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實驗中學七年級(上)第二次月考數學試卷

          發布:2024/9/7 17:0:10

          一、選擇題(共8題,每題3分,共24分)

          • 1.比較下列四個數,其中最小的數是(  )

            組卷:106引用:4難度:0.8
          • 2.如圖,將一塊三角形紙片剪去一部分后,發現剩余陰影部分的紙片周長要比原三角形紙片的周長大,能正確解釋這一現象的數學知識是(  )

            組卷:941引用:12難度:0.8
          • 3.如圖是一個小正方體的表面展開圖,把展開圖折疊成小正方體后,有“黨”字一面的相對面上的字是(  )

            組卷:686引用:14難度:0.8
          • 4.已知多項式4a3-2a+5的值是7,則多項式2(-a)3-(-a)+1的值是(  )

            組卷:80引用:2難度:0.5
          • 5.由2點15分到2點30分,時鐘的分針轉過的角度是(  )

            組卷:1141引用:14難度:0.9
          • 6.已知線段AB=2022cm,點C是直線AB上一點,BC=1000cm,若M是AC的中點,N是BC的中點,則線段MN的長度是(  )

            組卷:856引用:4難度:0.6
          • 7.代數式:x-3x2+5x3-7x4+9x5+…的第n項為(  )

            組卷:679引用:6難度:0.5
          • 8.如圖,商品條形碼是商品的“身份證”,共有13位數字.它是由前12位數字和校驗碼構成,其結構分別代表“國家代碼、廠商代碼、產品代碼、校驗碼”.其中,校驗碼是用來校驗商品條形碼中前12位數字代碼的正確性.它的編制是按照特定的算法得來的.其算法為:
            步驟1:計算前12位數字中偶數位數字的和a,即a=9+1+3+5+7+9=34;
            步驟2:計算前12位數字中奇數位數字的和b,即b=6+0+2+4+6+8=26;
            步驟3:計算3a與b的和c,即c=3×34+26=128;
            步驟4:取大于或等于c且為10的整數倍的最小數d,即d=130;
            步驟5:計算d與c的差就是校驗碼X,即X=130-128=2.
            如圖,若條形碼中被污染的兩個數字的和是5,則被污染的兩個數字中右邊的數字是(  )

            組卷:99引用:2難度:0.5

          二.填空題(共10題,每題3分,共30分)

          • 9.“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我們牢記心間,小明在“百度”搜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找到相關結果約為4280000個,數據4280000用科學記數法表示為

            組卷:674引用:20難度:0.5

          三.解答題(共10小題)

          • 27.“雙十一”大促銷臨近,淘寶上某玩具商家根據所售玩具規格的不同,向廠家訂制了不同型號的包裝盒,所有包裝盒均為雙層上蓋的長方體紙箱(上蓋紙板面積剛好等于底面面積的2倍,如圖1所示).

            (1)已知某種規格的長方體包裝盒的長為a厘米,寬為b厘米,高為c厘米,請用含a,b,c的代數式表示制作一個該長方體紙箱需要
            平方厘米紙板;
            (2)該玩具商家在今年“雙十一”期間推出“買一送一”的活動,現要將兩個同一型號的玩具重新包裝在同一個更大的長方體的外包裝盒內(如圖1),已知單個玩具的長方體盒子長為5分米,寬為3分米,高為4分米.如圖2-1所示,現有三種擺放方式(圖2-2,2-3,2-4所示),請分別計算這三種擺放方式所需外包裝盒的紙板面積(包裝盒上蓋朝上),并比較哪一種方式所需紙板面積更少;
            (3)如圖3-1,已知某長方體的長為5,寬為3,高為4,圖3-2是該長方體的一種表面展開圖,請計算出這種表面展開圖的外圍周長是多少?你能設計一個使外圍周長最大的表面展開圖嗎?請畫出示意圖(請使用直尺規范畫圖),此時的外圍周長是
            .(直接寫出答案)

            組卷:703引用:6難度:0.4
          • 28.【概念與發現】
            當點C在線段AB上,AC=nAB時,我們稱n為點C在線段AB上的“點值”,記作d(
            AC
            AB
            )=n.
            例如,點C是AB的中點時,即AC=
            1
            2
            AB,則d(
            AC
            AB
            )=
            1
            2

            反之,當d(
            AC
            AB
            )=
            1
            2
            時,則有AC=
            1
            2
            AB.
            因此,我們可以這樣理解:“d(
            AC
            AB
            )=n”與“AC=nAB”具有相同的含義.
            【理解與應用】
            (1)如圖,點C在線段AB上.若AC=3,AB=4,則d(
            AC
            AB
            )=

            若d(
            AC
            AB
            )=
            2
            3
            ,則AC=
            AB.

            【拓展與延伸】
            (2)已知線段AB=10cm,點P以1cm/s的速度從點A出發,向點B運動.同時,點Q以3cm/s的速度從點B出發,先向點A方向運動,到達點A后立即按原速向點B方向返回.當P,Q其中一點先到達終點時,兩點均停止運動.設運動時間為t(單位:s).
            ①小王同學發現,當點Q從點B向點A方向運動時,m?d(
            AP
            AB
            )+d(
            AQ
            AB
            )的值是個定值,則m的值等于

            ②t為何值時,d(
            AQ
            AB
            )-d(
            AP
            AB
            )=
            1
            5

            組卷:346引用:2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