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1-2022學年貴州省畢節市民族中學東校區高一(上)月考語文試卷(12月份)

          發布:2025/1/6 12:30:3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 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題。
            材料一:
                  北京時間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搭載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預定軌道,與天和核心艙完成自主快速交會對接,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首次載人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浩瀚星空再添訪客,中國航天再創輝煌。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根據任務實施計劃,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太空出艙等活動,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升騰的火箭,承載的是一個民族的飛天夢想,鐫刻的是一個國家的前行腳步。回顧神舟載人飛船的發展歷程,神舟一號到神舟四號實現了天地往返的無人驗證,神舟五號實現了載人天地往返,神舟六號實現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動,神舟七號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神舟八號到神舟十號突破了無人交會對接和有人交會對接,神舟十一號實現了航天員的中期駐留。向浩瀚宇宙的每一次進發,振奮的是越來越昂揚的精神和氣概,夯實的是越來越厚重的自信和底氣。
                  此次神舟十二號的成功發射,可以說集齊了全任務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要的全部技能點,開啟了逐夢空間站的時代。首次實施載人飛船自主快速交會對接;首次繞飛空間站,并與空間站徑向交會:首次實現長期在軌停靠;首次具備從不同高度軌道返回東風著陸場的能力;首次具備天地結合多重保證的應急救援能力……有專家形容,此前的星際探索就像去一個陌生的城市“看一看”“住兩天”,這次是要在太空的“家”里“住下來”“走一走”。客觀來說,困難更大、風險更高、任務更重。在談到入選飛行乘組的心情時,航天員湯洪波語氣堅定:“有壓力更有信心。我是第一次執行任務,壓力難免會有,因為神秘的太空充滿著許多未知,空間站任務也充滿風險和挑戰。但我堅信,壓力就是動力,信心保證成功。”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從“嫦娥奔月”到“祝融馭火”,從“天和筑穹”到“墨子傳信”,從“北斗聯網”到“天舟穿梭”……生動形象的名字,是中國人獨有的浪漫,也是從古至今不變的追求。心懷夢想、奮勇拼搏,攀登科技高峰、探索宇宙奧秘,浩瀚太空必將留下更多的中國身影、中國足跡。
            (摘自向學笙《為浩瀚太空留下更多中國身影》)材料二:
                  2021年7月4日14時57分,經過約7小時的出艙活動,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密切協同,圓滿完成出艙活動期間全部既定任務,航天員劉伯明、湯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艙,標志著我國空間站階段航天員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出艙活動,又被稱作太空行走,是指航天員或宇航員離開載人航天器乘員艙,只身進入太空的活動。這是載人航天的一項關鍵技術,是載人航天工程在軌道上安裝大型設備、進行科學實驗、施放衛星、檢查和維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美國曾通過太空行走修復了剛發射上天就出現重大故障的“天空實驗室”空間站,使它“起死回生”;蘇俄航天員則多次出艙活動修理“和平號”空間站,使它轉危為安;當前在軌運行的“國際空間站”更是由航天員通過多次太空行走才完成在軌組裝的。
                  隨著太空行走技術的發展,太空行走的方式也越來越多。按出艙活動的目的和任務可分為四種:第一種是驗證類出艙活動;第二種是組裝類出艙活動;第三種是維修類出艙活動;第四種是有效載荷類出艙活動,即回收、修理和釋放衛星或在月面安裝實驗裝置、采集月巖標本等。
                  2008年航天員翟志剛進行的我國第一次太空行走屬于驗證類出艙活動,而這次神舟十二號航天員進行的太空行走時間更長,任務更復雜。他們要進行首次人和機械臂的協同配合,用機械臂把航天員載到艙外作業點去完成復雜的艙外安裝任務,難度比當年翟志剛的首次太空行走大許多。
                  太空行走的難點主要在于:一是艙外環境十分惡劣,必須使用復雜而可靠的出艙活動系統來克服空間環境的影響,以保障艙外行走航天員的安全;二是航天員在失重狀態下無法用腿行走,主要是靠手把扶住周圍的某些物體來維持行動;三是太空中缺少可辨識的參照物,航天員很容易迷失方向。
                  處于真空狀態的太空,沒有大氣層的保護,溫度變化很大。太陽照射時溫度可高于100℃,無陽光時溫度可低于-200℃,同時存在各種能傷害人體的輻射。為保障航天員在出艙活動中能安全、有效地完成任務,出艙活動時,航天員需配備航天服、艙外機動裝置、完成任務所需的工具、固定身體的設備及安全帶等裝備。其中艙外航天服是出艙活動中最重要的裝備,它將航天員的身體與太空的惡劣環境隔開,并向航天員提供大氣壓力和氧氣等維持生命所需的各種保障。同時,為了解決在太空行走時因缺乏參照物,無法分清物體的遠近大小,判斷其速度快慢等安全問題,航天員在太空行走時都會用安全帶將自己與航天器連接起來,以防自己丟失在茫茫太空中而成為人體衛星。
                  本次出艙任務圓滿完成,航天員們不僅給14億國人傳輸回了太空視角下的地球絕美照片,同時也宣告了我國更為成熟地掌握了太空行走這一核心航天技術。
            (摘編自龐之浩《航天員為啥要出艙?太空行走有多難?》)[注]①:再生生保,是一種驗證中國空間站的技術。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對接,3名航天員順利進入核心艙,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首次載人發射圓滿成功。
            B.組合體飛行期間,我國航天員將通過3個月的在軌駐留、機械臂操作、太空出艙等活動,攻克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
            C.太空行走的主要內容是載人航天工程在軌道上安裝大型設備、施放衛星、檢查和維修航天器等,目前這一技術為部分航天業發達的國家所掌握。
            D.艙外航天服是出艙活動中的重要裝備,它不僅能幫助航天員抵御惡劣的太空環境,更能向航天員提供維持生命所需的大氣壓力和氧氣等保障。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神舟載人飛船的發展歷程,不僅鐫刻了國家發展前行的腳步,更振奮了國人昂揚的精神與氣概,夯實了國人厚重的自信與底氣。
            B.神舟十二號的成功發射,實現了多個首次突破,集齊了全任務全模式天地往返所需的全部技能點,開啟了我國逐夢空間站的新征程。
            C.神舟十二號航天員的出艙活動雖然比翟志剛的出艙活動時間更長,任務更復雜,難度更大,但他們在出艙活動的類型上是一致的。
            D.為了防止自己丟失在太空中而成為人體衛星,航天員出艙行走都會用安全帶將自己與航天器連接,以解決太空行走中的安全問題。
            (3)結合材料內容,判斷下列哪個選項不屬于古人對神秘宇宙的浪漫幻想
             

            A.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B.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C.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D.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4)請簡要概括材料二的行文思路。
            (5)假如你是一名科普宣傳員,在神舟十二號飛船成功發射后,計劃向中學生宣傳我國的航天成就,你會如何構思自己的宣講稿?請結合材料,列出自己的宣講要點。

            組卷:30引用:28難度:0.5
          • 2.文學類文本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題。
            青春之歌(節選)
            楊  沫
                  道靜從嚴重的創傷中蘇醒過來了。她微微睜開眼睛呻吟一下,腦子里朦朧地、混沌地浮現出各種夢幻似的景象。
                  一個溫柔親切的聲音輕輕地飄到她耳邊:
            “醒過來啦?真叫人急壞啦。”
                  道靜向送過聲音的那面側過頭去,在黯黑的發著霉臭的囚房里,就著鐵窗外透過來的薄暗的微光,她看見她旁邊的床上躺著一個蒼白而消瘦的女人。
            “我還活著嗎?你是……”
                  那個女人一見道靜能夠講話了,且不答應她,卻沖著窗外用力喊道:
            “來人!來人啊!這屋里受傷的人醒過來啦!”她沖著窗外喊罷了,這才回過頭來對道靜帶著鼓動的熱情低聲說:“叫他們來給你治療——我們要爭取活下去!”
                  道靜目不轉睛地凝視著那張蒼白、熱情的臉。這時,她才看出,這是個非常美麗的女人。年紀約莫二十六七歲。她的臉色蒼白而帶光澤,仿佛大理石似的;一雙眼睛又黑又大,在黯淡的囚房中,寶石似的閃著晶瑩的光。
            “希臘女神……”一霎間,道靜的腦子里竟閃過這個與現實非常不調和的字眼。她衰弱、疼痛得動也不能動,只能勉強對這個同屋難友輕輕說道:“謝謝!不要治啦——反正活不了……”
                  看守打開門上的鐵鎖進來了,那同屋的女人躺在她旁邊的床上還在熱情地注視著她;獄醫拿著一個小藥箱站在她床前,他看著道靜,對那個女人說:
            “這次也許不至于再昏迷了。放心!她的身體還挺不錯呵……”他回過頭又對道靜笑了笑,“他們叫我給你治,我就治吧。沒有傷到骨頭,你會很快好起來的。”
                  又過了半天,喝了一點稀米湯,道靜年輕的生命真的復活了。她望著她床邊的年輕女人,凝視著她美麗的臉龐,忽然好奇地想到:“她是個什么人呢?共產黨員嗎?”
            “好,不要緊啦!多吃點東西很快就會好起來的。”年輕女人對她輕輕笑道。屋里另外還有一個也受了刑傷的女學生,這個女人就對地們兩個絮絮地說著。她似乎有病,躺在冰硬的木板床上,動也不能動,但她卻用眼睛和嘴巴不停地照顧著道靜和那個小女學生。囚室外的小走廊里時常可以聽到她低微的喊聲:
            “看守,來呀!她們要喝水!
            “來呀!看守!看守!”
            “看守,”她對走進來的女看守說,“你們該給這位受重刑的弄點東西吃。”看見端進來的是一塊發黑的窩頭、一碗漂著幾片黃菜葉的奧菜湯,她皺著眉說:“這怎么能吃呢,你想法弄點好些的——我們以后不會忘記你的!”
                  那位瘦瘦的女看守說來也奇怪,她似乎很聽這個女人的話,她支使她,她差不多都能瞞過其他警衛和看守照著去辦。
                  小女學生,約莫有十五六歲,細長臉,長得機靈而清秀。她受刑不太重,還能勉強下地走幾步。但是她被恐怖嚇住了,一句話不說,成天躺在木板床上哭。夜間,道靜聽見她在睡夢里驚悸地喊道:
            “媽媽!媽媽!我怕,怕呀!……”
                  這時候,那個女人還沒有睡覺,她伸出手拉住女孩子的手,在黑夜中輕聲說道:
            “疼嗎?我猜你一定是想家、想媽媽,對嗎?……不要哭啦!小妹妹哭,一點用也沒有的。”她喘口氣,歇歇,聽見小姑娘不哭了,又接著說下去,“我十五歲的時候,那是在上海,也被捕過一次。那時我嚇得哭呀,哭呀,哭起沒完。可是我越哭反動派就越打我,越嚇唬我;后來我一賭氣,就一聲也不哭了。我就向我同牢的大姐姐們學——跟反動派斗爭,跟他們講理。這些反動家伙們都是雷公打豆腐,專撿軟的欺。等我厲害起來,他們反倒不打我了……”說到這里,她輕聲地笑了,道靜和那個女孩子也笑了。
            “你是做什么的,為什么被捕?”第二天晚上,衛兵查過夜之后,那個女人這樣低聲問道靜。
            “我不知道為什么。”道靜衰弱地低聲回答。“我是個失學的學生,我相信共產主義,相信共產黨——也許就為這個把我捕來的吧。我還不是個黨員,可是我希望為黨、為人類最崇高的事業獻出我的生命。我想這個日子是到了。我什么也不想,就準備這最后的時刻。”
                  那個女人靜靜地聽著道靜的話,神情變得冷峻而嚴肅。半晌,她才慢慢地仰起頭,在昏暗的燈光下凝視著道靜說:
            “不要以為被捕就是你生命的終點,就一定是死。不是的!共產主義者到任何地方——包括在監獄里都要做工作,也都可以工作的。我們要工作到最后一分鐘,最后一口氣。我們要親眼看到共產主義在中國的實現,快樂地迎接這個日子。”說到這里,她看看道靜又側過頭去看看小女學生,黑眼睛里突然閃耀著幸福的光彩。道靜聽著,吃驚地望著她。啊,多么美麗的大眼睛呵,那里面蕩漾著多么深邃的智慧和攝人靈魂的美呵!道靜忽然覺得心里是這樣溫暖、這樣舒暢,好像一下子飛到了自由的世界。
            (有刪改)(1)下列對小說思想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他看著道靜,對那個女人說”,獄醫雖為道靜治病,卻選擇對“那個女人”交代病情,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對“那個女人”的尊重。
            B.女看守聽從“那個女人”的支使,是因為她受到了“那個女人”的影響,已成為一個活躍在獄中的革命者。
            C.文中寫關于小女學生在睡夢中驚悸的情節,一方面寫出了反動統治的殘暴,另一方面突出了“那個女人”的善良與智慧。
            D.道靜只是一個失學的學生,雖投身革命,但思想還不夠成熟,而“那個女人”無疑是她在獄中的精神導師,給她以引領。
            (2)下列對小說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A.“醒過來啦?真叫人急壞啦。小說中運用先聲奪人的手法既突出了“那個女人”對道靜的關切,又為她的身份設置了懸念。
            B.文中多次使用“蒼白”一詞寫出了那個女人“在獄中飽受迫害的現實,又與她炙熱的生活熱情形成反差,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C.本文雖為節選但情節安排十分巧妙,三個人物的身份沒有在最初進行交代,而是隨情節發展借助于對話描寫來徐徐展現,匠心獨運。
            D.小說以道靜在獄中的耳聞目睹為線索采用全知視角呈現了一個特殊歷史年代的獄中瑣事,看似平淡,卻展現了一幅特殊的青春畫卷。
            (3)小說中運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寫,請簡要分析道靜的心理變化過程。
            (4)本文節選自《青春之歌》,你認為文中出現的獄中“那個女人”身上回蕩著怎樣的青春旋律?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

            組卷:151引用:19難度:0.4

          四、語言文字運用(20分)

          • 7.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個字,那就是“拿得起”;用兩個字來概括,那就是“有為”;用一個字來概括,那就是“張”。儒家主張立德、立功、立言,主張干事,主張積極有為。儒家好比是糧食店,是精神的加油站。人沒有飯吃,活不成;①          ,同樣也活不成。②          ;用兩個字來說,叫做“無為”;用一個字來說,叫做“弛”。道家的趣旨與儒家似乎相反,實際上互為補充。學會緊張,是一門學問;學會放松,同樣也是一門學問。③          ,當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時候,光吃糧食是不行的,還需要吃藥,上藥店。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用一個字來說,那就是“空”。用佛教的術語說,“放得下”就是看破紅塵,去除我執和法執,把精神追求的目標定位在彼岸的極樂世界。佛教是一個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煩惱,達到精神上的解脫,使心靈得以凈化。
                  拿得起,想得開,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國哲學中得到解決。
            (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
            (2)文中畫波浪線處使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請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

            組卷:44引用:20難度:0.9

          五、寫作(60分)

          •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四川廣元,16 歲的女孩小楊,家住旺蒼縣燕子鄉金銀村,在旺蒼中學高一讀書。疫情來臨,開學延遲,停課不能停學,學校安排了網課,但她的家里沒有網,只有走到懸崖邊才能有一點信號。所以,她每天要步行幾公里,到冰冷的懸崖邊上坐著,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她的母親每天同樣要走過這條漫長而又艱難的道路給她送飯。即使這樣,她也常常不肯下來,只因為懸崖邊成為她繼續求學夢唯一的寄放點。
                  在你看到人民日報新媒體的這張圖片并了解了小楊同學的故事之后,作為一名剛步入高一的學子,請你給小楊同學寫一封信。
                  要求:結合材料,自選角度,確定立意;切合身份,貼合背景;符合文體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組卷:0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