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下關一中高二(上)月考生物試卷(9月份)
發布:2024/10/3 4:0:1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三位在丙肝病毒研究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丙肝病毒所含核酸為單鏈RNA,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A.丙肝病毒結構簡單,沒有細胞結構 B.丙肝病毒進入人體后,可引起人體產生免疫反應 C.病毒在宿主細胞可以增殖,說明病毒是最簡單的生命系統 D.高溫可破壞病原體蛋白質的空間結構,餐具煮沸處理可殺死病原體 組卷:2引用:3難度:0.7 -
2.“內共生起源學說”認為,原始真核生物吞噬了能進行有氧呼吸的原始細菌,這種細菌和原始真核生物共生,并在長期的共生中逐漸演化成線粒體。下列敘述不能作為該學說的證據的是( ?。?/h2>
A.線粒體具備獨立、完整的蛋白質合成系統 B.線粒體基因組與細菌基因組具有明顯的相似性 C.與細菌相似,線粒體以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 D.線粒體的外膜和內膜在原始來源上是相同的 組卷:2引用:6難度:0.7 -
3.英國醫生塞達尼?任格對離體蛙心進行實驗中發現,用不含鈣和鉀的生理鹽水灌注蛙心,收縮不能維持。用含少量鈣和鉀的生理鹽水灌注時,蛙心可持續跳動數小時。實驗說明鈣鹽和鉀鹽( ?。?/h2>
A.對維持生物體的生命活動有重要作用 B.是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C.對維持細胞的形態有重要作用 D.為蛙心的持續跳動提供能量 組卷:77引用:30難度:0.8 -
4.色氨酸是一種必需氨基酸,可由動物腸道微生物產生。當色氨酸進入大腦時會轉化為血清素,血清素是產生飽腹感的一種重要信號分子,最終會轉化為褪黑素使人感覺困倦。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色氨酸中至少含四種大量元素,在人體內可由其他氨基酸轉化而來 B.如果食物中色氨酸的含量較高,則產生飽腹感時需攝入的食物更多 C.人在吃飽之后容易產生困倦的直接原因是血液中色氨酸含量上升 D.血液中色氨酸含量較多的動物腸道中,產生色氨酸的微生物可能更多 組卷:49難度:0.7 -
5.細胞的生物膜系統在其生命活動中的作用極為重要。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的生物膜系統由細胞膜、核膜和細胞器膜等結構共同構成 B.高爾基體膜和細胞膜之間不可通過囊泡建立聯系 C.鑒別動物細胞是否死亡常用臺盼藍染液染色的方法 D.類囊體薄膜和線粒體內膜上都可發生化學反應 組卷:22引用:2難度:0.7 -
6.下列關于細胞核結構、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A.核仁與某種RNA的合成有關,無核仁的細胞也可能是真核細胞 B.核膜具有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并且可以與內質網膜相聯系 C.控制細胞器進行物質合成、能量轉化的指令,主要通過核孔從細胞核送到細胞質 D.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中的核孔數量少,因此該細胞核質間信息交流較弱 組卷:75引用:5難度:0.7 -
7.在保持細胞存活的條件下,蔗糖溶液濃度與蘿卜條質量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若將處于b濃度溶液中的蘿卜條移入a濃度溶液中,則該蘿卜條細胞的狀態及細胞液濃度將( ?。?/h2>
A.吸水、保持不變 B.吸水、逐漸減小 C.失水、逐漸增大 D.失水、先增后減 組卷:3難度:0.6 -
8.Na+-K+泵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烏本苷是Na+-K+泵的抑制劑,其本身引起溶液濃度的變化可以忽略不計。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h2>
A.Na+-K+泵同時具有載體和酶的功能 B.烏本苷處理可導致紅細胞失水皺縮 C.Na+的運輸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D.該過程中K+的運輸方式為協助擴散 組卷:71引用:6難度:0.7 -
9.水是生物體細胞代謝所必需的物質,也是實驗操作中常用試劑,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h2>
A.用花生子葉鑒定脂肪的實驗中,用清水洗去浮色應用了水是極性分子的特性 B.洋蔥根尖經解離液處理后需及時用清水漂洗,其目的是防止根尖組織解離過度 C.使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人的血涂片時,如果需要稀釋血液,則應選用生理鹽水 D.綠葉的色素提取實驗中,若使用95%乙醇溶液,其中的水分會影響實驗結果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10.腦缺血會引起局部腦神經細胞出現不可逆損傷,甚至死亡。干細胞療法有望實現對腦缺血受損神經細胞進行修復和重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h2>
A.腦缺血引起的局部神經細胞死亡屬于細胞壞死 B.神經干細胞是未分化細胞,能形成各種組織細胞 C.神經干細胞與神經細胞的mRNA和蛋白質不完全相同 D.修復和重建過程中伴隨著細胞分裂、分化、衰老等過程 組卷:48引用:6難度:0.7 -
11.假說—演繹法是現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發現分離定律時的“演繹”過程的是( )
A.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 B.由F2出現了3:1的性狀分離比,推測生物體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C.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中兩種性狀比接近1:1 D.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F2中三種遺傳因子組成的個體比接近1:2:1 組卷:31引用:6難度:0.7 -
12.某種自花傳粉植物的等位基因A/a和B/b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A/a控制花粉育性,含A的花粉可育;含a的花粉50%可育、50%不育。B/b控制葉形,寬葉對窄葉為顯性。若基因型為AaBb的親本進行自交,則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h2>
A.子一代中寬葉植株數占 34B.子一代中基因型為Aabb的個體所占比例為 18C.子一代AaBb測交后代中窄葉植株所占比例為 12D.親本產生的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與含b的可育雄配子數不相等 組卷:79難度:0.5 -
13.如圖為某種二倍體哺乳動物的細胞減數分裂示意圖,其中M/m是染色體上的基因。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甲所示細胞分裂產生的子細胞可能是極體 B.圖乙所示分裂時期可發生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C.圖丙所示細胞可能是圖乙所示細胞的子細胞 D.圖丙所示細胞分裂產生的卵細胞含有基因m 組卷:9引用:2難度:0.7 -
14.下列關于基因和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 B.雌雄配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C.受精卵中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一半來自母方,另一半來自父方 D.減數分裂時,成對的等位基因或同源染色體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配子 組卷:5引用:2難度:0.7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40分)
-
43.圖甲是當A接受一定強度刺激后引起F收縮過程的示意圖,圖乙為圖甲中D結構的放大示意圖。請回答:
(1)圖乙的結構名稱是
(2)神經纖維B在A中的細小分枝叫做
(3)在圖乙中,興奮不能從②到達①的原因是
(4)可卡因是一種毒品,吸食可卡因后,突觸間隙中多巴胺含量上升。長期刺激后,還會使突觸后膜上多巴胺受體的數量組卷:0難度:0.7 -
44.肉毒桿菌毒素(BTX)是由肉毒桿菌在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種神經毒素蛋白。BTX是毒性最強的天然物質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毒的蛋白質之一、食用被BTX污染食物,會導致肌肉麻痹。為了研究BTX引起肌肉麻痹的機制,研究人員分離蛙的腓腸肌及其相連的神經,獲得生理狀況一致的A、B、C三組腓腸肌標本,各組處理及記錄結果如下表。
組別 處理 肌肉的收縮曲線有無 A 用適宜強度的電流刺激標本A的神經 有 B 在標本B的神經處注射適量的BTX溶液,用相同強度的電流刺激神經 有 C 在標本C的突觸間隙處注射等量的BTX溶液,用相同強度的電流刺激神經 無
(1)用適宜強度的電流刺激標本A的神經后,能引起乙酰膽堿與肌細胞膜上受體結合,能增大細胞膜對
(2)分析B、C兩組的實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是
(3)BTX導致肌肉麻痹的原因可能是BTX抑制乙酰膽堿的釋放,也可能是BTX抑制乙酰膽堿與受體結合。為了證明上述猜測,需要增加D組,D組的實驗思路是:在標本D的突觸間隙處注射等量的BTX溶液,
預測D組的實驗結果并得出結論:
若標本D
若標本D組卷:5引用:2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