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年浙江省溫州市文成縣中考語文一模試卷

          發布:2024/12/17 22:0:3

          一、“舟”文化溯源

          • 1.根據提示,補全表格。
            漢字 演變 釋義
            會意字,從舟從刂,刂代表斧鑿一類的工具,象以工具剜木,將木剜空做的船即是“獨木舟”。
            會意字,古作“歬”,從止從舟,止代表(1)
             
            ,象人立在舟上,人在舟上順流而下即是“前進”。
              會意字,從宀從舟,告聲,象(2)
             
            ,(3)
             
            即是“制造”。
            結論一:祖先們利用舟的具象意義造字,將舟文化保存在漢字中。吾輩亦當不斷“前進”,持續“制造”,做到“知者不惑,(4)
             
            ,(5)
             
            。”(《論語》)

            組卷:15引用:1難度:0.8

          二、“舟”的象征義

          • 2.根據積累,補全小文輯錄的古詩文名句,并進行賞析。
            舟的意象類型 詩文 出處
            漂泊之舟 (1)艅艎何泛泛,
             

            (2)
             
            ,滿川風雨看潮生。
            王籍《入若耶溪》
            蘇舜欽《淮中晚泊犢頭》
            離情之舟 “方舟安可極?離思故難任。” 曹植《雜詩七首(其一)》
            援濟之舟 (3)“
             
             
            。”
            (4)閑來垂釣坐溪上,
             
            。”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李白《行路難(其一)》
            超俗之舟 (5)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
             

            (6)風休住,
             

            (7)沉舟側畔千帆過,
             
            歐陽修《采桑子》
            李清照《漁家傲》
            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組卷:11引用:1難度:0.4
          • 3.小文發現,他輯錄的《五日觀龍舟》和歐陽修《采桑子》里,同樣出現了“輕舟”意象,但兩詩借此抒發的情感卻不同,請幫助小文完成賞析。
            《五日觀龍舟》
            林公彰
            酒對新蒲興欲狂,萬方競渡斗戎妝。
            招魂不見人歸楚,拯死空馀水入湘
            豈謂忠良堪吊挽,翻然士女共褰裳
            隨性也看輕舟利,激起煙波萬恨長。
            注釋:①該詩作于清初,此時溫州龍舟競渡活動逐漸從紀念活動變為游樂活動。②招魂:相傳為楚國詩人屈原作品。③湘:湘江,汨羅江是湘江的支流。④忠良:指屈原。⑤翻然:迅速改變面貌。⑥褰裳:撩起下裳(戲水)。

            組卷:9引用:1難度:0.7

          五、成果構筑。任選一個篇章,按要求寫一篇作文。

          • 9.我們的項目活動到了呈現成果的時候,根據項目的方案,我們要完成《舟文化——讓生活更美好》成果集的制作。本集設“一葉扁‘舟’”篇章。請你根據活動體驗,或者,也可以為此項目學習活動寫一個“反思”。
            目錄 要求 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襲、套作,泄露個人信息。
            一葉扁“舟” 舟的意蘊豐富,可作為工具聯結世界,亦可寄托情思,結合項目學習過程談談對舟文化的理解。
            項目反思 根據卷首的項目方案,結合項目學習實踐過程,寫寫你的反思或評價。

            組卷:2引用:1難度:0.3
          • 10.我們的項目活動到了呈現成果的時候,根據項目的方案,我們要完成《舟文化——讓生活更美好》成果集的制作。本集設“同舟共濟”篇章。請你根據活動體驗,或者,也可以為此項目學習活動寫一個“反思”。
            目錄 要求 自擬標題,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襲、套作,泄露個人信息。
            逆水行舟/同舟共濟 龍舟精神源遠流長,歷久彌新。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或敘事或抒情或議論,談談作為中學生的你該如何傳承與發揚龍舟精神。
            項目反思 根據卷首的項目方案,結合項目學習實踐過程,寫寫你的反思或評價。

            組卷:3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