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級上冊《4.3 人類的聚居地-聚落》2017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新疆阿爾泰山的喀納斯是我國多雪地區,當地民居多為人字型屋頂,窗戶較小的木屋,該民居結構主要功能是( ?。?/h2>
A.防御風沙 B.防御臺風 C.防御風雪 D.防御地震 組卷:94引用:13難度:0.5 -
2.生活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聚居的高腳屋,長達200米。這樣的生活習慣受下列何種自然條件或民族習俗的影響( ?。?/h2>
A.山坡地區 B.氣候濕熱,人們過著聚居生活 C.氣候嚴寒 D.熱帶干旱,人們過著游牧生活 組卷:137引用:89難度:0.9 -
3.下列關于聚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人們居住的房屋就是聚落 B.人們居住和生活的場所統稱聚落 C.中國的“土司遺址”也是聚落 D.聚落的形成與多種自然和經濟因素有關 組卷:13引用:3難度:0.7 -
4.下列關于鄉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鄉村聚落是居民以農業為主要經濟活動形式的聚落 B.鄉村聚落有農村、牧村、漁村、林場等不同類型 C.城市聚落居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 D.城市聚落的住宅、道路、工廠、商店、學校、醫院等生活和文化設施不如鄉村聚落 組卷:144引用:13難度:0.5
二、綜合題
-
12.民居有自然的烙印,也有民俗的符號。閱讀下列圖文材料,回答后面的問題。
土樓是客家文化的象征,主要分布在福建省。大多數是由多次輾轉遷徙到福建的客家人--中原漢民修建的。當時外有倭寇入侵,內有年年內戰,客家人選擇了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大型圓樓有四五百間住房,可住七八百人。土樓安全性強,封閉性強,充分體現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風情。
竹樓是傣族的典型建筑,主要分布在云南。是一種用竹子建造的二層樓房,一般底層架空,用來飼養耕牛、舂米或堆放物資。二層設堂屋和臥室供人居住,并在一側或兩側設有外廊和曬臺。整個竹樓非常寬敞,空間很大,也少遮擋物,通風條件極好,非常適宜于潮濕多雨的氣候條件。
(1)客家土樓的建造特點及形成原因是什么?
(2)傣家竹樓的建造特點及形成原因是什么?組卷:10引用:2難度:0.1 -
13.讀北非民居和新疆民居圖,完成下列問題
(1)北非地區的氣候類型是
(2)民居與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相適應,北非民居和新疆民居屋頂相同的特點是
(3)非洲北部大部分居民和新疆的維吾爾族居民信仰組卷:246引用:5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