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四校聯考八年級(下)月考語文試卷(5月份)
發布:2024/7/6 8:0:9
一、積累與運用。(共24分)
-
1.根據語境,給加點字注音,給拼音填寫合適的漢字。
??月光,總是夾雜著鄉愁的味道,那澄澈如水的月光,在不經意間就觸動了他們的心(xián)。那些背井離鄉的旅人啊,可以輾轉于江湖之中,可以承受的勞苦,卻難以割舍月光帶給他們的情懷。惟愿溫一壺月光下酒,看水中月影顧盼生輝,在蓮花開落的芬芳中沉醉。珍藏月光,珍惜這(liáo)人心緒的千古絕唱,因為只有月光能聽懂他們的心聲。
①澄
②心(xián)
③輾
④(liáo)組卷:6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文學文化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也是我國詩歌現實主義傳統的源頭,其詩按所配樂曲的性質分成風、雅、頌三類。 B.《北冥有魚》作者是戰國時期的哲學家,道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莊子,與老子并稱“老莊”。 C.《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十表、八書、三十世家、七十列傳。 D.文言文中有許多表示年齡的詞語,“黃發”“加冠”“而立”“不惑”是按照它們所表示的年齡由小到大排列的。 組卷:14引用:1難度:0.8 -
3.下列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
A.穿過風云變幻的歲月,我們與美好的文字不期而至,感悟其中的生活智慧,思索其中的人生哲理。 B.歌舞劇《東方紅》將優美的旋律與曼妙的舞姿完美融合,二者相得益彰,讓我們享受了一場唯美的藝術盛宴。 C.發展鄉村旅游,改進民風民俗,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鄉親們過上富裕文明的生活,這是鄉村干部們孜孜不倦的夢想。 D.中學生要注意保護視力,不要沉迷網絡。但面對老師和父母的勸導,有些同學在心里無動于衷,依然我行我素。 組卷:348引用:7難度:0.5
二、閱讀理解。
-
10.文學作品閱讀。
??①天剛蒙蒙亮,母親就把我叫起來了。今天是我們這里的場,我們擔點米到場上賣,好弄點錢給爹買藥。
??②我迷迷糊糊睜開雙眼,看看窗外,日頭還沒出來呢。隔壁傳來父親的咳嗽聲,母親在廚房忙活著。我坐起來,穿好衣服,開始鋪床。聽見父親開始叮囑弟弟怎么放水,去哪個塘里引水,先放哪丘田,哪幾個地方要格外留神別人來截水,等等。
??③吃過飯,弟弟就找著父親常用的那把鋤頭出去了。我和母親開始往谷籮里裝米,裝完后先稱了一下,一擔八十多斤,一擔六十多斤。我說:“媽,我挑重的那擔吧。”“你學生妹子,肩膀嫩,還是我來。”母親說著,一彎腰,把那擔重的挑起來了。我挑起那擔輕的,跟著母親出了門。
??④趕場的地方離我家大約有四里路,我和母親挑著米,在窄窄的田間小路上走走停停,足足走了一個鐘頭才到。場上的人已經不少了,我們趕緊找了一塊空地。把擔子放下來,把扁擔放在地上,兩個人坐在扁擔上,拿草帽扇著。一大早就這么熱,中午就更不得了,我不由得替弟弟擔心起來。他去放水,是要在外頭曬上一整天的。我往四周看了看,發現場上有許多人賣米,莫非他們都等著用錢?場上的人大都眼熟,都是附近十里八里的鄉親,人家也是種田的,誰會來買米呢?
??⑤我問母親,母親說:“有專門的米販子會來收米的。他們開了車到鄉下來趕場,收了米,拉到城里去賣,能掙好些哩。”我說:“憑什么都給他們掙?我們也拉到城里去賣好了!”其實自己也知道不過是氣話。
??⑥果然,母親說:“咱們這么一點米,又沒車,真弄到城里去賣,掙的錢還不夠路費呢!早先你爹身體好的時候,自己挑著一百來斤米進城去賣,隔幾天去一趟,倒比較劃算一點。”
??⑦我不由心里一緊,心疼起父親來。從家里到城里足足有三十多里山路呢,他挑著那么重的擔子走著去,該多么辛苦!就為了多掙那幾個錢,把人累成這樣,多不值啊!但又有什么辦法呢?家里除了種地,也沒別的收入,不賣米,拿什么錢供我和弟弟上學?我想著這些,心里一陣陣難過起來。
??⑧看看旁邊的母親,頭發有些斑白了,黑黝勵的臉上爬上了好多皺紋,腦門上密密麻麻都是汗珠,眼睛有些紅腫。“媽,你喝點水。”我把水壺遞過去,拿草帽替她扇著。
??⑨米販子們終于開著車來了,他們四處看著賣米的人,走過去仔細看米的成色,還把手插進米里,抓上一把米細看。
??⑩“一塊零五。”米販子開價了。賣米的似乎嫌太低,想討價還價。“不還價一口價,愛賣不賣!”米販子態度很強硬,畢竟,滿場都是賣米的人,只有他們是買家,不趁機壓價,更待何時?
???母親注意著那邊的情形說:“一塊零五?也太便宜了。上場還賣到一塊一呢。”
???正說著,有個米販子朝我們這邊走過來了。他把手插進大米里,抓了一把出來,迎著陽光細看著。“這米好咧!又白又勻凈,又篩得干凈,一點沙子也沒有!”母親堆著笑,語氣里有幾分自豪。的確,我家的米比場上哪個人賣的米都要好。那人點了點頭,說:“米是好米,不過這幾天城里跌價,再好的米也賣不出好價錢來。一塊零五,賣不賣?”
???母親搖搖頭:“這也太便宜了吧?上場還賣一塊一呢。再說,你是識貨的,一分錢一分貨,我這米肯定好過別家的!”那人又看了看米,猶豫了一下,說:“本來都是一口價,不許還的,看你們家米好,我加點,一塊零八,怎么樣?”母親還是搖頭:“不行,我們家這米,少說也要賣到一塊一。你再加點?”那人冷笑一聲,說:“今天肯定賣不出一塊一的行情,我出一塊零八你不賣,等會散場的時候你一塊零五都賣不出去!”
???“賣不出去,我們再擔回家!”那人的態度激惱了母親。
???“那你就等著擔回家吧。”那人冷笑著,丟下這句話走了。
???_______。看看母親,衣服都粘在背上了,黝黑的臉上也透出曬紅的印跡來。最熱的時候也過去了,轉眼快散場了。賣雜貨的小販開始降價甩賣,賣菜,賣西瓜的也都吆喝著:“散場了,便宜賣了!”我四處看看,場上已經沒有幾個賣米的了,大部分人已經賣完回去了。
???母親也著急起來,一著急,汗就出得越多了。終于有個米販子過來了:“這米賣不賣?一塊零五,不講價!”母親說:“你看我這米,多好!上場還賣一塊一呢……”
???那人從鼻子里哼了一聲,說:“你這個價錢,不是開場的時候也難得賣出去,現在都散場了,誰買?做夢吧!”母親的臉一下子白了,動著嘴唇,但什么也沒說。
???可是再沒有人來買米了,米販子把買來的米裝上車,開走了。
???散場了,我和母親曬了一天,一顆米也沒賣出去。“媽,走吧,回去吧,別愣在那兒了。”我收拾好毛巾、水壺、飯盒,催促道。母親遲疑著,終于起了身。
???“媽,我來挑重的!”“你學生妹子,肩膀嫩……”
???不等母親說完,我已經把那擔重的挑起來了。母親也沒有再說什么,挑起那擔輕的跟在我后面,踏上了回家的路。肩上的擔子好沉,我只覺得壓著一座山似的。
(節選自張培祥《賣米》,有刪改)(1)跟著批注,學寫景。
摘抄:第④段“一大早就這么熱”。
批注:環境描寫,描寫了賣米場的天氣炎熱,襯托了賣米的艱辛與困難,反映了生活的辛酸與不易。
根據語境,請在第?段橫線處補寫一句景物描寫。
(2)品味語言,回答問題。
①看看旁邊的母親,頭發有些斑白了,黑黝黝的臉上爬上了好多皺紋,腦門上密密麻麻都是汗珠,眼睛有些紅腫。(從描寫的角度賞析表達效果)
②肩上的擔子好沉,我只覺得壓著一座山似的。(聯系全文,分析“擔子”含義)
(3)結合內容,說說“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4)品讀下面兩句話,說一說“我”說話的語氣有什么不同,從中你發現了“我”有怎樣的變化。
媽,我挑重的那擔吧。(第③段)
媽,我來挑重的!(第?段)組卷:25引用:2難度:0.3
三、作文。(60分+5分書寫分)
-
11.作文。
明天,總是令人無比期待、無限憧憬。你希望明天的自己有哪些改變?渴盼自己的家庭有什么新氣象?對日新月異的祖國和紛繁復雜的世界,你又有著怎樣的祝福和熱望?……
請以“把 寫進明天”為題寫一篇文章。
溫馨提示:①請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再作文;②選擇你最擅長的文體;③文中不要出現真實的姓名、校名、地名(可用化名代替);④文章不得少于600字(若寫詩歌,不少于20行);⑤請不要套作,不要抄襲。組卷:63引用:3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