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級(下)中考題單元試卷:第4章 植物與土壤(04)
發(fā)布:2024/12/21 21:30:2
一、選擇題(共21小題)
-
1.驗證葉是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主要器官,應采用的對照實驗是( )
A.①和②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③和④ 組卷:355引用:53難度:0.9 -
2.從種子萌發(fā)成幼苗,長成植株,到開花、結(jié)出種子,完成了被子植物的一個生命周期.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植株生長過程中,吸收的水除部分用于蒸騰作用外,主要用于光合作用等 B.植株生長過程中,從土壤中吸收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只包括水和無機鹽 C.被子植物的生命周期中,既要進行細胞分裂,也要進行細胞分化 D.蒸騰作用可以拉動水和無機鹽在植物體內(nèi)的運輸,也有利于降低葉面溫度 組卷:17引用:52難度:0.7 -
3.下列有關植物蒸騰作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蒸騰作用越強,根對無機鹽和水的吸收速度越快 B.多數(shù)植物的葉片通過下表皮散失的水分比上表皮多 C.干旱地區(qū)植物的葉片往往較小,這反映了生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 D.蒸騰作用的強弱受光照強度、環(huán)境溫度等因素的影響 組卷:1259引用:79難度:0.9 -
4.如圖表示向日葵在24小時內(nèi)的水分吸收和蒸騰作用速率(毫克/小時),據(jù)圖推斷下列正確的是( )
A.在暗處,蒸騰作用速率總是大于吸收速率 B.在暗處,吸收速率總是大于蒸騰作用速率 C.在光下,吸收速率總是大于蒸騰作用速率 D.在光下,蒸騰作用速率總是大于吸收速率 組卷:663引用:57難度:0.7 -
5.如圖所示曲線能正確表示在晴朗的高溫天氣狀態(tài)下,綠色植物蒸騰作用強度變化的是( )
A. B. C. D. 組卷:875引用:83難度:0.9 -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勤澆水多施肥才有利于植物生長 B.蒸騰作用促進植物對水的吸收和運輸 C.呼吸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 D.光合作用的實質(zhì)是分解有機物并釋放能量 組卷:44引用:33難度:0.9 -
7.既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又是氣體交換的“窗口”的是( )
A.氣孔 B.葉肉 C.葉脈 D.表皮 組卷:326引用:50難度:0.9 -
8.為創(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我市加大了環(huán)境綠化、美化力度,部分街道、公園新移栽了一些樹木,下面有關移栽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為提高移栽樹木的成活率,最好在光照強的條件下移栽 B.移栽時帶一個較大的土坨,可以較好的保護幼根和根毛 C.去掉部分枝葉后移栽,可避免樹木因蒸騰作用過度失水 D.若給移栽后的樹木輸入營養(yǎng)液,針頭應插入其輸導組織 組卷:399引用:83難度:0.9 -
9.春季植樹時,移栽的樹苗常被剪去部分枝葉,主要原因是( )
A.降低蒸騰作用 B.減少光合作用 C.方便樹苗運輸 D.減少養(yǎng)分消耗 組卷:150引用:47難度:0.9 -
10.春季植樹時,移栽的樹苗常要剪去一些樹葉,這主要是為了減少植物的( )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騰作用 D.吸收作用 組卷:214引用:45難度:0.9
三、解答題(共6小題)
-
29.蠶豆葉片是觀察氣孔的優(yōu)良材料,尤其是下表皮氣孔數(shù)目較多,氣孔是各種氣體進出葉片的通道。下圖為氣孔結(jié)構示意圖,氣孔兩側(cè)的細胞稱為保衛(wèi)細胞,決定著氣孔的開閉。有人提出氣孔的開閉與保衛(wèi)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有關。(提示:當外界溶液濃度>植物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細胞失水;當外界溶液濃度<植物細胞液濃度時,植物細胞吸水水)
請你根據(jù)下列所給的材料和用具設計一實驗,探究保衛(wèi)細胞吸水和失水與氣孔開閉之間的關系,并得出相應結(jié)論。
(1)材料用具:顯微鏡,鑷子,吸管,載玻片,蓋玻片,蒸餾水,0.3g/mL的蔗糖溶液,蠶豆葉。
(2)實驗步驟:
步驟1.取載玻片2片,用吸管分別在中央滴加蔗糖溶液和
步驟2.
步驟3 將裝片分別置于顯微鏡下觀察。
(3)實驗結(jié)果預測及結(jié)論
①如果蒸餾水中氣孔開放,蔗糖液中氣孔關閉,說明
②如果組卷:125引用:28難度:0.3 -
30.課本上研究影響植物蒸騰作用因素的實驗,如圖所示。
(1)為使該實驗現(xiàn)象明顯,可以將該實驗裝置放在
A.高溫干燥 B.高溫潮濕 C.低溫干燥 D.低溫潮濕
(2)在水槽的水銀面上有一層水,水起的作用是
(3)有同學認為這個實驗中水銀柱的上升現(xiàn)象,還受植物其他生理活動的影響。你認為植物還有什么生理活動也可能導致出現(xiàn)水銀柱上升?
(4)如果實驗中玻璃管足夠長,則影響水銀柱最終能上升的高度,除了植物的蒸騰作用以外,還主要與外界環(huán)境中什么因素有關?組卷:918引用:39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