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朝暉學校八年級(上)月考道德與法治試卷(12月份)

          發布:2024/8/30 8:0:9

          一、選擇題(共30題)

          • 1.張女士在某網絡購物平臺發現了一個背包,對顏色和款式都特別喜歡,于是下單購買。收到背包后,她發現實物與網上圖片差別很大,要求退貨卻遭商家拒絕。對此,張女士可以選擇的正確解決方式有(  )
            ①申請多個賬號給商家刷差評
            ②向有關行政部門提起申訴
            ③請求消費者協會進行調解
            ④人肉商家信息在網上傳播

            組卷:107引用:33難度:0.8
          • 2.某校《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規定:“使用禮貌用語,講話注意場合,態度友善,要講普通話。”“不隨意打斷他人的講話,不打擾他人學習、工作和休息。”上述要求旨在引導學生(  )
            ①懂得禮貌比愛心更加重要
            ②積極展現良好的品行和風貌
            ③謹小慎微,固守傳統禮儀
            ④努力構建和諧的人際關系

            組卷:0引用:5難度:0.5
          • 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需要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這是因為(  )
            ①勞動有分工,但不分貴賤
            ②勞動推動了社會的文明進步
            ③勞動是創造一切財富的源泉
            ④勞動是人民幸福生活的源泉

            組卷:1引用:3難度:0.5
          • 4.民法是民事權利的宣言書,《民法總則》要求民眾在進行活動時要遵循的原則判斷錯誤的是(  )

            組卷:5引用:3難度:0.7
          • 5.“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句古語啟示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應該(  )

            組卷:27引用:3難度:0.8
          • 6.習近平指出,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要以____為根本。(  )

            組卷:14引用:7難度:0.7
          • 7.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后,從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地位,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對此,下列觀點正確的有(  )
            ①華羅庚心懷愛國之情
            ②國內條件比國外條件要優越
            ③華羅庚樹立了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
            ④華羅庚以實際行動維護國家利益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8.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我們希望和平,但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決不放棄維護國家正當權益,決不犧牲國家核心利益。以下屬于國家核心利益的是(  )
            ①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
            ②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
            ③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
            ④公民個人合法財產

            組卷:12引用:2難度:0.8
          • 9.“有所許諾,纖毫必償;有所期約,時刻不易”,這句話告訴我們(  )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10.某地政府機關開展了“假如我是一名來機關辦事的群眾”換位思考活動,要求工作人員辦事群眾的角度想問題、辦事情,轉變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水平。該政府機關的做法是(  )
            ①設身處地為群眾著想的行為
            ②將心比心、理解他人的行為
            ③換位思考、與人為善的行為
            ④寬容別人、委屈自己的行為

            組卷:105引用:29難度:0.5
          • 11.在服務和奉獻社會的過程中,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既可以幫助他人,又能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到提升。下列不屬于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是(  )

            組卷:0引用:4難度:0.8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10分,共40分。

          • 3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人與社會的關系,如同植物與陽光、空氣和水。為此,某校開展了主題為“我與社會”的系列活動。
            活動一:在每天中午的校園廣播中,開播《時事窗口》欄目,讓同學們了解時事,關心社會。
            活動二:每月定期開展“我是社會的小主人”活動,組織共青團員走上街頭,進行交通文明勸導,為創建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1)為什么說人與社會的關系如同植物與陽光、空氣和水?
            (2)?學校開展的活動有助于學生養成親社會的行為。親社會行為的積極意義是什么?
            (3)除了養成親社會的行為,你覺得學校開展的這些活動還有哪些意義?

            組卷:68引用:2難度:0.3
          • 34.材料一:男子韓某因無聊在微信群里發了兩段配有自己同步錄音的視頻,其內容為某城區發生小孩被搶被拐案件,公安機關經過調查后,發現此事純屬謠言。韓某因涉嫌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公安機關行政拘留10日。
            材料二:某法院少年審判庭的法官來到某學校,組織并指導學生舉辦了一起盜竊案的模擬庭審。活動結束之后,少年審判庭的法官為同學們作了點評,指出模擬庭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以案說法詳細介紹了相關法律知識,警示同學們要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遵紀守法、遠離違法犯罪。
            (1)材料一種韓某的行為屬于什么違法行為?為什么?
            (2)舉辦“模擬法庭”活動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有什么重要意義?
            (3)青少年應該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違法犯罪?

            組卷:6引用:4難度:0.4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