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級上冊《第4章 光現象》2018年單元測試卷(15)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
1.下列屬于光源的是( )
A.太陽灶 B.月亮 C.平面鏡 D.太陽 組卷:166引用:35難度:0.9 -
2.在交通復雜的十字路口,常常掛一個大的反光鏡,以便過往車輛和行人看清交通情況,這個反光鏡應該是( )
A.平面鏡 B.凸面鏡 C.凹面鏡 D.以上三種都可以 組卷:132引用:8難度:0.9 -
3.螢火蟲、鏡子、燭焰、月亮,其中都是光源的一組是( )
A.螢火蟲和鏡子 B.鏡子和燭焰 C.螢火蟲和月亮 D.螢火蟲和燭焰 組卷:249引用:3難度:0.9 -
4.“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①作光學游戲形成的“手影”;②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③民間皮影戲的“皮影”;④旅游時的“攝影”等。以下列出的“影”與物理知識對應關系都正確的是( )
A.成實像的是③④ B.成虛像的是①④ C.屬于光的反射現象的是② D.利用光的直線傳播特點的是①②③ 組卷:839引用:10難度:0.9 -
5.光線從水中射入空氣,反射光線OA與水面之間的夾角為60°.關于入射角α、折射光線與水面之間的夾角β的說法正確的是( )
A.α=60°,β<60° B.α=60°,β>60° C.α=30°,β>60° D.α=30°,β<60° 組卷:367引用:9難度:0.7 -
6.在紙上剪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孔,讓太陽光垂直照射在三角形孔上,那么地面上形成的光斑是( )
A.三角形,是太陽的虛像 B.圓形,是太陽的虛像 C.三角形,是太陽的實像 D.圓形,是太陽的實像 組卷:125引用:10難度:0.9 -
7.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許多生動的詞句常常蘊含著物理知識。對下列幾種光現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A.“魚翔淺底”-光的折射現象 B.“背日噴乎水,成霓虹之狀”,這是一種光的反射現象 C.“風吹草低見牛羊”-光的直線傳播 D.“形影不離”-光的直線傳播 組卷:191引用:3難度:0.9 -
8.如圖所示,相距很近的兩束平行的紅光和紫光,間距為d,斜射到較厚的玻璃磚的上表面,并從玻璃磚的下表面射出,則下列現象可能的是( )
①兩條出射光線仍平行,但距離大于d;
②兩條出射光線仍平行,但距離小于d;
③兩條出射光線仍平行,但距離等于d;
④兩條出射光線不再平行。A.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組卷:564引用:6難度:0.7 -
9.下列各種現象與其相關的物理知識對應正確的是( )
①在平靜的湖面可以看到藍天白云--光的反射
②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變淺了--光的反射
③手影的形成--光的折射
④海市蜃樓的形成--光的折射
⑤利用太陽灶燒水--光的直線傳播。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④⑤ 組卷:43引用:2難度:0.7
五、實驗探究題(共4小題,每小題9分,共36分)
-
28.(1)如圖甲所示,AO為一條入射光線,O為入射點,請你在圖中畫出它的反射光線,并標出反射角β。
(2)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乙中畫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A′B′。
(3)一同學用“可樂瓶”做小孔成像實驗,實驗裝置如圖丙所示,請在圖中的半透明紙上畫出蠟燭AB的像A′B′。組卷:52引用:2難度:0.5 -
29.某實驗小組在上完光學實驗之后,有了以下的爭論:
某實驗小組在上完光學實驗之后,有了以下的爭論:(1)楊美同學說:“只要是亮的物體都是光源”;胡偉同學說:“天上的星星都是光源”;王萍同學說:“動物都不是光源”;王琴同學說:“你們說的都不對”。如果你是老師,你會給他們做出什么樣的解釋?試列舉幾個常見的光源。(2)另外3班的物理實驗小組在做實驗時候,由于時間的關系沒有完成實驗,請你幫忙完成:
第一組:在光的直線傳播中,對光沿直線傳播有兩例未完成,請補充:
例如:①挖隧道時利用“激光準直”來開挖直道;② ③
第二組:在做小孔成像的實驗中,小孔成Δ,問它對實驗結果有沒有影響:(選填“有”或“無”),在小孔成像中,小孔成像的特點是:,證明了光的現象。組卷:600引用:7難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