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北京市西城區高一(上)期末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題,每題2分,共50分。在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最符合題目要求的一項。
-
1.合金的應用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下列不屬于合金的是( )
A.青銅面具 B.鋁合金滑雪杖 C.不銹鋼鍋 D.塑料管材 A.A B.B C.C D.D 組卷:66引用:4難度:0.8 -
2.下列元素中,屬于第三周期的是( )
A.H B.N C.O D.Cl 組卷:110引用:2難度:0.8 -
3.用潔凈的鉑絲蘸取NaCl溶液放在煤氣燈外焰上灼燒,可觀察到火焰的顏色為( )
A.黃色 B.紅色 C.綠色 D.紫色 組卷:74引用:3難度:0.7 -
4.下列儀器不能用于加熱的是( )
A. B. C. D. 組卷:11引用:1難度:0.7 -
5.下列物質與Cl2反應,能發出蒼白色火焰的是( )
A.H2 B.Na C.Fe D.Cu 組卷:409引用:12難度:0.8 -
6.四種基本反應類型中,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的是( )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 組卷:86引用:28難度:0.9 -
7.下列關于物質的分類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H2CO3屬于酸 B.Na2CO3屬于堿 C.SO3屬于酸性氧化物 D.液氯屬于純凈物 組卷:103引用:4難度:0.9 -
8.下列物質中,屬于電解質的是( )
A.Cu B.稀硫酸 C.NaCl D.C2H5OH 組卷:40引用:4難度:0.9 -
9.下列粒子不具有還原性的是( )
A.Na B.Fe2+ C.I- D.H+ 組卷:129引用:7難度:0.7 -
10.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HNO3═H++NO3- B.Ba(OH)2═Ba2++OH- C.FeCl3═Fe3++3Cl- D.NH4NO3═NH4++NO3- 組卷:53引用:2難度:0.7 -
11.下列物質放置在空氣中,因發生氧化還原反應而變質的是( )
A.Fe(OH)2 B.Ca(OH)2 C.NaCl D.Na2CO3 組卷:19引用:1難度:0.8
二、第二部分本部分共9題,共50分。
-
33.實驗小組發現新配制的1mol?L-1FeSO4溶液放置一段時間,由淺綠色溶液變為黃色濁液A,進行如下探究。資料:
i.膠體可以透過濾紙。
ii.Fe2+與K3Fe(CN)6溶液反應,生成藍色沉淀。
(1)探究A中的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A,過濾得到紅褐色沉淀和黃色透明液體B。
②取少量B于試管中,加入K3Fe(CN)6溶液,
③取少量B于試管中,加入
④用激光筆照射B,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
綜合上述實驗,說明A中鐵元素的存在形態有Fe2+、Fe3+、
(2)進一步探究B顯黃色的原因。
①實驗一中,加入鐵粉的作用是
②由上述實驗得出:B顯黃色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含有Fe3+,而是因為含有
(3)測定A的變質程度并分析對后續實驗的影響。
①取25.00mLA,加入足量稀硫酸,可與24.00mL0.2mol?L-1KMnO4溶液恰好完全反應。已知MnO4-在酸性環境下被還原為Mn2+,A中Fe2+的濃度為
②下列實驗可以使用A進行的是
a.向A中滴入NaOH溶液,制備純凈的Fe(OH)2沉淀
b.用A處理含有+6價Cr的酸性廢水,將劇毒的+6價Cr還原至低毒的+3價經過上述探究,實驗小組對FeSO4溶液的配制與使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組卷:63引用:1難度:0.6 -
34.硫酸渣是硫酸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固體廢料,主要化學成分有Fe2O3、FeO、SiO2等。含氯廢氣是海綿鈦冶煉過程中產生的Cl2和HCl的混合氣。可利用兩種廢料來制備聚合氯化鐵[Fe2(OH)nCl6-n]m。實驗室模擬該生產過程如圖所示:
已知:SiO2是難溶于水的酸性氧化物。
(1)吸收過程中硫酸渣漿液中的FeO全部轉化為Fe3+,寫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過濾除雜后所得廢渣的主要成分是
(3)硫酸渣漿液中水與硫酸渣的質量比稱為液固比。其他條件相同時,在相同時間內不同液固比對鐵元素利用率的影響如圖所示。由圖可知液固比為3:1和5:1時鐵元素利用率均較高,而實際工業生產中選擇液固比為3:1,從后續處理能耗的角度分析,原因是
(4)制備時,需在劇烈攪拌下,向所得高濃度的FeCl3溶液中緩慢滴加NaOH溶液至預定的比例。
①補全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②上述制備過程中,不能快速滴加NaOH溶液的原因是
(5)測定聚合氯化鐵液體產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
取ag樣品加水稀釋,在不斷攪拌下加入NaOH溶液調至pH=3.5,此時鐵元素全部轉化為Fe(OH)3沉淀,過濾、洗滌并灼燒所得沉淀,最終得到bg紅棕色固體。則產品中鐵元素的質量分數為組卷:76引用:3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