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八年級下冊《第9課 桃花源記》2022年同步練習卷(5)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基礎達標。(25分)
-
1.文學常識:《桃花源記》的作者是東晉末年詩人
組卷:28引用:1難度:0.8 -
2.根據課文《桃花源記》內容默寫。
(1)土地平曠,屋舍儼然,
(2)
(3)描寫桃花林美麗景色的語句是:
(4)描寫桃花源社會環境安定平和的語句是:
(5)成語“無人問津”出自本文,其原句是:組卷:189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意義和用法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欲窮其林 窮:形容詞作動詞,盡,走到……的盡頭。 B.復前行 前: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前。 C.漁人甚異之 異:形容詞意動用法。對……感到驚異。 D.處處志之 志:名詞,標記。 組卷:142引用:1難度:0.8
二、文言文閱讀。(60分)
-
10.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問題。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節選自《桃花源記》)【乙】陶潛,字元亮,少懷高尚,博學善屬文。穎脫不羈,任真自得,為鄉鄰之所貴。嘗著《五柳先生傳》曰:“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時人謂之實錄。其親朋或載酒肴而往,潛亦無所辭焉。每一醉,則大適①融然②。未嘗有喜慍之色,惟遇酒則飲,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張,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會。則撫而和之,曰:“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出自文言文《陶潛穎脫不羈》)【注】①適:滿足。②融然:和悅快樂的樣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與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標志。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詞。
①漁人甚異之
②阡陌交通
③穎脫不羈
④時或無酒,亦雅詠不輟
(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②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聲!
(3)【乙】文中與“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所表現的理想生活形成強烈反差的句子是
(4)從【乙】文看,陶淵明的琴沒有弦,他本人也不會撫琴,但朋友相聚,他卻“撫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撫琴嗎?結合全文看,這表現他怎樣的性格?組卷:269引用:4難度:0.7 -
1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
慧慶寺玉蘭記
(清)戴名世 慧慶寺佛殿下,有玉蘭二株,高數丈,蓋二百年物。花開時,茂密繁多,望之如雪。虎丘亦有玉蘭一株,為人所稱。虎丘繁華之地,游人雜沓,花易得名,其實不及慧慶遠甚。然非朱先生①以太史而為重客,則慧慶之玉蘭,竟未有知者。久之,先生去,寺門晝閉,無復有人為看花來者。
余寓舍距慧慶一里許,晝閑無事,獨行野外,因叩門而入。時玉蘭方開,茂密如前。余嘆花之開謝,自有其時,其氣機各適其所自然,原與人世無涉,不以人之知不知而為盛衰也。今虎丘之玉蘭,意象漸衰,而在慧慶者如故,亦以見虛名之不足恃,而幽潛②者之可久也。花雖微,而物理③有可感者,故記之。
【注】①朱先生:指朱彝尊,清初文學家,普任史官。②幽潛:幽居避世。③物理:事物盛衰的道理。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
①為人所稱
②花易得名
③距慧慶一里許
④故記之
(2)下列各句與例句中的“而”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
例:因叩門而入
A.而計其長曾不盈寸(《核央記》)
B.而山不加增(《愚公移山》)
C.已而之細柳營(《周亞夫軍細柳》)
D.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3)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①花開時,茂密繁多,望之如雪。
②花雖微,而物理有可感者,故記之。
(4)作者借玉蘭花表達了怎樣的人生感悟?組卷:2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