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2-2023學年四川省遂寧市射洪中學高二(上)月考生物試卷(1月份)

          發布:2024/7/30 8:0:9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50小題,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意的)

          • 1.下列關于生物育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2引用:2難度:0.9
          • 2.利用AaBb植株培育得到AAbb植株的過程如圖,基因重組發生在(  )

            組卷:31引用:4難度:0.8
          • 3.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是最兇險的一種白血病,發病機理如圖所示,其中字母代表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基因。導致該病發生的原因是(  )

            組卷:36引用:3難度:0.8
          • 4.已知現存土豆均為雜種(只要有一對基因雜合,即為雜種),可用塊莖繁殖.欲通過一代雜交選育出黃肉(A基因控制)抗病(另一條染色體上的B基因控制)品種,應選用的雜交親本是(  )

            組卷:109引用:11難度:0.7
          • 5.生物進化的實質是(  )

            組卷:13引用:6難度:0.8
          • 6.下列物質中,在正常情況下只存在于人體細胞內液中而不存在于細胞外液中的是(  )

            組卷:38引用:3難度:0.7
          • 7.下列現象中,能體現生長素濃度對植物不同器官的影響有相同效果的是(  )

            組卷:21引用:2難度:0.7
          • 8.如圖表示三個突觸連接的神經元,在箭頭處施加以強刺激,則能測到電位變化的位置是(  )

            組卷:80引用:32難度:0.7
          • 9.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組卷:1引用:3難度:0.8
          • 10.許多年前,某大峽谷中的松鼠被一條河流分隔成甲、乙兩個種群。兩個種群所發生的變化如圖所示,①~⑥表示不同的變異結果,a~d表示進化的不同環節。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7引用:5難度:0.8
          • 11.生物多樣性是共同進化的結果,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9引用:3難度:0.8
          • 12.下列哪一種疾病不是免疫功能異常引起的(  )

            組卷:10引用:10難度:0.9
          • 13.如圖表示人體內的細胞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的過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與內環境進行物質交換的四種器官。①②是有關的生理過程。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組卷:22引用:6難度:0.7
          • 14.在學校舉行田徑運動會時,有關人體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63引用:10難度:0.8
          • 15.關于B淋巴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正確敘述是(  )

            組卷:83引用:14難度:0.7
          • 16.如圖①所示,在蛙的坐骨神經上放置兩個電極并連接到電表。當在圖示神經的右側一端給予一有效刺激時,電表依次發生了ABCD四圖的變化。下列有關該過程的說法中,錯誤的(  )

            組卷:9引用:4難度:0.6
          • 17.失溫是指身體產熱和保暖的能力長時間小于散熱的能力,因而導致體溫越來越低的現象。重度失溫時(人體核心區溫度33~30℃)對冷的感覺變得很遲鈍。意識開始變得模糊,不能有效使用手腳,甚至不覺得寒冷,從活動能力變差逐步發展為喪失活動,行走困難,最后不再發生顫抖。根據以上資料判斷,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引用:3難度:0.6

          二、填空題

          • 52.瘦素是脂肪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類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腦調節人的食欲。其作用機理如下圖所示。X、Y、Z代表信號分子,請據圖分析回答:

            (1)由圖可知有
             
            個突觸,在突觸傳遞時的信號轉換過程是
             
            。脂肪細胞分泌的瘦素,通過體液運輸至下丘腦,并與靶細胞上的
             
            結合。
            (2)人體內脂肪含量偏高時,瘦素釋放量增加,引起神經元A興奮,神經元B受抑制,此時神經元A膜內的電位為
             
            ,信號分子x與y的比值
             
            (增加或減少),從而使飽中樞興奮,食欲降低;同時使信號分子z的釋放減少,饑中樞興奮性降低,降低人的食欲。大多數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沒有降低,推測其體內神經元B缺少
             
            ,從而使食欲失去控制。
            (3)當人體大量進食后,胰島素的分泌量增加,其生理作用能促進組織細胞加速
             
            葡萄糖,可將葡萄糖其轉變為脂肪。據此判斷,當瘦素對胰島素的分泌具有
             
            作用時,才可維持體內脂肪含量的穩定。
            (4)某些肥胖患者由于自身抗體攻擊神經元A的瘦素受體,這種病在免疫學上稱為
             

            組卷:12引用:2難度:0.5
          • 53.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ASFV)感染家豬和各種野豬引起的一種急性、出血性、烈性傳染病,被稱作養豬業的“頭號殺手”,非洲豬瘟疫情的爆發嚴重影響到豬肉市場價格,對人民生活水平造成較大影響。ASFV主要感染巨噬細胞和單核細胞,也可在樹突狀細胞中復制。這些細胞都在誘導天然免疫中發揮著關鍵作用。請回答下列關于免疫相關問題:
            Ⅰ.ASFV入侵豬體后,豬的免疫系統會發生免疫反應,其免疫系統是由
             
             
             
             
            等免疫活性物質組成。T細胞在特異性免疫中的作用
             
            。T細胞與紅細胞共同來源于
             
            細胞。
            Ⅱ.大多數抗原引起免疫反應需要T細胞的協助,這種抗原稱為胸腺依賴抗原。但有些抗原不需要T細胞的協助,可以直接刺激B細胞增殖分化并產生抗體,這種抗原稱為胸腺非依賴抗原。為了研究非洲豬瘟病毒(ASFV)上的抗原對于豬是屬于哪一種抗原,研究人員設計了如下的探究實驗。(實驗室配有非洲豬瘟病毒ASFV試用疫苗)
            (1)實驗步驟:
            ①將生理狀態相同的未感染過ASFV的豬平均分成A、B兩組,測定兩組豬血液中抗ASFV的抗體含量。
            ②切除A組豬的
             
            (填器官名稱),B組不做處理,培養一段時間。
             

            ④在相同且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培養。
            ⑤一段時間后,測定A、B兩組豬血液中抗ASFV抗體的含量。
            (2)實驗結果及結論:
            ①若A組豬的抗ASFV抗體含量
             
            (填“不變”“增加”或“減少”),B組豬的抗ASFV抗體含量
             
            (填“不變“”“增加”或“減少”),則非洲豬瘟病毒(ASFV)屬于胸腺依賴抗原。
            ②若A組豬的抗ASFV抗體含量
             
            (填“不變”增加”或“減少”),B組豬的抗ASFV抗體含量
             
            (填“不變”“增加”或“減少”),則非洲豬瘟病毒(ASFV)屬于胸腺非依賴抗原。

            組卷:10引用:3難度:0.6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