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內蒙古赤峰二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2/1 21:30:2

          一、單選題(每題1分,共50分)

          • 1.下列關于哺乳動物體內脂質與糖類的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描述正確的是(  )

            組卷:11引用:3難度:0.6
          • 3.研究發現,血液中的兩種蛋白,即載脂蛋白a和血管細胞黏附因子的含量過高對人體健康具有不利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6引用:4難度:0.5
          • 4.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2難度:0.7
          • 5.細胞自噬是真核細胞內普遍存在的一種自穩機制,它通過溶酶體對細胞內折疊錯誤和受損的蛋白質、衰老的細胞器等進行降解,降解后的物質可再利用。溶酶體內含有多種酸性水解酶,溶酶體的膜上有質子泵,不斷將H+泵入溶酶體內,維持酸性環境。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7引用:1難度:0.6
          • 6.耐鹽堿水稻是指能在鹽濃度0.3%以上的鹽堿地生長的水稻品種。現有普通水稻和耐鹽堿水稻若干,由于標簽損壞無法辨認類型,某生物興趣小組使用0.3g?mL-1的KNO3溶液分別處理兩組水稻細胞,結果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4引用:1難度:0.7
          • 7.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生活現象都蘊含著豐富的生物學知識,下列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

            組卷:46引用:6難度:0.8
          • 8.葡萄糖和Na+進出小腸上皮細胞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卷:36引用:2難度:0.6
          • 9.植物生長過程中,需要不斷從外界吸收無機鹽離子。為探究大麥根對K+的吸收方式,科學家先后進行了兩個實驗,結果如圖甲和圖乙所示。下列相關描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30引用:4難度:0.8
          • 10.螢火蟲尾部的發光細胞中含有熒光素和熒光素酶,其發光原理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21引用:5難度:0.6
          • 11.生命觀念中的“結構與功能觀”,內涵是指一定結構必然有其對應的功能,而一定功能需要對 應的結構來完成。下列有關“結構與功能觀”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31引用:3難度:0.5
          • 12.圖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過程中的部分物質變化,圖2表示玉米在充足CO2、不同溫度和不同光照強度下的光合速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84引用:3難度:0.7
          • 13.將某株植物置CO2濃度適宜、水分充足、光照強度合適的環境中,測定其在不同溫度下光合作用強度(總強度)和呼吸作用強度,得到如圖的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14.以水稻(2n=24)為材料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下列相關描述錯誤的是(  )

            組卷:19引用:2難度:0.7
          • 15.如圖所示a、b、c為某種動物進行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的細胞。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組卷:5引用:1難度:0.7
          • 16.如圖所示為部分人體細胞的生命歷程。圖中Ⅰ至Ⅳ過程代表細胞的生命現象,細胞1具有水分減少、代謝減慢的特征,細胞2可以無限增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4引用:1難度:0.7
          •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0引用:1難度:0.7
          • 18.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種,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決定黑色素在毛皮內的分布。已知灰兔與白兔雜交,F1均為灰兔,F1雌雄交配后產生的F2 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8引用:1難度:0.5

          二、非選擇題

          • 54.小麥的高稈(A)對矮稈(a)為顯性,抗病(B)對感病(b)為顯性,科學家利用輻射技術處理普通小麥(不抗旱),獲得一突變抗旱植株,其自交后代(記為F1)中出現了抗旱和不抗旱的小麥。回答下列問題:
            (1)經研究確認,抗旱與不抗旱是由一對等位基因D與d決定,上述突變抗旱植株自交后代中出現了抗旱和不抗旱的小麥,原因是
             
            。若利用F1植株快速獲得抗旱純合子,育種的思路是
             

            (2)某同學利用現有的三個小麥品種甲:AABBdd、乙:AAbbDD、丙:aaBBDD,證明A/a、B/b、D/d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是獨立遺傳的,請補全其實驗設計思路。
            ①甲與乙雜交得F1,F1自交后代出現高稈抗病抗旱:高稈抗病不抗旱:高稈感病抗旱:高稈感病不抗旱=9:3:3:1,證明B/b、D/d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②甲與丙雜交得F1,F1自交后代出現
             
            ,證明
             
            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得F1,F1自交后代出現高稈抗病抗旱:高稈感病抗旱:矮稈抗病抗旱:矮稈感病抗旱=9:3:3:1,證明
             
            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
            結論:三對等位基因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是獨立遺傳的。

            組卷:4引用:2難度:0.6

          三、【選修一?生物技術實踐】

          • 55.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分離與計數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分解尿素的細菌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其能合成
             

            (2)為了保證能從土壤中分離得到分解尿素的細菌,最好到
             
            (填“施用尿素”或“不施 用尿素”)的農田中進行土壤取樣,原因是
             

            (3)在分離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時要將稀釋菌液通過
             
            法接種到以
             
            的選 擇培養基上,該培養基能將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細菌分離出來的原理是
             

            (4)若用1×103倍的稀釋菌液涂布(每個平板上涂布的稀釋液均為0.1mL)得到的三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為26、54和56,則該實驗結果可用于計數,判斷的依據是
             
            。且根據實 驗結果可推測出1g土樣中分解尿素的細菌的數量為
             
            個。

            組卷:3引用:2難度:0.7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