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莆田十五中九年級(上)期中化學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每小題3分,滿分3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
-
1.2013年“世界水日”和“中國水周”活動的宣傳主題為“節約保護水資源,大力建設生態文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保護水資源,禁止使用化肥、農藥 B.利用沉降的方法,將硬水轉化成軟水 C.工業廢渣的任意排放,不會污染水體 D.城市澆花,使用噴灌、滴灌技術 組卷:235引用:127難度:0.9 -
2.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是利用物理性質的是( )
A.氮氣用于食品防腐 B.氧氣供給呼吸 C.氫氣作燃料 D.活性炭吸附色素和異味 組卷:41引用:2難度:0.9 -
3.對下列宏觀事實的微觀解釋,不合理的是( )
A 切洋蔥時眼睛被熏得直流淚 分子在不斷地運動 B 車胎在陽光照射下爆裂 分子體積變大 C 酒精溫度計遇冷度數下降 分子之間間隔減小 D 水通電后分解 分子在化學變化中可分 A.A B.B C.C D.D 組卷:17引用:2難度:0.6 -
4.如圖所示實驗操作中,正確的是( )
A.
聞藥品氣味B.
量取液體C.
傾倒液體D.
滴加液體組卷:21引用:2難度:0.8 -
5.袁隆平院士發布了一項重大突破成果--水稻親本去鎘技術,以后再也不用擔心大米鎘超標的毒大米問題了,這里的“鎘”指的是( )
A.分子 B.原子 C.元素 D.單質 組卷:40引用:5難度:0.8 -
6.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食物腐爛 B.木材燃燒 C.水的蒸發 D.鐵鍋生銹 組卷:21引用:6難度:0.7
二、填空題
-
17.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再認識。
【實驗回顧】實驗室常用紅磷燃燒的方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裝置如圖1),寫出紅磷燃燒的化學式表達式
興趣小組用該方法測出的氧氣含量常常遠低于21%。
【提出問題】用紅磷燃燒的方法為什么常常測得空氣中的氧氣含量小于21%?
【進行猜想】(1)
【實驗與交流】在老師的指導下,小明用過量的紅磷,用數字化測氧氣濃度的傳感器測得反應后裝置內氧氣含量為8.85%,說明紅磷并不能耗盡裝置內的氧氣。
【實驗探究】小明根據鐵生銹原理(鐵在潮濕空氣中與氧氣反應生成鐵銹),探究鐵能否準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于是進行了實驗(裝置如圖2)。(提示:炭粉與氯化鈉的作用是加快反應速率),反應8分鐘后測得的數據如表:實驗前的體積 實驗后的體積 集氣瓶內空氣 燒杯內蒸餾水 燒杯內剩余蒸餾水 200mL 190.0mL 150.2mL
【交流與反思】與用紅磷相比,用鐵絲生銹方法測定的主要優點是:組卷:26引用:1難度:0.4 -
18.缺鈣能導致兒童發育不良或佝僂病。小明同學從食物中攝入鈣元素的量不足,每天需要服用2片某種鈣片。該鈣片標簽的部分內容如圖所示(假設鈣片中只有碳酸鈣含有鈣元素),請計算:
(1)碳酸鈣中鈣、碳、氧元素質量比是
(2)碳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是多少?
(3)小明同學每天從鈣片中攝入鈣元素的質量是多少?組卷:25引用:2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