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陜西省渭南市蒲城縣九年級(上)摸底化學試卷(一)
發布:2024/9/12 7:0:8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2分,計24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1.2023年5月10日,我國搭載天舟六號貨運飛船的長征七號遙七運載火箭發射升空。下列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
A.研制火箭燃料 B.確定飛船運行軌道 C.制造飛船芯片 D.研制火箭外層涂料 組卷:164引用:13難度:0.7 -
2.下列通過絲綢之路傳到國外的發明和技術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
A.燒制陶瓷 B.使用火藥 C.指南針用于航海 D.冶煉金屬 組卷:534引用:12難度:0.8 -
3.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A.氮氣 蒸餾水 B.銅 河水 C.豆漿 空氣 D.稀有氣體 二氧化碳 組卷:77引用:4難度:0.8 -
4.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A.
?聞氣體氣味B.
?點燃酒精燈C.
?取用粉末狀藥品D.
?滴加液體組卷:4引用:2難度:0.7 -
5.“透樹垂紅葉,沾塵帶落花”描寫了夏天暴雨忽至的景象。空氣中水蒸氣變為雨滴的過程中發生的變化是( )
A.分子體積改變 B.分子種類改變 C.分子間隔改變 D.分子化學性質改變 組卷:45引用:6難度:0.6 -
6.二十大報告提出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下列行為符合報告要求的是( )
A.燃放煙花爆竹,增強節日氣氛 B.推廣秸稈綜合利用,杜絕露天焚燒 C.多用一次性餐盒,保證干凈衛生 D.廢棄電池深埋處理,減少環境污染 組卷:74引用:8難度:0.8
三、實驗及探究題(本大題共2小題,計13分)
-
19.為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興趣小組的同學設計了如圖幾種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文字表達式
(2)圖1實驗后測量結果明顯小于理論值,其原因可能是
(3)圖2為圖1的改進裝置,圖3是通過壓強傳感器測得圖2容器內壓強隨時間變化的曲線。
①與教材實驗相比,此實驗的優點是
A.誤差小
B.環保,避免生成物擴散影響空氣質量
C.燃燒現象更劇烈
②關閉彈簧夾K,閉合電路,圖3中ab段壓強減小的原因是
(4)利用圖4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兩支玻璃管內徑相同)。實驗前K1、K2、K3均已關閉。左管中燃燒匙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光照引燃白磷待白磷熄滅,冷卻至室溫打開K2,至液面不再變化,右管中液體的高度為h1。則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為組卷:57引用:4難度:0.5 -
20.為探究分子運動現象,興趣小組進行了以下實驗。
(1)圖1是按課本進行的實驗,一段時間后,A燒杯中的實驗現象是
(2)圖2與圖1相比,優點是
【實驗延伸】為了探究分子的運動及影響分子運動速率的因素,興趣小組同學設計了如圖3所示的微型實驗。
【查閱資料】濃氨水易揮發出氨氣(NH3),濃鹽酸易揮發出氯化氫(HCl)氣體,二者接觸會反應產生白煙,白煙是氯化銨(NH4Cl)固體。
(3)用長柄V形玻璃管進行實驗,向左、右兩端的V形玻璃管口分別同時滴入等量的濃氨水和濃鹽酸,塞緊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濃鹽酸的一端最先出現白煙。
①產生白煙的過程中,分子的種類
②由圖3實驗可知,相同條件下氯化氫分子的運動速率比氨分子的運動速率
(4)準備兩套(甲、乙)如圖3所示的裝置,將甲裝置放在室溫環境中,乙裝置放在比室溫高30℃的環境中、乙出現白煙現象比甲快,原因是
【拓展實驗】
(5)再取一根V型玻璃管,開口向上豎直放置,在左右兩端同時塞入分別滴有濃鹽酸、濃氨水的脫脂棉,再塞緊橡皮塞。稍后,在靠近濃氨水的一端最先出現白煙,如圖4。
圖4實驗中,最先出現白煙的位置與圖3實驗相反,說明相同條件下組卷:45引用:7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