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學年廣西柳州市文華中學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8/14 10:0:2
一、單項選擇題(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有一個是最符合題意的,請選出,并將字母填入相應的答題卡內,每小題1分,共30分)
-
1.下列各種現象中,不屬于生命現象的是( )
A.游魚戲水 B.蛙鳴聲聲 C.冰川融化 D.母雞下蛋 組卷:1引用:1難度:0.6 -
2.2019年10月至今,新冠肺炎病毒依然在肆虛全球,新冠肺炎病毒作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
A.能自由運動 B.能繁殖后代 C.能使人患病 D.由細胞構成 組卷:0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屬于生物的是( )
①蘑菇
②煮熟的魚
③珊瑚
④鐘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人A.①⑤⑥ B.①③⑤ C.③④⑥ D.②⑤⑥ 組卷:2引用:1難度:0.8 -
4.歇后語“秋風掃落葉,一吹一大片。”描述了生物基本特征中的( )
A.需要營養 B.生長 C.呼吸 D.排出廢物 組卷:10引用:5難度:0.5 -
5.“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體現了生物的哪一特征( )
A.生長繁殖 B.遺傳變異 C.需要營養 D.需要呼吸 組卷:1引用:1難度:0.8 -
6.柳州郊區近年來出現了大棚種植反季節蔬菜的熱潮,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大棚種植技術主要解決了哪種因素對蔬菜生長的影響( )
A.光照 B.空氣 C.水分 D.溫度 組卷:1引用:1難度:0.7 -
7.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葉片比陸地植物的葉片小,這主要是哪種生態因素的影響( )
A.水 B.溫度 C.土壤 D.陽光 組卷:52引用:70難度:0.7 -
8.青藏鐵路的唐古拉山越嶺段,海拔5000多米,風大且頻,氣溫很低,這里的松樹都匍匐在地面,稱為“爬地松”。影響這種松樹形態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A.水 B.溫度 C.空氣 D.風 組卷:41引用:59難度:0.9 -
9.非洲東部和亞洲部分地區遭受了近20年來最嚴重的蝗災,蝗蟲過境,顆粒無收,導致非洲超過1300萬人口面臨糧食危機,蝗蟲和人之間的關系是( )
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競爭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10.菟絲子的葉片退化,細軟的莖纏繞在大豆的莖上,它的根伸進大豆的莖內吸收水分和養料。由此可知,大豆和菟絲子之間的生物關系是( )
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競爭 組卷:9引用:5難度:0.7 -
11.生活在沙漠中的駱駝刺地上部分矮小,根系卻非常發達,這是因為生物能( )
A.制約環境 B.影響環境 C.改變環境 D.適應環境 組卷:0引用:1難度:0.5
三、科學探究題(每空1分,共12分)
-
33.某實驗小組探究“光對鼠婦生活的影響”進行了如下實驗。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你對本實驗的假設是
(2)用硬紙板制成一個長方形的紙盒(上方沒有蓋),將紙盒分成長度相等的兩部分,一部分用不透光紙板蓋住形成一個黑暗的環境,另一部分用玻璃板蓋住。
(3)把紙蓋靜置桌上,并將10只鼠婦放入紙盒中央。
(4)10分鐘后觀察鼠婦的動向:移到黑暗一端多,還是移到亮處一端多?
①把紙盒一端用不透光紙板蓋住形成黑暗環境,另一端蓋玻璃板的目的是
②10分鐘后看到大多數鼠婦移到黑暗一端。
③記錄實驗數據并取
④完成實驗后,應把鼠婦放歸大自然。
(5)實驗中用10只鼠婦而不是1只,為什么?組卷:0引用:1難度:0.5 -
34.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還能增加土壤肥力。但現在很多農民為提高農作物產量,在農田中施用大量化肥。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探究“非生物因素對蚯蚓生活的影響”,選取大小、長勢等均相同的30條蚯蚓,平均分為3組,根據表格實施實驗:
組別 環境條件 實驗現象 第1組 5毫升化肥溶液,無光 其余條件各組均相同 多數蚯蚓逃離此環境 第2組 5毫升清水,有光 多數蚯蚓逃離此環境 第3組 5毫升清水,無光 多數蚯蚓留在此環境
(1)該實驗選取大小、長勢等均相同的30條蚯蚓,平均分為3組,這樣做的目的是
(2)若要探究“化肥對蚯蚓的生活是否有影響”,應選擇第1組和第
(3)由第
(4)如果想要提高本實驗結論的科學性和可信度,該興趣小組還可以怎么做:組卷: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