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廣州市等大灣區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
發布:2025/1/3 7:30:2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包括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新冠病毒變異毒株Omicron(奧密克戎)傳播能力更強,奧密克戎毒株含有包膜和刺突狀結構。下列表述錯誤的是( )
A.奧密克戎毒株必須在宿主細胞中才能繁殖 B.奧密克戎毒株的核酸被徹底水解后可得到6種小分子 C.在光學高倍鏡下可以觀察到該病毒外側的刺突狀結構 D.75%酒精可引起奧密克戎毒株的蛋白質變性失去毒性 組卷:13引用:6難度:0.8 -
2.據最新報道,某企業員工感染了“網紅細菌”,該細菌對26種抗生素都毫無反應,患者經醫院搶救21天,最終脫離了危險。下列關于“網紅細菌”敘述正確的是( )
A.“網紅細菌”與酵母菌均為原核生物 B.“網紅細菌”的細胞壁與植物的細胞壁組成成分不同 C.“網紅細菌”的遺傳物質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 D.“網紅細菌”進行細胞呼吸的主要場所是線粒體 組卷:5引用:1難度:0.6 -
3.下列事實或證據中,不支持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的是( )
A.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能進行運動和分裂 B.離體的葉綠體在一定的條件下能釋放氧氣 C.用手抓握物體需要一系列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的協調配合 D.人體發育離不開細胞的分裂和分化 組卷:51引用:18難度:0.8 -
4.下列有關圖所示曲線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曲線可以表示人從幼年到成年的過程中,其體內水含量所占比例的變化 B.該曲線可以表示種子成熟過程中,其細胞內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的變化 C.該曲線可以表示干種子萌發過程中,其細胞內結合水與自由水比值的變化 D.該曲線可以表示新鮮的種子在被烘干的過程中,其細胞內無機鹽的相對含量變化 組卷:110引用:22難度:0.7 -
5.用小麥、大豆、花生種子為材料,進行“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檢測萌發的小麥種子研磨液呈磚紅色的原因是淀粉與斐林試劑反應 B.制作花生子葉臨時裝片觀察脂肪顆粒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 C.向大豆組織樣液中加入雙縮脲試劑后振蕩,溶液呈藍色 D.斐林試劑和雙縮脲試劑的組成成分與質量濃度都不相同 組卷:16引用:4難度:0.8 -
6.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人體細胞干重中C元素含量最多,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B.P參與構成生物體內的各種化合物,如磷脂、RNA、脂肪等 C.K、C、Mg、Zn、B都是大量元素,C在各種有機物中都存在 D.組成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在生物體內都可以找到 組卷:7引用:1難度:0.7 -
7.下列關于麥芽糖和脂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麥芽糖是植物細胞特有的二糖,可出現在動物的消化道中 B.麥芽糖和脂肪徹底氧化分解后的產物均可作為細胞的能源物質 C.脂肪是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同時還能保護內臟器官等 D.麥芽糖和脂肪含有的元素種類相同,但元素的比例不同 組卷:7引用:3難度:0.7 -
8.如圖為牛胰島素結構圖,該物質中-S-S-是由兩個-SH脫去兩個H形成的。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牛胰島素為51肽,若徹底水解該化合物分子,則共需要49個水分子 B.牛胰島素中至少含有2個-NH2和2個-COOH C.牛胰島素中至少含有的O原子個數為53個 D.從氨基酸形成牛胰島素時,減少的相對分子質量為882 組卷:33引用:2難度:0.7 -
9.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的結構是其功能的基礎。下列說法錯誤( )
A.在人體中,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有21種,其中8種是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的 B.高溫時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變得伸展、松散,易被蛋白酶水解 C.鐮狀紅細胞的形成是由于血紅蛋白某一處的谷氨酸缺失導致的 D.有些蛋白質能夠調節機體的生命活動,如胰島素 組卷:3引用:1難度:0.7 -
10.下列關于DNA和RNA的敘述,正確的是( )
A.DNA和RNA分子的堿基組成相同,五碳糖不同 B.核酸是由核苷酸連接而成的長鏈,包括DNA和RNA兩大類 C.分子大小相同、堿基含量相同的核酸分子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一定相同 D.真核生物以DNA為遺傳物質,部分原核生物以RNA為遺傳物質 組卷:15引用:1難度:0.7 -
11.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有多種功能.如圖所示的模型表明細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
A.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B.將細胞與外界環境分開 C.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 D.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的穩定 組卷:27引用:5難度:0.9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5小題,除特別說明外,每空1分,共40分)
-
34.哺乳動物受精卵的前幾次分裂異常可能導致子細胞出現多核現象,進而引起胚胎發育異常。科研人員利用小鼠(2n=40)受精卵對此進行研究。
(1)正常情況下,小鼠受精卵細胞通過
(2)科研人員利用熒光蛋白研究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變化,得到圖1所示結果。
①據圖1可知,分裂開始時,受精卵細胞內首先形成兩個相對獨立的紡錘體,兩個紡錘體軸間的夾角(銳角)逐漸
②在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的
(3)為研究多核細胞形成的原因,科研人員用藥物N(可使雙紡錘體相對位置關系異常)處理部分小鼠受精卵,觀察受精卵第一次分裂,結果如右圖2所示。在藥物N處理組中,發現兩種典型細胞圖像A和B,它們繼續完成分裂后,形成的子細胞內細胞核和染色體數應分別為:細胞A形成了一個單核子細胞和一個雙核的子細胞,單核子細胞的染色體數為
(4)綜合上述結果,形成多核細胞的原因是:來自雙親的紡錘體在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不能形成正常的組卷:10引用:1難度:0.6 -
35.鎂含量會影響作物的光合作用,進而影響作物產量。回答下列問題。
(1)Mg2+在逆濃度梯度跨膜運輸時,先與細胞膜上載體蛋白的特定部位結合,載體蛋白本質是一種能催化ATP水解的酶,ATP分子的末端磷酸基團脫離下來與載體蛋白結合,伴隨能量的轉移,這就是載體蛋白的
(2)已知缺鎂或多鎂(鎂含量過高)都會導致黃瓜減產。為探究缺鎂和多鎂對黃瓜減產幅度的影響,將三組黃瓜幼苗分別用適鎂、缺鎂和多鎂營養液培養并編號A、B、C,在結果盛期分別測量三組黃瓜的單株產量。請完善預期實驗結果和結論
①若黃瓜單株產量A>B>C,說明
②若
③若組卷:2引用:1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