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閩清縣八年級(下)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7/31 8:0:9
一、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
1.習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賀詞中說到:今天的中國,是充滿生機活力的中國。下列能體現這一觀點有( )
①第三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海口舉行
②外國政要密集訪華
③國防教育融入考試內容
④卡塔爾世界杯舉行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組卷:26引用:1難度:0.8 -
2.下列新聞事件與新聞解讀相匹配的是( )
序號 新聞事件 新聞解讀 ① 多種罕見病藥物納入國家醫保藥品目錄 解決我國人民看病不要錢問題 ②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我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③ 《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印發 促進優秀文化傳承 ④ 人民幣成為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 彰顯中國國際影響力不斷提升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組卷:2引用:1難度:0.7 -
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下列舉措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①《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印發
②我國外交部發布《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
③我國大力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④“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69引用:2難度:0.7 -
4.今年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為雷鋒同志題詞60周年。60年來,雷鋒精神被一代又一代人傳承弘揚。某校團委組織開展學雷鋒系列主題教育活動,下列排序正確的是( )
①精心策劃,周密組織
②表彰典型,樹立榜樣
③創新形式,靈活安排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①→③→② D.③→②→① 組卷:44引用:4難度:0.8 -
5.如圖時事新聞共同反映的主題是( )
★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100%,超過3/4學校實現無線網絡覆蓋,99.5%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
★國家智慧教育讀書平臺正式上線,為不同學段學生、社會公眾提供豐富多彩的讀書空間。A.推進教育數字化建設 B.建成教育現代化強國 C.增強學生閱讀理解力 D.創造正面的情感體驗 組卷:93引用:5難度:0.7 -
6.2023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2022年我國經濟總量突破120萬億。這些經濟成就的取得直接保障了公民的( )
A.政治權利 B.經濟權利 C.受教育權 D.國家利益 組卷:3引用:1難度:0.5 -
7.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由此可見,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 )
①有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②有利于規范權力運行
③有利于尊重與保障人權
④有利于增強全民法治觀念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組卷:27引用:1難度:0.7 -
8.請給如圖漫畫選擇一個恰當的標題( )
A.憲法保障公民權利的實現 B.憲法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C.憲法規范國家權力的運行 D.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組卷:18引用:1難度:0.8 -
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第一條明確規定:根據憲法制定本法。這表明( )
A.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一般性的問題 B.憲法和其他法律的制定程序一樣嚴格 C.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 D.一切違反憲法和法律的行為都必須予以追究 組卷:17引用:1難度:0.5 -
10.2022年是我國現行憲法頒布實施40周年。淮安市各縣區紛紛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普法宣傳教育活動,弘揚憲法精神。這是因為( )
A.憲法包含普通法,是所有法律的總和 B.憲法最嚴厲,是懲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C.憲法最重要,應優先遵守憲法的規定 D.憲法是根本法,有著最高的法律地位 組卷:10引用:4難度:0.8
二、非選擇題:請根據下列各題要求,回答問題。共5題,共50分。
-
29.材料一:徐工集團畢可順,他認真學習,工作后由一名普通工人成為機電維修高級技師。他立足本職崗位,在幾十年鍥而不舍的鉆研下,完成技術革命和技術改造70多項,為企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先后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職工創新能手”等榮譽稱號。畢可順是徐州市唯一一位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一線工人,但是他總是不忘按時足額繳納稅款。在家里,他不僅用正確的言行影響教育孩子,而且對年邁的父母也非常孝順。
材料二: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見到一些“任性”的行為:自習課上,有的同學亂喊亂叫,影響他人學習;電影院里,有的觀眾不斷談論電影情節,干擾他人觀影;動車上,有的乘客播放手機視頻音量過大,妨礙他人休息……這些“任性”的行為與我們文明大國的形象格格不入。
(1)材料一中的主人公履行了什么義務?
(2)從權利和義務的關系角度,對材料二中這些“任性”的行為進行評析。
(3)結合材料,作為公民我們應該如何忠實履行義務?組卷:28引用:4難度:0.4 -
30.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某校八年級同學針對“公平與正義”相關問題對全校25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如下:調查問題 自己遇到不公平的待遇能夠予以維護 能夠同破壞社會公平的行為作斗爭 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非正義行為能夠奮起抗爭 能夠做到見義勇為,匡扶正義 調查結果 90% 15% 88% 10%
材料二:2023年3月,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最高人民法院向大會作工作報告。以下是報告的節選內容:
牢記人民至上,始終把人民群眾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及時高效便捷化解矛盾糾紛,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合法權益,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2)最高人民法院為什么強調維護公平正義?
(3)為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我們中學生能做些什么?組卷:15引用:1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