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選修1《4.1 免疫系統的組成和功能》2023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7/25 8:0:9
一、選擇題
-
1.下列有關免疫器官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胸腺既是人體的免疫器官,也能分泌激素 B.T淋巴細胞與B淋巴細胞分化成熟的場所是不同的 C.骨髓、胸腺、脾、扁桃體、淋巴結都是免疫器官 D.各種免疫器官都能產生免疫細胞 組卷:11引用:2難度:0.7 -
2.樹突狀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TLR是位于其細胞表面的一種識別病毒的重要受體,能有效激發T細胞應答,其途徑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TLR是一種蛋白質 B.樹突狀細胞能識別抗原 C.樹突狀細胞主要激發體液免疫 D.圖中體現了細胞間的信息交流 組卷:54引用:7難度:0.7 -
3.下列有關免疫細胞與免疫活性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免疫細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 B.體內的抗體均在細胞外發揮作用 C.一種抗體可以結合多種抗原 D.免疫細胞都能特異性識別抗原 組卷:3引用:2難度:0.7 -
4.下列關于保衛人體的三道防線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人體的皮膚、黏膜和抗體等殺菌物質構成了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B.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和淋巴細胞是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 C.唾液中的溶菌酶屬于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D.保衛人體的第一道防線屬于非特異性免疫,保衛人體的第二道防線和第三道防線屬于特異性免疫 組卷:58引用:6難度:0.8 -
5.與正常人群相比,艾滋病患者更易患惡性腫瘤,這與患者免疫系統某功能低下有關。這項功能是( )
A.免疫識別 B.免疫防御 C.免疫自穩 D.免疫監視 組卷:16引用:3難度:0.8 -
6.下列與免疫系統組成及功能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免疫細胞只包括B細胞和T細胞 B.胃液、體液中的殺菌物質均屬人體的第一道防線 C.癌細胞被識別和清除的過程體現了免疫系統的免疫監視功能 D.免疫活性物質都是由免疫細胞產生的發揮免疫作用的物質 組卷:14引用:2難度:0.8 -
7.人體感染白喉桿菌后,將啟動系列免疫反應,其中屬于特異性免疫的是( )
A.鼻腔黏膜分泌殺菌物質抑制白喉桿菌繁殖 B.吞噬細胞通過溶酶體將吞入的白喉桿菌消化 C.口腔中的鏈球菌產生過氧化氫殺死白喉桿菌 D.體液中的抗體與白喉桿菌毒素反應,中和其毒性 組卷:23引用:10難度:0.7 -
8.對非特異性免疫特點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人生來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 B.其包括三道對付病原體的防線 C.皮膚,黏膜是其第一道防線 D.炎癥反應屬于第二道防線 組卷:10引用:4難度:0.9
三、解答題
-
25.圖1表示人體內某些淋巴細胞的分化過程,X表示抗原,數字表示免疫過程,m、n代表相關免疫器官,其余字母表示細胞或物質。圖2表示將抗原注射到兔體內后抗體產生量的變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圖1中,n表示的場所是
(2)在圖1中,②和③表示受抗原刺激a、c細胞后進行的一系列的增殖分化過程,形成e、d、k細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3)在圖2中,當注入抗原X,抗體產生量的變化是曲線A,若在第8天同時注射抗原Y和X,其中表示抗原X刺激機體產生的抗體數量的曲線是組卷:2引用:2難度:0.7 -
26.科學家研究發現一種樹突狀細胞(DC細胞),在免疫反應中有強大的攝取、處理和傳遞抗原的功能。請回答問題:
(1)DC細胞能通過
(2)DC細胞處理抗原后,細胞外出現特定的物質能與T細胞外的特異性受體相結合,激活信號分子(S1、S2)從而激發T細胞出現免疫效應,此過程稱為細胞間的
(3)輔助性T細胞發生免疫效應時,它產生的
(4)DC免疫療法是通過采集患者自體的外周血液,在體外誘導培養出大量DC細胞,使之負載上腫瘤抗原信息后再輸回給患者。這些DC細胞進入患者體內后,可誘導組卷:18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