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天津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物理模擬試卷(一)
發布:2024/11/3 17:30:2
一、選擇題(每小題5分,共2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正確的)
-
1.如圖所示,一導熱性能良好的金屬氣缸內封閉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現緩慢地向活塞上倒一定質量的沙土,忽略環境溫度的變化,在此過程中( )
A.單位時間內撞擊氣缸壁單位面積上的分子數增多 B.氣缸內大量分子撞擊氣缸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C.氣缸內大量分子的平均動能增大 D.氣體的內能增大 組卷:92引用:1難度:0.7 -
2.頻率為ν的入射光照射某金屬時發生光電效應現象。已知該金屬的逸出功為W,普朗克常量為h,電子電荷量大小為e,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金屬的截止頻率為 hWB.該光照射此金屬時,遏止電壓為 hv-WeC.增大入射光的強度,單位時間內發射的光電子數不變 D.增大入射光的頻率,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不變 組卷:33引用:2難度:0.7 -
3.如圖所示,線圈ABCD匝數n=10匝,面積S=0.4m2,邊界MN(與線圈的AB邊重合)右側存在磁感應強度B=
T的勻強磁場,若線圈從圖示位置開始繞AB邊以ω=10πrad/s的角速度勻速轉動,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2πA.線圈產生的是正弦交流電 B.線圈在轉動過程中產生的最大感應電動勢為40V C.線圈轉動 s時瞬時感應電動勢為40160V3D.線圈產生的感應電動勢的有效值為40V 組卷:225引用:2難度:0.8 -
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背面。著陸前的部分運動過程簡化如下:在距月面15km高處繞月做勻速圓周運動,然后減速下降至距月面100m處懸停,再緩慢降落到月面。已知萬有引力常量和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月球半徑約為1.7×103km,由上述條件不能估算出( )
A.月球質量 B.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C.探測器在15km高處繞月運動的周期 D.探測器懸停時發動機產生的推力 組卷:208引用:8難度:0.4
三、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60分)
-
12.如圖所示,兩光滑平行金屬導軌置于水平面內,兩導軌間距為L,左端連有阻值為R的電阻,一金屬桿置于導軌上,金屬桿右側存在一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方向豎直向下的有界勻強磁場區域。已知金屬桿質量為m,電阻也為R,以速度v0向右進入磁場區域,做減速運動,到達磁場區域右邊界時速度恰好為零。金屬桿與導軌始終保持垂直且接觸良好,導軌電阻忽略不計。求:
(1)金屬桿運動全過程中,在電阻R上產生的熱量QR
(2)金屬桿運動全過程中,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q
(3)磁場左右邊界間的距離d組卷:198引用:3難度:0.6 -
13.太陽噴發大量高能帶電粒子,這些粒子形成的“太陽風”接近地球時,假如沒有地球磁場,“太陽風”就不會受到地磁場的作用發生偏轉而直射地球。在這種高能粒子的轟擊下,地球的大氣成分可能不是現在的樣子,生命將無法存在。地磁場的作用使得帶電粒子不能徑直到達地面,而是被“運到”地球的南北兩極,南極光和北極光就是帶電粒子進入大氣層的蹤跡。假設“太陽風”主要成分為質子,速度約為0.1C(C=3×108m/s)。近似認為地磁場在赤道上空為勻強環形磁場,平均強度為B=5×10-5T,示意圖如圖1所示。已知地球半徑為r=6400km,質子電荷量q=1.6×10-19C,質量m=1.67×10-27kg.如果“太陽風”在赤道平面內射向地球,太陽噴發高能帶電粒子,這些粒子形成的太陽風接近地球時,假如:
(1)太陽風中質子的速度的方向任意,則地磁場厚度d為多少時才能保證所有粒子都不能到達地表?并畫出與之對應的粒子在磁場中的軌跡圖;(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
(2)太陽風中質子垂直地表指向地心方向入射,地磁場的厚度至少為多少才能使粒子不能到達地表?并畫出與之對應的粒子在磁場中的軌跡圖;(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字)(a?1時,)1+a≈1+12a
(3)太陽風中粒子的入射方向和入射點與地心連線的夾角為α如圖2,0<α<90°,磁場厚度滿足第(1)問中的要求為定值d。電子質量為me,電荷量為-e,則電子不能到達地表的最大速度和角度α的關系,并畫出與之對應的粒子在磁場中的軌跡圖。(圖中磁場方向垂直紙面)組卷:132引用:2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