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第3章 物態變化》2018年單元測試卷(山東省青島市開發區實驗中學)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
1.關于溫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B.溫度的高低應憑感覺判斷 C.0℃的冰比0℃的水冷 D.正常人的體溫為35℃ 組卷:283引用:9難度:0.9 -
2.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把糖放入水中,水變甜是熔化現象 B.北方冬季菜窖放幾桶水,水凝固可以使窖內的溫度不致過低 C.夏天,我們看到冰糕冒的“白氣”是蒸發現象 D.長時間使用的冰箱,冷凍室內壁容易結冰花是凝固現象 組卷:71引用:5難度:0.9 -
3.關于熱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用久了的白熾燈燈絲因熔化而變細 B.加在飲料中的冰塊化為水是放熱過程 C.灑在地上的水變干了是吸熱過程 D.冬天,教室窗戶的玻璃外表面經常會“出汗” 組卷:87引用:23難度:0.9 -
4.有一支刻度均勻,但不準確的溫度計。用它測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時,其示數為-5℃;用它測標準氣壓下沸水的溫度時,其示數為115℃.如果用它測得某液體的溫度是15℃,那么該液體的實際溫度為( )
A.16.7℃ B.12.5℃ C.15℃ D.20℃ 組卷:190引用:2難度:0.5 -
5.下列現象不可能出現的是( )
A.寒冷的冬天,冰凍的衣服會變干 B.潮濕的夏天,從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會出現小水珠 C.冬天,從室內進入室外后,眼鏡片上會有一層水珠 D.有風的天氣,游泳后從水中出來會感覺特別冷 組卷:73引用:12難度:0.9 -
6.已知氧氣、氮氣和氨氣的沸點分別為:-183℃、-196℃和-33.5℃,將三種氣體在常溫下混合后逐漸降溫至-195℃,在降溫的過程中,它們液化的先后次序是( )
A.氨、氧、氮 B.氮、氧、氨 C.氨、氮,氧不液化 D.氨、氧,氮不液化 組卷:251引用:13難度:0.7 -
7.有甲、乙兩支量程相同的溫度計,它們( )
A.長度相同 B.玻璃泡大小相同 C.分度值相同 D.能夠測量的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分別相同 組卷:602引用:6難度:0.5 -
8.小趙對以下物理現象中所發生的物態變化進行了判斷,你認為正確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凝固 B.夏天,冰柜內壁的“白粉”--升華 C.秋天的夜晚,小草上出現露珠--液化 D.冬天,人的口中呼出白氣--汽化 組卷:26引用:2難度:0.7 -
9.夏天出汗的人用扇子扇風感到涼快,用扇子扇一支干燥的溫度計,則溫度計的示數( )
A.先降低后升高 B.升高 C.降低 D.不變 組卷:21引用:6難度:0.9
五、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每小題12分,共48分)
-
28.某組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用酒精燈給盛了水的燒杯加熱,注意觀察溫度計的示數,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1次水溫如表。
某組同學做“觀察水的沸騰”實驗,用酒精燈給盛了水的燒杯加熱,注意觀察溫度計的示數,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當水溫升到90℃時,每隔1min記錄1次水溫如表。時間(分) 0 1 2 3 4 5 6 7 8 9 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1)實驗所用的器材除圖A中的,還必須有。液體沸騰的過程是過程(填“吸熱”或“放熱”)。實驗中燒杯口有大量的“白氣”是態。時間(分) 0 1 2 3 4 5 6 7 8 9 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2)該組同學做實驗時水的沸點是℃。
(3)請在坐標紙B上,畫出沸騰圖象。組卷:15引用:1難度:0.6 -
29.在物理小組活動的時間,小明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水在結冰時體積如何變化的?小王立即作出了回答:“根據物體熱脹冷縮的性質,水結冰時體積當然是變小”。但小紅卻提出了反對意見:“如果體積變小的話,那么體積變小的話,那么冰的密度會變大,冰會沉入水中。但事實上冰會浮在水面上,所以體積應變大才對。”
到底誰對誰錯呢?小王提出通過
請你完成下面的問題:
(1)在文章中填上適當的物理術語。
(2)從小明他們的實驗中,可以得到什么結論?
(3)這個探究活動經歷了:A、猜想與假設;B、設計實驗方案;C、歸納結論;D、進行實驗收集證據;E、提出問題。
小明他們采取的步驟順序是:
(4)舉出至少一個說明這種現象產生的危害。組卷:5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