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黑龍江省牡丹江一中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
-
1.下列關于內環境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內液、血漿、淋巴、組織液、乳汁都是體液 B.內環境的穩態就是指滲透壓、溫度、pH這三個指標的相對穩定 C.心肌細胞內的O2濃度低于其生活的內環境 D.內環境的穩態是機體通過消化、呼吸、循環、泌尿這四個系統的協調活動來維持的 組卷:7引用:4難度:0.7 -
2.分析圖中肝細胞與甲、乙、丙三種細胞外液的物質交換關系,敘述正確的是( )
A.如果甲中蛋白質含量偏低,將會出現組織水腫 B.NaHCO3可與乙中的乳酸反應,使乙pH穩定在7.35~7.45 C.內環境為細胞代謝生產多種酶和激素及提供適宜的溫度與pH等保證生命活動正常進行 D.甲中的肝糖原參與血糖的調節 組卷:0引用:2難度:0.7 -
3.人體穩態的維持是機體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重要保障,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有幾項( )
①劇烈運動時,肌細胞產生的乳酸會使細胞外液的pH顯著降低
②血液、組織液和淋巴等構成了體內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
③細胞是外界環境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媒介
④下丘腦可參與體溫、滲透壓和酸堿度的調節
⑤正常的血糖含量和含氧量是維持細胞代謝的必要條件
⑥細胞的生命活動依賴于內環境,也參與內環境的形成和維持A.2項 B.3項 C.4項 D.5項 組卷:12引用:7難度:0.7 -
4.關于神經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元是由細胞體、突起及軸突共同構成 B.一個完整的反射靠一個神經元可以完成 C.神經元接受刺激產生興奮的生理基礎是Na+外流 D.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組卷:22引用:3難度:0.7 -
5.如圖是反射弧結構模式圖,下列對圖中各結構的判斷,正確的是( )
A.a是效應器,可能會釋放激素 B.c突觸,只存在于大腦和脊髓中 C.d是神經中樞,可控制人的各種生命活動 D.e是傳出神經,與其末梢相連的是肌肉或腺體 組卷:8引用:8難度:0.7 -
6.下列關于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小腦損傷可導致身體平衡失調 B.人的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 C.大腦皮層是調節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D.下丘腦有許多維持生命的必要中樞,如呼吸中樞 組卷:14引用:9難度:0.8 -
7.下列關于人腦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大腦皮層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形成感覺的功能 B.大腦皮層是膝跳反射活動的中樞 C.大腦皮層V區發生障礙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學習和記憶是人腦高級功能之一 組卷:8引用:5難度:0.7 -
8.下列對下丘腦的調節作用分析錯誤的是( )
A.由Ⅰ造成,引起下丘腦分泌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最后使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由Ⅱ造成,引起下丘腦分泌②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 C.由Ⅲ造成,下丘腦通過神經的作用,可以促使兩種激素③腎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 D.由Ⅳ引起,通過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作用,可以引起④毛細血管舒張,同時體內產熱量增加 組卷:31引用:14難度:0.9 -
9.如圖甲所示,在神經纖維上安裝兩個完全相同的靈敏電表,表1兩電極分別在a、b處膜外,表2兩電極分別在d處膜的內外側。在bd的中點c處給予一適宜刺激,相關的電位變化曲線如圖乙、圖丙所示。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 )
A.表1記錄得到圖乙所示的雙向電位變化曲線 B.圖乙①點時Na+的內流速率比②點時更大 C.圖乙曲線處于③點時,圖丙曲線正處于④點 D.圖丙曲線處于⑤點時,圖甲a處膜外表現為負電位 組卷:28引用:12難度:0.6 -
10.下列關于人體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促甲狀腺激素通過血液定向運送到甲狀腺發揮作用 B.血漿中的胰島素需經組織液進入肝細胞才能發揮作用 C.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腎臟集合管對水的通透性 D.同神經調節相比,激素調節反應緩慢,作用時間短、范圍廣 組卷:21引用:7難度:0.7 -
11.下列關于足球運動過程中的相關調節,敘述錯誤的是( )
A.球員聽到裁判哨響立刻開始運動,調節方式主要是神經調節 B.奔跑射門時需神經和肌肉的協調配合,需消耗糖原用于供能 C.伴隨著球員大量出汗,細胞外液滲透壓升高,體內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運動后球員感到渾身酸痛,產生這種感覺的中樞位于下丘腦 組卷:8引用:6難度:0.6 -
12.如圖為人體的體溫與水鹽平衡調節示意圖,a、b、c、d代表激素。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下丘腦只能通過神經與垂體之間進行信息聯系 B.當受到寒冷刺激時,a、b、c的分泌均會增加 C.大量飲水后d的釋放減少,腎小管和集合管對水的重吸收減弱 D.體溫和水鹽平衡的維持是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共同作用的結果 組卷:28引用:5難度:0.6 -
13.人體在劇烈運動、大量出汗后,因口渴而大量飲水。關于此期間發生的內環境變化及調節過程,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飲水后血漿滲透壓下降、滲透壓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增加 B.口渴時血漿滲透壓增高、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大腦皮層渴覺中樞興奮 C.出汗時體溫增高、冷覺感受器抑制、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減少 D.出汗后體溫下降、熱覺感受器興奮、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增加 組卷:10引用:7難度:0.7 -
14.下列關于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內分泌系統參與維持內環境穩定,調節物質和能量代謝、控制生長發育和生殖等生命活動 B.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激素是胰島素,我國是第一個人工合成胰島素的國家 C.血糖平衡的調節就是調節血糖的來源和去向,使其含量動態平衡 D.激素作用的研究思路:摘除動物某內分泌腺→觀察特定癥狀出現→重新移植腺體或注射腺體提取物→觀察特定癥狀消失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15.選取同品種、同日齡的健康小鼠若干只,實施切除手術,一段時間后隨機等分成四組,分別注射激素及生理鹽水30天,結果如圖。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該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實驗時間與大鼠平均體重的關系 B.手術應切除垂體和胰腺 C.每次注射各激素的量應按照單位體重注射量乘以體重來計算 D.結果表明胰島素具有促進小鼠生長的作用,胰島素與生長激素共同作用的效應大于它們單獨作用之和 組卷:8引用:8難度:0.7
二、非選擇題
-
44.科研人員以大鼠神經元為材料,研究細胞外ATP對突觸傳遞的作用,測量了神經纖維上的動作電位。
(1)Glu是大鼠神經元的一種神經遞質,科研人員分別用Glu受體抑制劑、ATP處理離體培養的大鼠神經元,檢測突觸后膜電位變化,結果如圖1所示。實驗結果表明,ATP對突觸傳遞具有
(2)科研人員用Glu和Glu+ATP分別處理突觸后神經元,檢測發現兩組突觸后神經位變化無差異。由此推測ATP對
(3)科研人員給予突觸前神經元細胞一個電刺激時,能夠引起細胞膜上Ca2+通道的開放,Ca2+流入細胞,使
(4)如圖3是測量正常神經纖維膜內外電位的裝置,圖4是測得的動作電位變化(動作電位是指可興奮細胞受到刺激時在靜息電位的基礎上產生的可擴布的電位變化過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①圖3狀態測得的電位相當于圖4中的
②圖4中當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Na+內流引起的是組卷:4引用:3難度:0.6 -
45.圖甲是特異性免疫的部分過程圖,圖乙為一種樹突狀細胞(DC細胞)參與免疫過程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圖甲所示的免疫過程為
(2)細胞B、C、D中分化程度最高的是
(3)DC細胞處理抗原后,細胞外出現特定的物質能與輔助性T細胞外具有
(4)DC免疫療法是通過采集患者自體的外周血液,在體外誘導培養出大量DC細胞,使之負載上腫瘤抗原信息后再回輸給患者。這些DC細胞進入患者體內后,還可誘導細胞毒性T細胞迅速產生
(5)免疫系統能消滅侵入體內的病菌,這體現了免疫系統的組卷:54引用:4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