屬于協(xié)助擴散 C.植物生長素可能促進H+運輸?shù)郊毎谥?/label> D.質子泵可促使細胞中的ADP大量增加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5.腺苷三磷酸二鈉片或注射液主要用于心功能不全、進行性肌萎縮、腦出血等后遺癥的輔助治療。其藥理是腺苷三磷酸作為一種輔酶不僅能改善機體代謝而且還參與體內脂肪、蛋白質、糖、核酸以及核苷酸的代謝。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TP、GTP、CTP、UTP去掉所有磷酸基團后,均為RNA的基本組成單位 B.進行性肌萎縮患者口服腺苷三磷酸二鈉片可明顯改善運動能力 C.腺苷三磷酸是生物體內進行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D.生物體內ATP與ADP的相互轉化體現(xiàn)了生物界的統(tǒng)一性 組卷:9引用:1難度:0.5 -
6.如圖中的I、Ⅱ、Ⅲ、Ⅳ、AOX、UQ表示在真核細胞中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參與電子傳遞的蛋白質復合體或脂溶性物質復合體。其中H+通過I、Ⅲ、Ⅳ逆濃度梯度運輸,建立膜質子(H+)勢差,驅動ATP合成酶和UCP發(fā)揮作用使膜兩側的質子(H+)勢差轉變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假設只要電子最終能傳到H2O中,釋放的總能量不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的膜結構為線粒體內膜,下側為線粒體基質 B.電子在I、Ⅲ、Ⅳ之間傳遞過程中有能量的轉化 C.若Ⅲ、Ⅳ不能發(fā)揮作用,ATP的生成效率將升高 D.隨著UCP含量的升高,熱能的生成效率隨之升高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7.為探究某酶試劑是淀粉酶還是蔗糖酶,在此基礎上探究其作用條件,下列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
A.若該酶是蔗糖酶,可利用蔗糖作為反應物來研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 B.若該酶是淀粉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可用斐林試劑對結果進行檢測 C.將部分待測酶滴加到少量淀粉溶液中,混勻反應后,用碘液檢測 D.將部分待測酶滴加到蔗糖溶液中,混勻反應后,用斐林試劑檢測 組卷:2引用:1難度:0.6 -
8.下列相關實驗中涉及“分離”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差速離心分離細胞器時,起始離心速率較低有利于較大的顆粒沉降到管底 B.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細胞質與細胞壁分離 C.植物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可以觀察到姐妹染色單體彼此分離的過程 D.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色素分離是因其在提取液中溶解度不同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60分。
-
23.染色體操作作為現(xiàn)代遺傳育種的重要技術,在提高水產動物育種效率方面有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如圖是人工誘導多倍體貝類的原理示意圖,其中A組是正常發(fā)育的二倍體。請回答問題:
(1)多倍體育種是通過增加
(2)為抑制極體的釋放,可在前期用秋水仙素處理
(3)與二倍體相比,多倍體往往具有個體大、產量高、抗病力強等優(yōu)點。圖中
(4)僅用經紫外線照射的滅活精子,為正常的卵細胞授精時,精子起到刺激卵細胞發(fā)育成新個體的作用,精核并不與卵核融合,照此處理A組處理將形成組卷:83引用:4難度:0.7 -
24.研究人員培育了一株擬南芥(2n=10)純合突變體(純合突變是指一對等位基因都存在突變),其4號染色體上冷敏型基因d突變?yōu)榭箖鲂突駾,5號染色體上耐高鹽基因N卻突變?yōu)辂}敏型基因n.現(xiàn)將該純合突變體自交所結種子分為兩組,一組種子發(fā)育成的植株與野生型植株雜交得F1,F(xiàn)1自交得F2,F(xiàn)2中耐高鹽抗凍型:耐高鹽冷敏型:鹽敏抗凍型:鹽敏冷敏型=21:15:7:5;另一組留種待用。回答下列問題:
(1)擬南芥耐鹽性狀的遺傳遵循
(2)F2群體中抗凍型與冷敏型的數(shù)量比是7:5,不符合典型的孟德爾遺傳比例。研究人員推測“F1產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帶有D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請設計雜交實驗驗證上述推測,并寫出支持上述推測的子代性狀及數(shù)量比。
①實驗方案:
②子代的性狀及比例:
(3)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野生型4號染色體上與d基因相鄰有一對緊密連鎖在一起的基因m,m基因編碼的毒性蛋白抑制D基因花粉發(fā)育而對d基因花粉沒有影響;突變株4號染色體缺失一個片段,導致m基因丟失。F1產生配子時,m基因最遲在組卷:3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