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湖北省武漢一中高考生物模擬試卷(5月份)
發布:2025/1/6 8:30:3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無菌技術是微生物培養及動、植物細胞工程的關鍵技術。下列關于無菌技術的操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超凈工作臺進行接種操作前可噴灑石炭酸以加強消毒效果 B.組培苗鍛煉時所用的蛭石和珍珠巖通常不需要消毒 C.制備培養基的正確順序是:稱量→溶解→定容→滅菌→調pH值→分裝 D.濕熱滅菌就是高壓蒸汽滅菌,可對實驗中使用的微量離心管、細胞培養瓶等進行滅菌 組卷:17引用:1難度:0.7 -
2.奶牛的一生伴隨著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下列有關細胞生命歷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奶牛神經細胞有細胞核,通過增殖增加細胞數量 B.造血干細胞分化形成幼紅細胞時遺傳物質改變 C.奶牛成熟紅細胞衰老后染色質收縮,表達受影響 D.細胞毒性T細胞使病毒感染的細胞裂解屬于細胞凋亡 組卷:33引用:3難度:0.7 -
3.磷酸肌酸(C~P)是種存在于肌肉和其他興奮組織(如腦和神經)中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它和ATP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細胞在急需供能時,在酶的催化下,磷酸肌酸的磷酸基團轉移到ADP分子上。余下部分為肌酸C,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維持細胞中ATP含量的相對穩定。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ATP中的能量可來自光能和化學能,也可轉化為光能和化學能 B.磷酸肌酸可作為能量的存儲形式但不能直接為肌肉細胞供能 C.劇烈運動時,肌肉細胞中磷酸肌酸與肌酸含量的比值會有所升高 D.細胞中的磷酸肌酸對于維持ATP含量的相對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組卷:16引用:3難度:0.6 -
4.如圖可用來表示多種生物工程技術的流程,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若表示植物體細胞雜交,整個過程中培養基的滲透壓都是重要影響因素 B.若表示試管牛的繁殖流程,則1、2得到3的過程可以體內也可以體外 C.若表示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需多次克隆化培養和抗體檢測以達到篩選目的 D.若表示克隆牛的培育流程,獲得1、2都需要用到細胞培養技術 組卷:35引用:6難度:0.5 -
5.得益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政策實施以及人民環保意識的提升,以往銷聲匿跡的珍稀動物如華北豹(太行山林區的頂級掠食者)現身“秘境之眼”——野外紅外攝像機,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華北豹數量稀少的主要原因是人類活動侵占了它們的棲息地 B.可通過樣方法調查林區不同種植物的數量以評估植被恢復情況 C.利用“秘境之眼”持續觀察華北豹種群可了解該地區物種豐富度 D.華北豹種群數量回升有利于提高本地區生態系統的抵抗力穩定性 組卷:7引用:5難度:0.6 -
6.經科學工作者研究,發現了數種快速檢驗新冠肺炎病原體的方法。下列與新型冠狀病毒的研究、診斷有關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鏡檢法:在光學顯微鏡下直接觀察病人的痰液或血液,可發現病原體 B.PCR技術:體外基因復制技術,可在幾十分鐘內把病原體的基因擴增到數百萬倍 C.抗原—抗體法:用病原體蛋白質與病人血清中相應抗體特異性結合,可確認是否感染過 D.DNA 探針技術: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因子等標記的 DNA 分子做探針可檢測病原體 組卷:8引用:1難度:0.7 -
7.物質M能被酶N催化分解,Pb2+能與酶N牢固結合而使酶失活。某研究小組做了如下兩組物質M的分解實驗:
實驗一:在最適pH和溫度條件下探究一定范圍內酶N的濃度對酶促反應速率的影響;
實驗二:各組均加入等量微量Pb2+,其他條件與實驗一相同,測定酶促反應速率。
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實驗一和實驗二中的物質M都應保持過量的狀態 B.Pb2+是通過與物質M競爭相同結合位點使酶失活 C.若略微升高實驗一的反應溫度,酶促反應速率會接近實驗二反應速率 D.實驗一和實驗二的自變量和因變量都相同 組卷:32引用:3難度:0.5 -
8.人體發熱時,機體通過自身的調節可釋放前列腺素。研究發現,前列腺素是非常重要的炎性介質和致痛物質,可激活外周痛覺感受器產生疼痛信號。實驗證明前列腺素E2與發熱密切相關。體溫超過38.5℃時,口服布洛芬可達到解熱、鎮痛效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前列腺素引起的疼痛信號經傳遞后將在肌肉處形成痛覺 B.前列腺素E2引起下丘腦中體溫調定點下移是機體發熱的直接原因 C.在體溫調節中,前列腺素與甲狀腺激素、腎上腺素可能具有協同作用 D.布洛芬的解熱鎮痛功效僅通過機體的神經調節即可實現 組卷:29引用:4難度:0.6
二、解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60分)
-
23.在靈長類轉基因動物研究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如圖是轉基因獼猴培育過程示意圖,據圖回答。
(1)過程②中常用
(2)如果過程⑤在體外進行,那么卵母細胞需要培養到
(3)若要同時獲得多只與此轉基因獼猴相同的小猴,可采用胚胎分割技術,在對囊胚階段的胚胎分割時,要注意
(4)⑤精子和卵子在體外受精后,需將受精卵培養到組卷:0引用:1難度:0.6 -
24.URA3基因位于酵母菌5號染色體上,編碼的酶參與酵母菌尿嘧啶核苷酸的合成。科研人員利用基因工程敲除酵母菌中的URA3基因,以獲得尿嘧啶營養缺陷型酵母菌。敲除過程中利用了PCR技術,流程如圖所示并回答下列問題:
(1)在PCR過程中,引物的設計是關鍵。除圖示引物A1和B2外,還需設計引物A2和B1,才能通過步驟①和②分別獲得A、B片段。引物A2和B1均由40個核苷酸組成,據圖分析引物B1的5'端前20個堿基應與
A.A片段的模板鏈
B.B片段的模板鏈
C.引物A2
D.引物B2
(2)在不同階段需要添加不同引物才能獲得正確的擴增產物。據圖分析步驟③和④選用的引物種類(“+”代表選用,“—”代表不選用)
引物種類
步驟引物A1 引物A2 引物B1 引物B2 ① + + — — ② — — + + ③ ④
(4)從獲得的轉基因酵母菌中篩選出了多株尿嘧啶營養缺陷型,現需驗證這些菌株是因URA3基因缺失而導致的。選擇實驗材料寫出實驗設計思路。
實驗材料:轉基因酵母菌、完全培養基、尿嘧啶缺陷型培養基、含URA3基因的重組質粒、不含URA3基因的空質粒實驗設計思路:組卷:4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