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廣東省廣州八十六中教育集團七年級(上)期中地理試卷

          發布:2024/10/10 8:0:2

          一、選擇題: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 1.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如圖)。讀圖,完成1~4題。
            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可以推測地球的形狀是(  )

            組卷:5引用:0難度:0.70
          • 2.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如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從甲點沿著緯線一直往東走,保持方向和路線不變,走一圈約為(  )

            組卷:9引用:0難度:0.70
          • 3.地球儀是為了便于認識地球,人們仿造地球的形狀,按照一定比例縮小制作的地球模型(如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下列關于0°經線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5引用:0難度:0.60

          二、綜合題本題共2題

          • 31.2020年7月23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在我國海南文昌衛星發射基地由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成功發射,于2021年5月15日成功著陸火星,這是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根據經緯網圖和地球公轉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請寫出C點所在的經緯度位置
             
            ,A點所在的緯線叫
             
            ,也是陽光直射的最北界線。一天中,A、B兩地先看到太陽的是
             
            地。
            (2)按高中低緯度劃分,B點屬于
             
            緯度地區,A、B、C、D四點中,位于西半球的有
             

            (3)當太陽直射A地時,地球位于乙圖中公轉軌道上的
             
            處,此時北極圈內會出現
             
            現象。
            (4)當地球位于④處時,北半球處在
             
            季,南半球處在
             
            季。
            (5)地球由④處向①處運動的過程中,廣州市的白晝將變
             
            (填“長”或“短”)。

            組卷:25引用:1難度:0.3
          • 32.《海底兩萬里》是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的代表作之一,他帶領讀者登上“鸚鵡螺”號,隨著尼摩船長和他的“客人們”~飽覽變幻無窮的海底世界。讀“鸚鵡螺”號航行路線圖和板塊構造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航線描述:“鸚鵡螺”號從①
             
            洋出發,經過B
             
            洲,在②洋中航行,經過紅海,穿過亞洲和C
             
            洲的分界線a
             
            運河,過地中海,到達③
             
            洋,南行到達D南極洲,北上途經E
             
            洲;最終到達G洲沿岸;航行中沒有經過的大洋是
             
            洋。
            (2)途中在e地中海處看到了海底火山噴發,用板塊構造學說解釋其原因。
            (3)當“鸚鵡螺”號到達D南極大陸時,他們發現地下埋藏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煤的形成是需要有暖濕的環境與大片的森林,而南極洲大部分處于球五帶中的
             
            帶,非常寒冷,對這一事實解釋合理的是
             
            (植被遷移/人類活動/氣候變暖/大陸漂移)。

            組卷:12引用:1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