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冊《8.4 機械能守恒定律》2024年同步練習卷(1)
發布:2024/9/22 17:0:11
一、選擇題
-
1.下列情況中,物體的機械能有可能不變的是( ?。?/h2>
A.物體所受合力為0,重力對物體做正功 B.物體所受合力為0,重力對物體做負功 C.物體以5m/s2的加速度做直線運動 D.物體以不變的速率在豎直平面內做曲線運動 組卷:0引用:1難度:0.6 -
2.平拋一物體,落地時速度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為θ.取地面為重力勢能參考平面,則物體被拋出時,其重力勢能和動能之比為( ?。?/h2>
A.tanθ B.cotθ C.cot2θ D.tan2θ 組卷:22難度:0.9 -
3.一個人站在陽臺上,以相同的速率v分別把三個球豎直向上拋出、豎直向下拋出、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三球落地時的速率( ?。?/h2>
A.一樣大 B.上拋球速率最大 C.下拋球速率最大 D.平拋球速率最大 組卷:28引用:9難度:0.7 -
4.如圖,固定的豎直光滑長桿上套有質量為m的小圓環,圓環與水平狀態的輕質彈簧一端連接,彈簧的另一端連接在墻上,并且處于原長狀態?,F讓圓環由靜止開始下滑,已知彈簧原長為L,圓環下滑到最大距離時彈簧的長度變為2L(未超過彈性限度),則在圓環下滑到最大距離的過程中( ?。?/h2>
A.圓環的機械能守恒 B.彈簧彈性勢能變化了2mgL C.圓環下滑到最大距離時,所受合力為零 D.圓環重力勢能與彈簧彈性勢能之和先變小后變大 組卷:264引用:10難度:0.9 -
5.如圖所示,一條輕繩跨過定滑輪,繩的兩端各系一個小球a和b,用手托住球b,當繩剛好被拉緊時,球b離地面的高度為h,球a靜止于地面。已知球a的質量為m,球b的質量為3m,重力加速度為g,定滑輪的質量及輪與軸間的摩擦均不計。若無初速度釋放球b,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經過時間 ,球b恰好落地2hgB.在球b下落過程中,球b所受拉力大小為mg C.在球b下落過程中,球a的機械能增加了 32mghD.球b落地前瞬間速度大小為 2gh組卷:331引用:20難度:0.4 -
6.如圖所示,半徑r=0.5m的半圓形光滑軌道固定在豎直面內,并與水平地面相切,一小物塊(視為質點)以v=5m/s的速度從軌道下端滑入軌道,并從軌道上端水平飛出。不計空氣阻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則小物塊落地點到軌道下端的距離為( )
A.1m B.1.6m C.2m D.2.5m 組卷:4引用:2難度:0.7 -
7.如圖所示的幾個運動過程中,物體的彈性勢能增加的是( ?。?/h2>
A.如圖甲,撐竿跳高的運動員上升過程中,竿的彈性勢能增大 B.如圖乙,人拉長彈簧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大 C.如圖丙,模型飛機用橡皮筋發射出去的過程中,橡皮筋的彈性勢能增大 D.如圖丁,小球被彈簧向上彈起的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大 組卷:148難度:0.5 -
8.如圖所示,兩個
圓弧軌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徑R相同,A軌道由金屬凹槽制成,B軌道由金屬圓管制成,均可視為光滑軌道。在兩軌道右側的正上方分別將金屬小球A和B由靜止釋放,小球距離地面的高度分別用hA和hB表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34A.若hA=hB≥2R,則兩小球都能沿軌道運動到最高點 B.若hA=hB= ,由于機械能守恒,兩個小球沿軌道上升的最大高度均為3R23R2C.適當調整hA和hB,均可使兩小球從軌道最高點飛出后,恰好落在軌道右端口處 D.若使小球沿軌道運動并且從最高點飛出,A小球的最小高度為 ,B小球在hB>2R的任何高度均可5R2組卷:42引用:7難度:0.7
二、多選題
-
9.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h2>
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它的機械能一定守恒 B.物體所受合力的功為零,它的機械能一定守恒 C.物體所受合力不等于零,它的機械能可能守恒 D.物體所受合力等于零,它的機械能可能守恒 組卷:9引用:4難度:0.9
四、解答題
-
28.如圖所示,一根長為1m的輕質細線,一端系著一個質量為6kg的小球(可視為質點)另一端固定在光滑圓錐體頂端,圓錐頂角的一半θ=37°(sin37°=0.6,cos37°=0.8),g取10m/s2。求:
(1)整個系統靜止時,小球受到繩子的拉力與圓錐體支持力的大?。?br />(2)當小球隨圓錐體圍繞其中心軸線一起做勻速圓周運動,小球與圓錐體接觸但是支持力為零時,小球的角速度以及受到繩子的拉力的大小。組卷:80引用:9難度:0.5 -
29.如圖所示,A物體用板托著,位于離地h=1.0m處,輕質細繩通過光滑定滑輪與A、B相連,繩子處于繃直狀態,已知A物體質量M=1.5kg,B物體質量m=1.0kg,現將板抽走,A將拉動B上升,設A與地面碰后不反彈,B上升過程中不會碰到定滑輪,問:
(1)A落地前瞬間的速度大小為多少?
(2)B物體在上升過程中離地的最大高度為多大?組卷:224引用:1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