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四川省北大附中成都為明學校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2/12 9:30:2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
1.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區,我與李奶奶的關系屬于( )
A.血緣關系 B.地緣關系 C.業緣關系 D.法律關系 組卷:6引用:6難度:0.6 -
2.親社會行為通常是指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包括謙讓、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贈予等,是一種個體幫助或打算幫助其他個體或群體的行為趨向。據此,完成2~3題。
下列屬于親社會行為的是( )
①主動關注、了解社會問題,積極建言獻策
②同情和關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對處于困境和危難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強憂患意識,優先考慮個人前途命運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組卷:1引用:0難度:0.80 -
3.親社會行為通常是指對他人有益或對社會有積極影響的行為,包括謙讓、分享、合作、助人、安慰、贈予等,是一種個體幫助或打算幫助其他個體或群體的行為趨向。據此,完成2~3題。
為培養親社會行為,我們應該( )
①主動了解社會
②關注社會發展變化
③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
④看到有人在公共場所亂貼廣告而無動于衷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組卷:0引用:0難度:0.80 -
4.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在社會中成長,逐漸社會化能夠( )
①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
②真正成長和發展起來
③獲得社會的接納和認可
④獲得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6引用:4難度:0.8 -
5.馬克思說:“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
②人只有融入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③人在社會交往中形成了各種社會關系
④在不同社會關系中,人的社會身份是相對固定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組卷:6引用:5難度:0.7 -
6.2017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51億,互聯網普及率為54.3%.互聯網已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線政務、共享出行、移動支付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成為改善民生、增進社會福祉的強力助推器。這表明( )
①網絡生活很豐富,網絡交往很誘人,它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②網絡交往擴大了我們交往的領域、對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③網絡世界有自身獨特優勢,我們可享受網絡的諸多因素
④在網絡世界,人們可以享受絕對的文化權利和自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1引用:2難度:0.6 -
7.2017年7月下旬,一則“上海蓮花路地鐵站南廣場上,摩拜單車輪胎發生自燃”的消息,引起了網民恐!隨后摩拜官方出來辟謠:輪胎燃點超過350℃,不可能發生自燃。上海閔行警方也表示,該事件實為人為縱火,縱火嫌疑人陶某已被警方控制。不明真相就散布不實消息引起恐慌的網友趙某被警方警告。這提醒網民要( )
①嚴格執法,建設和諧網絡環境
②遠離網絡,以免自己上當受騙
③明辨是非,學會辨析網絡信息
④遵紀守法,在網絡上傳播正能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組卷:5引用:9難度:0.7 -
8.“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是一句網絡流行語。在這個“腦洞大開”的網絡時代,很多事情,的確不是我們做不到,而是我們沒有去想。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 )
①學習新知
②求醫問藥
③休閑娛樂
④傳播謠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組卷:25引用:45難度:0.7 -
9.“日月星,花鳥蟲,因時序,相平衡;循軌道,行車船,有規矩,成方圓。”這句古訓揭示的道理是( )
A.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規矩、懂規矩、守規矩 B.畫圓要有規,無規就畫不成圓 C.制方要有矩,無矩就制不出方 D.人的活動要受思想動機、目的、愿望的支配 組卷:45引用:34難度:0.7
三、材料分析題
-
28.某中學學生丁某,七年級時經常曠課逃學,屢教不改。升入八年級后,又沉迷于網絡,為了去網吧上網,他由偷家里的錢發展到偷別人的手機,甚至把學校的電腦零部件偷去賣,結果被行政拘留。等到九年級,他在網上結交了一些壞朋友,一起在社會上滋事生非。一天,他參與打群架,在斗毆中用利器把對手刺致重傷,最終丁某受到刑罰處罰。
(1)指出上述案例中,丁某哪些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哪些行為屬于犯罪?
(2)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怎樣做才能避免走上犯罪的道路?組卷:34引用:29難度:0.5 -
29.①小楊在參觀未成年人免費開放的愛國教育基地時,大聲喧嘩。
②小王結交了一些游手好閑的“朋友”,在他們的慫恿下持刀搶劫致人重傷,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2萬元。
③小明因撿到他人手表拒不歸還,被依法判處返還財產。
(1)①③分別屬于哪類違法行為?
(2)②屬于哪類違法行為?你判斷的依據是什么?其最本質的特征是什么?
(3)對小王和小明的處罰向我們傳遞出什么信息?組卷:1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