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九年級(上)期中科學模擬練習試卷
發布:2024/9/19 1: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3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為應對全球氣候變暖問題,我國提出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即CO2的排放量和吸收量達到平衡。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大力推廣燃油車 B.露天焚燒垃圾 C.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D.工廠直接排放廢氣 組卷:87引用:6難度:0.5 -
2.藍夾纈是蒼南千年印染工藝,手工打靛制造染液時,需要加入一種鹽,提高染色的效率。則加入的物質可能是( )
A.熟石灰(Ca(OH)2) B.生石灰(CaO) C.酒精(C2H6O) D.氯化鈉(NaCl) 組卷:41引用:10難度:0.5 -
3.下列有關物質的化學式、名稱、俗名不完全對應的是( )
A.CaO 氧化鈣 消石灰 B.NaCl 氯化鈉 食鹽 C.Na2CO3 碳酸鈉 純堿 D.NaOH 氫氧化鈉 火堿 組卷:28引用:4難度:0.5 -
4.化學概念在邏輯上存在如下圖所示的關系,對下列概念間關系說法正確的是( )
A.純凈物與混合物屬于包含關系 B.單質與化合物屬于交叉關系 C.化合物與氧化物屬于并列關系 D.氧化反應與化合反應屬于交叉關系 組卷:20引用:1難度:0.5 -
5.一輛汽車不小心陷進泥潭后,若司機按如圖所示的甲、乙兩種方法將汽車從泥潭中勻速拉出相同的距離,不考慮滑輪、繩子的重和滑輪繩子間的摩擦力,則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甲組比乙組省力 B.乙組比甲組省力 C.甲組比乙組做功多 D.乙組比甲組做功多 組卷:68引用:2難度:0.5 -
6.小科用紙片折了一枚紙火箭,并通過與其底部連接的吸管用力吹氣,火箭即可向上飛出。紙火箭離開吸管在上升過程中( )
?A.重力勢能增加,動能減少 B.重力勢能增加,動能增加 C.重力勢能減少,動能增加 D.重力勢能減少,動能減少 組卷:25引用:1難度:0.5 -
7.如圖甲所示,將2℃的牛奶放在初溫45℃的水中加熱,每隔一分鐘測量一下水和牛奶的溫度,描繪出它們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周圍環境溫度可能為30℃ B.牛奶吸收的熱量等于熱水放出的熱量 C.曲線E表示熱水放出熱量,溫度下降 D.熱水溫度比牛奶溫度變化慢 組卷:45引用:3難度:0.5 -
8.如圖為四種物質的相互轉化關系,根據圖示關系判斷,X的化學式可能是( )
?A.NaCl B.CuCl2 C.Ca(NO3)2 D.BaCl2 組卷:33引用:1難度:0.5 -
9.如圖所示,木塊沿斜面從頂端勻速下滑的過程中,木塊的( )
A.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 B.重力勢能減小,機械能減小 C.動能不變,機械能不變 D.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減小 組卷:65引用:5難度:0.5 -
10.如圖所示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應的pH變化曲線圖.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該反應是稀HCl滴入NaOH溶液 B.a g是指加入氫氧化鈉固體的質量 C.A點溶液的溶質為HCl和NaCl D.檢驗B點溶液的溶質可先滴加足量的MgCl2,靜置后再滴加少量AgNO3 組卷:27引用:3難度:0.5 -
11.如圖為項目小組的自制投石車,A、B、C、D為重物投擲過程中的四個點,A為重物離開投石車的瞬間,B為重物到達的最高點,C點高度等于A,D為重物著地前瞬間。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B點時重物動能為零 B.從A點到D點重物的機械能守恒 C.C點的動能小于A點 D.從B點到C點減小的重力勢能全部轉化為動能 組卷:157引用:3難度:0.5 -
12.如圖某興趣小組通過實驗得出Fe、Cu、Ag 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則丙試管中的金屬A和溶液B可能的組合是( )
A.鐵和硝酸銀溶液 B.銀和稀鹽酸 C.鐵和硫酸銅溶液 D.鋅和硝酸銅溶液 組卷:8引用:3難度:0.5
四、解答題(共32分)
-
36.小明同學設計了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探究石灰石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各種試劑均足量)。
(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寫出檢查裝置B (如圖乙所示)的氣密性的方法:
(2)實驗前稱取固體樣品的質量為50克,從左側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空氣,后稱得裝置D的初始質量為150克。打開分液漏斗活塞,緩緩將稀鹽酸滴入,直到B裝置中不再產生氣泡后再通一段時間的空氣,稱量裝置D的最終質量為163.2克。
①實驗前緩緩通入一段時間的空氣,這段時間長度的標準是:
②計算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組卷:19引用:4難度:0.5 -
37.溫州地區常下暴雨,導致水庫水位超過警戒線產生危險。為自動測量水庫水位超出警戒線的高度,小明設計了一臺簡易水位測量儀,其工作原理如圖甲所示。密度比水大的圓柱體M底面積為10厘米2,物體M和N重力均為40牛,繩子繞過定滑輪把MN兩物體相連,調節繩子長度使M的下表面與水庫警戒線相平,輕質杠桿OB繞O點轉動,物體N放在杠桿的B處,OB長102厘米,力敏電阻R1通過A處對杠桿產生支撐,OA長51厘米,力敏電阻R1阻值與所受壓力FA的關系如表乙所示。電路電源電壓U恒為6伏,R0的阻值不變,在電流表相應的位置標出水位高度。(杠桿OB自身重力、繩重和摩擦均不計,水的密度ρ水=1.0×103千克/米3)
(1)隨著水庫水位超出警戒線的高度變大,電路中的電壓表示數將 (學法指導:分析原理,列出思維過程流程圖:浮力變化→B處壓力變化→A處壓力變化→電阻R1變化→電壓表示數變化)。壓力FA(牛) 0 10 20 30 電阻R1(歐) 20 15 10 5
①已知圓柱體M還未浸入水中時,電壓表示數為2伏,則R0的阻值為 Ω。
②當某次水位超過警戒線一定高度h,電流表示數為0.3安。請計算h的高度值?(寫出計算過程)
(3)若用這個完成測試的測量儀來測量海水超過警戒線的高度,只通過調節物體N在杠桿上放置的位置(其它條件不變),仍用電流表也能準確讀出水位高度。則應如何調節N的位置,并說出理由。(已知ρ海水=1.02×103千克/米3,杠桿平衡條件F1L1=F2L2、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ρ液gV排) 。組卷:62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