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寧夏銀川二中高二(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11/28 2:30:1

          一.選擇題(共22題,66分。每小題3分,1--18題為單選題,19--22為不定項選擇題,漏選得2分,有錯誤選項不得分)

          • 1.如圖所示,氣墊導軌上滑塊經過光電門時,其上的遮光條將光遮住,電子計時器可自動記錄遮光時間Δt,測得遮光條的寬度為Δx,用
            Δ
            x
            Δ
            t
            近似代表滑塊通過光電門時的瞬時速度,為使
            Δ
            x
            Δ
            t
            更接近瞬時速度,正確的措施是( ?。?/h2>

            組卷:3424引用:77難度:0.9
          • 2.有研究發現,轎車的加速度的變化情況將影響乘客的舒適度.若引入一個新的物理量(加速度的變化率)來表示加速度變化的快慢,該物理量的單位是( ?。?/h2>

            組卷:111引用:13難度:0.9
          • 3.一個質點做變速直線運動,以v1=1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前
            1
            2
            路程,以v2=30m/s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1/2的路程,則全過程的平均速度為( ?。?/h2>

            組卷:116難度:0.7
          • 4.一輛公共汽車進站后開始剎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開始剎車后的第1s內和第2s內的位移大小依次為11m和9m.則剎車后8s內的位移是( ?。?/h2>

            組卷:56引用:5難度:0.9
          • 5.一輛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做剎車實驗,0時刻起運動過程的位移與速度的關系為x=(10-0.1v2)m,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h2>

            組卷:706難度:0.9
          • 6.如圖所示,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車,固定在小車上的支架的斜桿與豎直桿的夾角為θ,在斜桿下端固定有質量為m的小球,重力加速度為g。現使小車以v=10m/s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231引用:1難度:0.5
          • 7.如圖所示,水平直桿OP右端固定于豎直墻上的O點,長為L=2m的輕繩一端固定于直桿P點,另一端固定于墻上O點正下方的Q點,OP長為d=1.2m,重為8N的鉤碼由光滑掛鉤掛在輕繩上處于靜止狀態,則輕繩的彈力大小為( ?。?/h2>

            組卷:298引用:13難度:0.6
          • 8.如圖所示為剪式千斤頂的截面圖。四根等長的支持臂用光滑鉸鏈連接,轉動手柄,通過水平螺紋軸減小MN間的距離,以抬高重物。保持重物不變,MP和PN夾角為120°時N點受到螺紋軸的作用力為F1;MP和PN夾角為60°時N點受到螺紋軸的作用力為F2.不計支持臂和螺紋軸的重力,則F1與F2大小之比為( ?。?/h2>

            組卷:116引用:2難度:0.6
          • 9.甲、乙兩車在同一條直道上行駛,它們運動的位移x隨時間t變化的關系圖象如圖所示。已知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其圖線與t軸相切于10s處。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h2>

            組卷:167難度:0.5

          三.計算題(共3題,共31分)

          • 26.如圖所示,兩個半圓柱A、B和一個光滑圓柱C緊靠著靜置于水平地面上,C剛好與地面接觸,三者半徑均為R,C的質量為m,A、B的質量都為
            m
            2
            ,A、B與地面的動摩擦因數相同?,F用水平向左的力推A,使A緩慢移動而抬高C,直至A的左邊緣和B的右邊緣剛好接觸,整個過程中B始終靜止不動,且B所受摩擦力的最大值恰好等于B與地面間的最大靜摩擦力,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為g,求:
            (1)C被抬高的過程中,A給C的彈力的最小值;
            (2)A、B與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
            (3)A移動的整個過程中,推力做的功。

            組卷:207難度:0.5
          • 27.2021年11月8日,王亞平身穿我國自主研發的艙外航天服“走出”太空艙,成為我國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女性。艙外航天服是密封一定氣體的裝置,用來提供適合人體生存的氣壓。王亞平先在節點艙(宇航員出艙前的氣閘艙)穿上艙外航天服,航天服密閉氣體的體積約為V1=2L,壓強p1=1.0×105Pa,溫度t1=27℃。她穿好航天服后,需要把節點艙的氣壓不斷降低,以便打開艙門。
            (1)若節點艙氣壓降低到能打開艙門時,密閉航天服內氣體體積膨脹到V2=3L,溫度變為t2=-3℃,這時航天服內氣體壓強p2為多少?
            (2)在(1)的條件下,為便于艙外活動,宇航員出艙前需要把航天服內的一部分氣體緩慢放出,使氣壓降到p3=4.0×104Pa。假設釋放氣體過程中溫度不變,體積變為V3=2.5L,那么航天服需要放出的氣體與原來氣體的質量比為多少?

            組卷:30引用:2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