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發布:2024/6/15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3分,共21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下列關于普通教室內物理量的估測,符合實際的是( )
A.一本八年級物理課本的重力約為2N B.鉛筆從課桌掉落到地面上的時間約為40s C.室內大氣壓強約為100Pa D.老師在教室內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60km/h 組卷:48引用:2難度:0.5 -
2.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人在走路時,使人前進的力的施力物體是腳 B.“孤掌難鳴”表明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C.在美術課上同學們將橡皮泥捏出各種造型,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運動員將球踢出,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組卷:20引用:5難度:0.8 -
3.下列微粒的空間尺度最大的是( )
A.原子 B.夸克 C.電子 D.質子 組卷:11引用:3難度:0.8 -
4.“低碳環保,綠色出行”已成為共識。自行車是便捷環保的交通工具,以下設計和操作,可以減小摩擦的是( )
A.輪胎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B.給軸承加潤滑油 C.用力捏閘,使車更快地停下來 D.剎車時,使車輪由滾動變為滑動 組卷:1438引用:46難度:0.5 -
5.如圖所示的杠桿在使用過程中,屬于費力杠桿的是( )
A.
用羊角錘起釘子B.
用鉗子夾導線C.
用起子起瓶蓋D.
用鑷子夾取砝碼組卷:834引用:16難度:0.8 -
6.隨著5G信號的快速發展,5G無人物品派送車已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圖甲所示為無人物品派送車沿直線路徑前往派送點的情景。該車從出發點到達派送點,完成任務后返回出發位置,其行駛路程s與所用時間t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從派送點返回出發點用時19min B.派送點到出發點的距離為1.6km C.0~10min內派送車的平均速度為0.08km/min D.10~13min內派送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組卷:1397引用:16難度:0.5 -
7.關于下面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往B管中吹氣,吸管A中水面上的氣體壓強大于杯內水面上的氣體壓強 B.圖乙:在高原地區用壓力鍋做飯,是由于水的沸點隨著氣壓的增大而降低 C.圖丙:關閉下游閥門B,打開上游閥門A,閘室和下游水道構成了一個連通器 D.圖丁:小汽車外形設計成流線型,當小汽車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駛時對路面的壓力比靜止時小 組卷:149引用:2難度:0.5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21分.
-
8.佩香囊、吃粽子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香囊和粽子清香四溢是一種 現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總體積變小,此現象說明組成物質的分子間存在 ;封閉在注射器內的空氣壓縮到一定程度就很難再被壓縮,這是因為分子間存在 (填“引力”或“斥力”)。
組卷:19引用:1難度:0.7
六、綜合能力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21小題7分,第22、23小題各6分,共19分.
-
24.如圖所示,是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
(1)為了測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實驗時應沿水平方向拉物塊做 直線運動。這樣測量的依據是 。
(2)甲、乙、丙三次實驗中,滑動摩擦力最小的是 (填“甲”“乙”或“丙”)。
(3)單杠運動員上杠前手上要涂防滑粉,是用到 兩次實驗得出的結論;在做回環動作時,單杠運動員的手不能握杠太緊,是用到 兩次實驗得出的結論。
(4)比較甲、丁兩次實驗,小陽發現甲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大于丁實驗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由此得出結論:滑動摩擦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小江同學認為該結論是錯誤的,他判斷的理由是 。組卷:57引用:3難度:0.5 -
25.閱讀下列短文,回答問題。
神舟十六號飛船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搭載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六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后,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飛船入軌后,于16時29分成功對接于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整個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18時22分,翹盼已久的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順利打開“家門”,歡迎遠道而來的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入駐“天宮”。隨后,兩個航天員乘組拍下“全家福”,共同向牽掛他們的全國人民報平安。后續,兩個航天員乘組在空間站進行在軌輪換。期間,6名航天員共同在空間站工作生活約5天時間,完成各項既定工作。在空間站工作生活期間,神舟十六號航天員乘組進行出艙活動,開展空間科學實驗,完成艙內外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等各項任務。
相比以往乘組,神舟十六號乘組有3個特點:一是“全”,首次包含了航天駕駛員、航天飛行工程師、載荷專家3種類別的航天員類型;二是“新”,第三批航天員中,航天飛行工程師朱楊柱、載荷專家桂海潮首次執行飛行任務;三是“多”,航天員景海鵬第四次執行飛行任務,是中國目前為止“飛天”次數最多的航天員。
(1)運載火箭升空利用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 的,運載火箭在加速上升的過程中,火箭受到的是 (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該過程中火箭的慣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在神舟十六號飛船逐漸靠近空間站的過程中,空間站相對于神舟十六號飛船是 (填“運動”或“靜止”,下同)的,神舟十六號飛船內的航天員相對于神舟十六號飛船是 的。
(3)中國航天員的標準身高為1.70m左右,體重約為65kg。一般來說,1個G相當于自身體重,而載荷專家桂海潮在航天訓練時,要忍受8個G的重量,若他的體重是65kg,則訓練時,他所承受的重力約為 N。(取g地=10N/kg)組卷:61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