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新人教版九年級上冊《2.1 空氣》2019年同步練習卷(山東省煙臺市龍口市石良中學)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空氣中氮氣的體積分數約為(  )

            組卷:544引用:33難度:0.9
          • 2.空氣中氧氣和氮氣的體積比約為(  )

            組卷:143引用:44難度:0.9
          • 3.如圖裝置可用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70引用:4難度:0.9
          • 4.下列氧氣用途中,利用氧氣支持燃燒并放出熱量性質的是(  )
            ①氣焊  ②動植物的呼吸 ③醫療  ④潛水  ⑤宇航。

            組卷:203引用:22難度:0.9
          • 5.薯片放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變得不再松脆,說明空氣中含有(  )

            組卷:1201引用:33難度:0.9
          • 6.醫生常用“冷凍法”治療咽喉炎.其冷凍劑常用下列物質中(  )

            組卷:7引用:4難度:0.7
          • 7.全國各地多處出現霧霾天氣,給人們生活帶來了不少的影響,市政府采取措施,強制各用煤單位使用低硫優質煤,主要是為了防止下列哪種氣體對空氣的污染?(  )

            組卷:24引用:4難度:0.9

          三、解答題

          • 22.有實驗資料表明:燃燒過程中當氧氣體積分數低于7%時,紅磷就無法繼續燃燒。因此通過圖的A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測得結果與理論值相比誤差較大。
            [實驗改進]
            Ⅰ、根據鐵在空氣中生銹的原理(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發生化學反應)設計圖B實驗裝置,再次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鐵粉生銹消耗的水的體積忽略不計)。裝置中的飽和食鹽水、活性炭會加速鐵生銹。
            Ⅱ、測得實驗數據如表所示:
            測量項目 實驗前 實驗后
            燒杯中水的體積 燒杯中剩余水的體積 集氣瓶(扣除內容物)和導管的容積
            體積/mL 80.0 54.5 126.0
            [交流表達]
            (1)根據表中數據計算,改進實驗后測得的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是
             
            (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從實驗原理的角度分析,改進后的實驗結果比前者準確度更高的原因是
             
            (答一點即可)。

            組卷:18引用:1難度:0.6
          • 23.某化學小組對“SO2能否與H2O反應生成酸”的課題開展探究.
            查閱資料
            (1)SO2有毒,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氣體,易溶于水.
            (2)酸能使藍色的石蕊試紙變成紅色.
            實驗過程
            (1)常溫下,實驗室用稀硫酸與固體亞硫酸鈉反應制取SO2.下列氣體的制備裝置能用于制備SO2的是
             
            (填序號).
            A.加熱高錳酸鉀制氧氣
            B.稀鹽酸與大理石反應制二氧化碳
            C.過氧化氫分解(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制氧氣
            (2)圖A中,實驗時,A中藍色石蕊試紙的顏色始終沒有變化,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3)圖B中,在通入SO2之前,將滴管內的水滴到試紙上,試紙顏色沒有發生變化,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當有SO2通過時,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變紅,由此得出的結論是
             

            (4)該實驗中尾氣處理的方法是:將其通入
             
            溶液中.

            組卷:120引用:8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