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湖南省常德市澧縣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8/3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題2分,共40分,請將最符合題意答案的字母填入下表相應的位置)

          • 1.在我們的生活中,有些人稍有沖突,就說臟話、毆打他人,“得理不饒人”“無理賴三分”,小事情往往誘發了大矛盾。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①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②可以采取一切措施反擊侵犯自己利益的人
            ③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
            ④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和社會的尊重,也都能做到尊重別人和尊重自己

            組卷:2引用:2難度:0.7
          • 2.我國最新通過的《民法典》第八條規定:“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不得違反法律,不得違背公序良俗。”“公序”就是指公共秩序。下列行為屬于遵守公共秩序的是(  )
            ①在旅游區自覺排隊
            ②乘坐公交不自覺買票
            ③在圖書館不打電話
            ④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

            組卷:0引用:2難度:0.8
          • 3.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要樹立回報社會的意識,養成親社會行為。下列行為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
            ①關注、了解社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②增強憂患意識,優先考慮個人前途命運
            ③對處于困境和危難的人積極伸出援助之手
            ④看到有人在公共場所亂涂亂畫、亂貼廣告而視而不見

            組卷:15引用:7難度:0.7
          • 4.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的互聯網不僅促進了社會生產的新變革,而且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當下越來越多的人發現自己的生活被“微信化”,常常會不自覺地掏出手機看、發微信。享受網絡微信生活,我們應該(  )
            ①抵御網絡,杜絕網癮,做生活的主人
            ②虛心聽取老師和父母不瀏覽信息的建議
            ③增強自制力,不沉溺于網絡微信空間
            ④遵守相關網絡法律,恪守網絡微信道德

            組卷:25引用:8難度:0.8
          • 5.網絡跟帖評論須實名認證;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及其從業人員,不得通過發布、轉載、刪除信息或者干預呈現結果等手段,謀取不正當利益;互聯網群組建立者、管理者應該履行群組管理責任。這些互聯網新規告訴我們(  )
            ①任何時候都不能隱瞞自己的真實信息
            ②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要趨利避害
            ③要自覺遵守網絡道德和法律
            ④網絡上沒有絕對的自由

            組卷:73引用:3難度:0.8
          • 6.八年級小強,在家里是父母的開心果;在學校是老師喜歡的好學生、同學們的好伙伴;在鄰居眼里是“別人家”的好孩子;在商場是遵規守紀的好顧客……上述材料說明(  )
            ①在社會中,我們擁有多重身份
            ②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的身份不同
            ③社會關系復雜多變,影響生活
            ④社會關系是由人的身份決定的

            組卷:19引用:6難度:0.8
          • 7.2021年5月22日,網民“勝者為王”在微信朋友圈發表侮辱袁隆平院士的言論,造成惡劣社會影響,被公安機關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這一案例警示我們青少年要(  )
            ①珍視自由,依法行使權利
            ②加快立法,完善法律法規
            ③嚴格執法,打擊違法犯罪
            ④文明上網,遵守網絡規則

            組卷:41引用:6難度:0.7
          • 8.學校食堂的一幕:高年級的某同學仗著自己身材高大,強硬搶占了低年級某同學的位置,而且還順利地買到了飯菜。對這一幕,你的正確評價是 (  )

            組卷:65引用:21難度:0.9

          二、主觀題(5小題,共60分)

          • 24.【享受網絡文明交往】《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目前我國網民規模達7.53億,其中中學生占25.4%。更引人注意的是,孩子的“觸網”年齡越來越小,甚至低于3歲。無孔不入的網絡造成了一部分中學生沉溺于網絡,學業荒廢,行為失范,影響了中小學生的身心健康。
            請你針對中學生存在的上述現象,給他們提幾條合理化建議。

            組卷:6引用:2難度:0.4
          • 25.材料一:為進一步提升電動車、摩托車騎乘人員和汽車駕乘人員安全防護水平,有效預防和避免道路交通事故,永州交警按照上級公安機關部署要求,在轄區內積極開展“一盔一帶”宣傳教育活動,消除駕駛人未系安全帶、駕駛摩托車電動車不戴安全頭盔等帶來的交通安全隱患。全地區交警對于行人、非機動車輛闖紅燈和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等行為,在永州信息發布平臺上公開曝光并依據相關規定予以處罰;對于醉酒駕車、涉牌涉證等犯罪行為,將給予刑事處罰。
            材料二: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進行二次審議,其中第十七條中規定,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準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1)材料一中規范人們行為的規則是什么?中學生應該如何自覺遵守社會規則?
            (2)“對于醉酒駕車、涉牌涉證等犯罪行為,將給予刑事處罰。”請說出犯罪有哪三個基本特征?
            (3)材料二中刑法修正案的修改,啟示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組卷:2引用:2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