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高一(上)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
發布:2024/10/2 6:0:2
一、單選題(每項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60分,每題2分。)
-
1.下列對藍細菌和黑藻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都有染色質 B.都含有葉綠素,且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C.都含有核糖體和中心體 D.都屬于原核生物 組卷:1引用:2難度:0.7 -
2.下列事實中,不支持“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觀點的是( )
A.乙肝病毒依賴人體肝細胞生活 B.HIV病毒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 C.草履蟲會逃避有害刺激 D.父母親通過精子和卵細胞把遺傳物質傳給下一代 組卷:50引用:19難度:0.9 -
3.對“系統”的認識,錯誤的是( )
A.生命系統的每個層次都是“系統”,能完整表現生命活動的最微小的“生命系統”是細胞 B.蛋白質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本身也可算“系統”,但不屬于“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 C.“生態系統”是生命系統的一個層次,它代表一定自然區域內相互間有直接或間接聯系的所有生物和無機環境 D.生物個體中由功能相關的組織聯合組成的“系統”屬于系統層次,植物個體不具備該系統層次 組卷:13引用:4難度:0.7 -
4.從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水和陽光等不具有生命,不屬于生命系統的任何層次 B.大熊貓和冷箭竹具有相同的生命系統結構層次 C.草履蟲可以看作基本的生命系統 D.一個病毒屬于生命系統的個體或細胞結構層次 組卷:3引用:5難度:0.7 -
5.“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這一千古名句生動形象地勾畫出早春的秀麗景色。與其相關的生命系統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桃花屬于生命系統的器官層次 B.一片江水中的所有魚構成一個種群 C.江水等非生物不參與生命系統的組成 D.一棵柳樹的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由小到大依次為細胞→組織→器官→系統→個體 組卷:145引用:40難度:0.9 -
6.下列與顯微鏡相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高倍鏡下轉動粗準焦螺旋以快速找到觀察對象 B.顯微鏡視野中物像的面積與總放大倍數的平方成正比 C.換用高倍鏡后,視野變暗,物鏡與載玻片的距離減小 D.顯微鏡下觀察到物像順時針移動,則實際物體的移動方向也是順時針 組卷:2引用:4難度:0.5 -
7.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是科學家探究、開拓、繼承、修正和發展的過程,充滿了耐人尋味的曲折.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德國科學家魏爾肖的名言是“所有的細胞都來源于先前存在的細胞” B.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 C.英國科學家虎克最終建立了細胞學說 D.細胞學說揭示了生物的統一性和多樣性 組卷:61引用:20難度:0.9 -
8.如所示關于①②③④四個框圖內所含生物共同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
A.框①內的生物都具有細胞結構,且都含核糖體 B.框②內的生物都能進行光合作用 C.框③內的生物均不含染色體 D.框④內的生物中一種為真核生物,兩種為原核生物 組卷:21引用:10難度:0.6 -
9.熱帶非洲地區的光棍樹,無刺無葉,莖干中的白色乳汁可以制取石油。光棍樹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蛋白質 B.葡萄糖 C.脂肪 D.水 組卷:11引用:4難度:0.8 -
10.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實現了淀粉的人工全合成。下列有關淀粉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組成淀粉的元素是C、H、O B.淀粉是植物細胞中的儲能物質 C.淀粉的基本單位是葡萄糖 D.淀粉及淀粉的水解產物都是還原糖 組卷:6引用:5難度:0.8 -
11.細胞中脂質的作用不包括( )
A.性激素的主要成分 B.儲能的主要物質 C.供能的主要物質 D.細胞膜的重要成分 組卷:4引用:3難度:0.8
二、簡答題(共40分)
-
34.肉毒梭菌產生的肉毒類毒素是一種致病性極高的神經麻痹毒素,該物質是由兩條鏈盤曲折疊而成的一種生物大分子。如圖是肉毒類毒素的局部結構簡式,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上圖所示的片段中,共有
(2)肉毒類毒素是在細胞中由氨基酸經過
(3)一分子肉毒類毒素至少含有組卷:3引用:2難度:0.7 -
35.根據以下實驗內容回答問題:
①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檢測
②檢測花生子葉細胞內的脂肪顆粒
③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檢測
④生物組織中淀粉的檢測
(1)在上述實驗過程中,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完成的是
(2)請選擇在實驗①中所用的試劑和方法:
①0.1g/mLNaOH
②0.1g/mLNaCl
③0.01g/mLCuSO
④0.05g/mLCuSO4
⑤分別使用
⑥混合后再使用
(3)實驗②使用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作用是
(4)有觀點認為:馬鈴薯不含還原糖是因為其不含淀粉酶,而甘薯含有淀粉酶,淀粉酶可以將淀粉水解成還原糖,所以甘薯含還原糖。為驗證該觀點是否正確,設計如下實驗,請填空:
備選材料與用具:甘薯提取液(已去淀粉和還原糖),馬鈴薯提取液(已去淀粉),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質量分數為3%的淀粉溶液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A、B兩支試管,分別加入
第二步:A、B兩支試管中各加入等量淀粉溶液。
第三步:A、B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等量的斐林試劑。
第四步:將A、B兩支試管進行
實驗現象是組卷:3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