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無錫市江陰市化成高級中學高三(上)第一次段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7/30 8:0:9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30分)
-
1.俗話說:“秋風起,蟹腳肥”,此時蟹黃多油滿、殼薄、肉質細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組成蟹細胞的鈣、鐵、磷、氮等微量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B.蟹殼含有幾丁質,幾丁質能用于廢水處理、制作人工皮膚等 C.秋季母蟹因其含量較高的脂肪而黃多油滿,因此脂肪是蟹細胞主要的能源物質 D.熟螃蟹肉更容易消化是因為高溫使肽鍵斷裂,蛋白質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組卷:9引用:5難度:0.7 -
2.研究發現,甘蔗葉肉細胞產生的蔗糖進入伴胞細胞有共質體途徑和質外體途徑,分別如圖中①、②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質外體的pH因H+-ATP酶的運輸作用而逐步降低 B.圖中細胞間可通過途徑①的通道進行信息交流 C.轉運蛋白都含有相應分子或離子的結合部位 D.加入H+-ATP酶抑制劑不會影響蔗糖的運輸速率 組卷:54引用:6難度:0.7 -
3.如圖是葡萄糖等物質跨膜運輸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示意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甲側是小腸上皮細胞內,乙側是腸腔 B.葡萄糖的轉運屬于主動運輸,需要消耗能量 C.鈉鉀泵在轉運K+時自身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 D.圖中Na+有兩種載體協助,說明載體無特異性 組卷:28引用:3難度:0.6 -
4.癌細胞即使在氧氣供應充足的條件下也主要依賴無氧呼吸產生ATP,這種現象稱為“瓦堡效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瓦堡效應”導致癌細胞需要大量吸收葡萄糖 B.癌細胞中丙酮酸轉化為乳酸的過程會生成少量ATP C.癌細胞呼吸作用過程中丙酮酸主要在細胞質基質中被利用 D.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癌細胞呼吸作用產生的NADH比正常細胞少 組卷:428引用:66難度:0.7 -
5.科研人員以雌性角喙栓蚤蠅為材料,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結果如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應選擇聯會時期的細胞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 B.在卵巢中具有含4、8、16條染色體的細胞 C.顯微鏡視野中大部分細胞具有圖中形態的染色體 D.角喙栓蚤蠅的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 組卷:21引用:2難度:0.6 -
6.動物細胞的存活與存活因子有密切關系。存活因子與細胞表面的受體結合后,啟動細胞內部信號途徑,抑制細胞凋亡,如圖表示其過程。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中的Bcl-2mRNA量增加,凋亡程序啟動 B.存活因子受體的競爭抑制劑不會加速細胞凋亡 C.動物體細胞核中都存在Bcl-2基因,細胞凋亡與特定基因的表達量有關 D.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壞死是所有細胞都必須要經歷的階段 組卷:31引用:7難度:0.7 -
7.人類(2n=46)14號與21號染色體二者的長臂在著絲點處融合形成14/21平衡易位染色體,該染色體攜帶者具有正常的表現型,但在產生生殖細胞的過程中,其細胞中形成復雜的聯會復合物(如圖),在進行減數分裂時,若該聯會復合物的染色體遵循正常的染色體行為規律(不考慮交叉互換),下列關于平衡易位染色體攜帶者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男性攜帶者的初級精母細胞中可形成22個正常四分體 B.男性攜帶者的初級精母細胞含有47條染色體 C.女性攜帶者的卵子最多含24種形態不同的染色體 D.女性攜帶者的卵子可能有6種類型(只考慮圖中的3種染色體) 組卷:42引用:3難度:0.5 -
8.下列孟德爾分離定律的幾組比例中,最能說明分離定律相關內容的是( )
A.F2的性狀分離比為3:1 B.F1產生配子的比為1:1 C.F2遺傳因子組成類型的比為1:2:1 D.測交后代的比為1:1 組卷:19引用:1難度:0.8
三、非選擇題(共55分)
-
24.某農科院培育出新品種香豌豆(自花傳粉,閉花受粉),其花的顏色有紅、白兩種,莖的性狀由兩對獨立遺傳的核基因控制,但不清楚花色性狀的核基因控制情況,回答以下問題:
(1)香豌豆的紅花和白花是一對
(2)若花色由A、a、B、b這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現有一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其體細胞中相應基因在DNA上的位置及控制花色的生化流程如圖。
①花色的兩對基因符合孟德爾的
②該植株自交時(不考慮基因突變和交叉互換現象),后代中純合子的表現型為
(3)假設莖的性狀由C、c、D、d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只要d基因純合時植株表現為細莖,只含有D一種顯性基因時植株表現為中粗莖,其他表現為粗莖。那么基因型為CcDd的植株自然狀態下繁殖,理論上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組卷:19引用:3難度:0.5 -
25.鴨子的羽色受常染色體上兩對基因C、c和T、t控制,C控制黑色素的合成,T促進黑色素基因C在羽毛中的表達,請根據以下三個雜交實驗回答:
(1)C、c和T、t兩對基因遵循
①隱性致死效應:在雜合時不影響個體的生活力,但在純合時有致死效應的基因稱為隱性致死基因,隱性致死基因所表現出來的效應稱為隱性致死效應。
②顯性致死效應:雜合狀態時即表現致死作用的致死基因稱為顯性致死基因,顯性致死基因所表現出的效應稱為顯性致死效應。
③T基因的劑量效應:個體內T基因出現次數越多,表現型效應越顯著。
(2)實驗一F1中白羽的基因型有
(3)若將實驗一F1的灰羽自由交配則后代有
(4)若要確定實驗一F1中灰羽的基因型,可以選擇實驗二F1中白羽與其雜交,若后代表現型及比例為
(5)若實驗三F1中出現一只基因型為cccT的白鴨,請從親本減數分裂的角度分析產生該白鴨可能的原因組卷:130引用:7難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