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區啟正中學中考科學一模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下列課本實驗中,說法正確的是( ?。?/h2>
A.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中,可以用硫粉替代紅磷 B.過濾時,濾紙要緊貼漏斗內壁 C.蒸發食鹽水時,待蒸發皿內水分蒸干后,才停止加熱 D.稀釋濃硫酸時,將水注入濃硫酸中,并不斷攪拌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2.下列圖象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個數是( ?。?br />
①紅磷在密閉容器中燃燒
②鹽酸和硫酸鈉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鋇溶液
③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過量鋅粉和鐵粉
④一定質量的稀鹽酸中,逐滴加入與稀鹽酸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A.1個 B.2個 C.3個 D.4個 組卷:22引用:5難度:0.5 -
3.“人造血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英國Allison Blair團隊通過干細胞體外培養獲得功能性紅細胞,該過程的完成主要通過( ?。?/h2>
A.細胞生長 B.細胞分化 C.細胞衰老 D.細胞癌變 組卷:12引用:1難度:0.5 -
4.《黃帝內經》談到“心主身之血脈,脈者,血之府也,經脈流行不止,環周不休”。這是關于心臟、血管和血液之間關系的早期描述。如圖是血液循環示意圖,1、2、3、4表示與心臟直接相連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細血管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h2>
A.體循環的路徑是:左心室→4→毛細血管乙→3→右心房 B.當血液流經甲時,由靜脈血變為動脈血 C.血管2比血管1的管壁厚、彈性大、血流速度快 D.當血液流經乙后,血液由暗紅色變成鮮紅色 組卷:21難度:0.5 -
5.下列有關一名中學生的信息,合理的是( ?。?/h2>
A.人體的體積約50米3 B.行走時的功率約20瓦 C.指甲蓋上受到的大氣壓力約1牛 D.上臂的長度約為20分米 組卷:6引用:1難度:0.5 -
6.格蘭特在1976~1985年對達夫涅主島上的強壯地雀研究時發現:島上先持續干旱,食物中大堅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變大;后來持續雨季,食物中小堅果的比率增大,出生地雀的喙變小。下列不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是( ?。?/h2>
A.大堅果的比率增大不利于小喙地雀的生存 B.地雀喙的大小是可以遺傳給后代的 C.在進化中地雀的喙不會變得更大或更小 D.食物組成是地雀喙大小進化的自然選擇因素 組卷:26引用:1難度:0.5 -
7.將一盆綠色植物放在一個透明密閉的玻璃容器內,通過改變光照強度來影響植物的生命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容器內的CO2濃度變化如坐標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h2>
A.AB段CO2濃度下降,是由于光合作用強度大于呼吸作用強度 B.BC段CO2濃度上升,是由于呼吸作用強度大于光合作用強度 C.實驗進程中的T1時刻,該植物體內有機物重量最多 D.由于C點低于A點,所以T2時刻植物的有機物重量較T0時刻低 組卷:24引用:3難度:0.5 -
8.2019年5月13日,江蘇省東臺市發生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感染丙型肝炎的事件。下列關于傳染病及其預防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傳染病具有傳染性、流行性的特點,危害極大 B.丙型肝炎病毒是丙型肝炎這種傳染病的傳染源 C.血液傳播是這次事件中丙型肝炎傳染的傳播途徑 D.通過預防接種防止傳染病傳播,屬于保護易感人群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9.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人類探測月球和火星成為可能,對此的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h2>
A.月球和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兩顆行星 B.月球上沒有晝夜交替現象 C.宇航員登上月球后,需要通過超聲波進行通訊 D.月球上也可以看到日食現象 組卷:18引用:1難度:0.5 -
10.在20℃時,某固體物質(不含結晶水)的水溶液,經歷如圖變化( ?。?br />
下列說法你認為正確的( )A.溶液甲是飽和溶液 B.20℃時,該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是40g C.溶液丙若蒸發10g水,析出的晶體一定大于4g D.溶液乙溶質的質量分數小于溶液丙溶質的質量分數 組卷:57引用:6難度:0.5 -
11.制陶中有個制作土坯的階段,小金把兩個均勻圓柱體土坯甲和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它們對地的壓強相同?,F沿水平虛線切去上部后,使甲、乙剩余部分的高度均為h,如圖,則此時甲、乙對地面的壓強p甲、p乙和壓力F甲、F乙的關系是( )
A.p甲<p乙,F甲>F乙 B.p甲>p乙,F甲<F乙 C.p甲<p乙,F甲<F乙 D.p甲>p乙,F甲>F乙 組卷:61難度:0.5 -
12.太陽是一個氣體星球,太陽大氣活動會影響地球,其中位于太陽日冕層太陽大氣活動的是( ?。?/h2>
A.太陽黑子 B.太陽黑子和耀斑 C.耀斑和日珥 D.太陽風 組卷:23引用:1難度:0.5
四、解答題(本大題共32分)
-
36.某學習小組在實驗室中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氣,反應
過程中固體質量的變化如圖所示。請計算:
(1)反應結束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
(2)冷卻至室溫,將剩余的固體溶解在85.1g水中,充分溶解后過濾,計算所得不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結果精確到0.1%)組卷:14引用:1難度:0.5 -
37.垃圾是放錯了地方的資源,是地球上唯一種不斷增長、永不枯竭的資源。垃圾目前處理方式有回收利用,垃圾焚燒發電及發酵產生沼氣利用等。請利用所學知識回答下列關于垃圾和能源的有關問題:
(1)垃圾分類從你我他開始,生活中的過期化妝品屬于(圖1)。
(2)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從預防傳染病的措施來看,對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屬于 。
(3)氫能源具有誘人的前景。已知氫氣燃燒值為1.5×108焦/千克,電解水獲取1千克氫氣需要在220伏、50安的條件下通電24小時獲得。
請計算判斷此法獲取氫能源是否合算?;請寫出一種低成本獲取氫能源的途徑 。
(4)能源探索永不停止,早在1821年,德國物理學家塞貝克發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把兩根銅絲和一根鐵絲與靈敏電流計串聯成閉合電路,然后把銅絲和鐵絲的一個連接點放在盛有冰水混合物的容器里保持低溫;另一個連接點放在火焰上加熱。發現靈敏電流計的指針發生了偏轉,這一現象表明這時閉合電路中產生了電流,將內能轉化為電能。塞貝克把這種電流叫做“熱電流”。將鐵絲換成銅絲,電流計的指針不發生偏轉。
某研究小組的同學們按如圖2所示的電路,模擬塞貝克實驗,探究了決定“熱電流”大小的因素。通過實驗測得了電流的大小與溫差關系的一組數據:兩接點間的溫差/℃ 0 1 100 200 300 400 電路中的電流/10-1A 0.00 0.01 0.64 1.42 2.29 4.17
產生熱電流的條件是 ;根據熱電流的特點,猜想并寫出熱電偶電路的一種應用:.組卷: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