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1章 機械運動》2021年單元測試卷(13)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選題
-
1.甲、乙兩個物體從同一地點出發向東運動,運動的s-t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h2>
A.甲、乙全程都做勻速直線運動 B.從開始到5min這段時間,甲和乙相對靜止 C.10min后,甲相對于乙向西運動 D.從開始運動到第二次相遇的整個過程中,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組卷:515引用:15難度:0.7 -
2.歌詞“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前句描述的運動物體和后一句的參照物分別是( ?。?/h2>
A.青山 青山 B.竹排 青山 C.竹排 竹排 D.青山 竹排 組卷:2525引用:43難度:0.7 -
3.甲、乙兩物體都做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之比為3:1,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3,那么甲、乙兩物體所用的時間之比是( ?。?/h2>
A.9:2 B.2:9 C.1:2 D.2:1 組卷:723引用:18難度:0.7 -
4.小云同學在一次測量木塊長度時,用兩把刻度尺進行了測量,如圖所示,則以下測量結果最接近木塊真實長度值的是( ?。?/h2>
A.2.2cm B.2.20cm C.2.3cm D.2.5cm 組卷:56難度:0.9 -
5.如圖為甲、乙、丙三個物體同時同地沿同一直線運動的s-t圖象,若第5秒時甲、乙間的距離大于甲、丙間的距離,則( ?。?/h2>
A.三物體的運動方向可能相同 B.甲的運動方向一定與乙相反 C.乙的運動方向可能與甲相同 D.丙的運動方向一定與甲相反 組卷:1821難度:0.5 -
6.一輛長20m的貨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通過長為100m的水平直大橋,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時間是5s
②貨車完全在橋上行駛時間是4s
③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6s
④貨車通過大橋所用的時間是5s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組卷:129引用:4難度:0.7 -
7.如圖甲、乙兩同學同時從同一地點同向沿平直路面上前行,他們運動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甲同學一直走在乙同學的前面 B.乙同學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C.5s時乙同學恰好追上甲同學 D.5s內甲同學通過的路程大 組卷:703難度:0.6 -
8.李華的爸爸周末駕車從臨沂出發到濟南。汽車先以68km/h的平均速度行駛2.5h到達曲阜,停了0.5h后,再以70km/h的平均速度行駛2h到達濟南。則從臨沂到濟南,汽車的平均速度是( )
A.68km/h B.70km/h C.69km/h D.62km/h 組卷:177引用:2難度:0.6
三、實驗探究題
-
24.如圖所示,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
(1)該實驗的原理是;
(2)實驗時應保持斜面的傾角(選填“較小”或“較大”);
(3)小車通過AB段時測得時間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cm/s;
(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選填“小”或“大”);
(5)根據你的實驗,你認為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通過上半程的平均速度(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車通過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6)為了測量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學讓小車從B點由靜止釋放,測出小車到達C點的時間,從而計算出小車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正確嗎?(選填“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組卷:612引用:17難度:0.5 -
25.在測短跑運動員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
(1)該實驗的原理是 (用公式表示),所需的測量工具為 和 。
(2)某同學測量時所記錄的數據如下表:s/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t/s 2.0 3.6 5.0 6.2 7.3 8.3 9.4 10.6 11.9 13.3 組卷:27引用:4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