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省金華市五校中考語文一調試卷
發布:2024/5/5 8:0:9
一、語言積累。(16分)
-
1.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2023年中考的號角已然吹響,jué( )勝中考迎來最后100天!為鼓舞初三師生士氣,點燃拼搏激情,3月3日下午,學校為初三學子舉行了中考百日誓師大會。
??校領導號召:同學們要抓住分分秒秒的時間,摒棄雜念,牢記目標,做好規劃,腳踏實地,樹立信心,堅持到底。
??學生代表發言:百日策馬闖雄關,_______。十年磨劍,一朝試鋒,且看我莘莘學子再鑄輝煌!
??教師寄語:穿過沖刺門,沿途是鮮花與掌聲,腳下是賽道與紅毯。走出成功門,遠方是宇宙與星辰。眼前是書山與卷海。對未來真正的慷kǎi( ),是把一切都獻給現在。
(1)根據拼音填寫漢字,選出加點字的正確讀音。
①jué勝
②慷kǎi
③摒棄
④莘莘學子
(2)根據語境,運用所學的對聯知識,為學生代表的發言補全下聯。
上聯:百日策馬闖雄關
下聯:組卷:4引用:1難度:0.8 -
2.根據語境,填寫“三月主題詞:堅守”中的古詩文名句。
三月主題詞:堅守 情境 古詩文名句 精神力量
醉酒狂歌“俗子胸襟誰識我,①
——秋瑾《滿江紅》
狂傲
穿林打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②
——蘇軾《定風波》
樂觀
滄海桑田“③
——陳與義《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執著
沙場征戰“④
——辛棄疾《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赤誠
中秋望月“⑥
——辛棄疾《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壯志
缊袍敝衣“⑦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樂學點評:堅守是一種力量,是一種精神。堅守詩意的生命,不讓情感依附于功利,不讓靈魂仰仗于權位。人生因堅守而精彩。 組卷:8引用:1難度:0.5 -
3.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故鄉》《社戲》選自魯迅的短篇小說集《吶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指家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中的“廟堂”指朝廷;“傴僂提攜”分別指老人與小孩。 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為人所稱頌,如韓愈的《馬說》、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歐陽修的《醉翁亭記》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等。 D.“特別想念那東坡的月光,夢想跟隨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沒有同稼軒一般的才華,挑燈看劍咱有的是擔當”,歌詞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蘇軾、陸游、辛棄疾。 組卷:188引用:12難度:0.8
二、閱讀。(51分)
-
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
【甲】??孟子見梁惠王,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茍為后義而先利,不奪不饜。未有仁而遺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梁惠王曰:“晉國,天下莫強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東敗于齊,長子死焉;西喪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恥之,愿比①死者一灑之,如之何則可?”
??孟子對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深耕易耨②。壯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長上,可使制梃③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矣。彼奪其民時,使不得耕耨以養其父母,父母凍餓,兄弟妻子離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誰與王敵?故曰:‘仁者無敵。’王請勿疑!”
(節選自《孟子?梁惠王上》第1、5章)【乙】??孟子嘗有言矣:“人能充其無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勝用也。人能充其無欲為穿窬④之心,而義不可勝用也。”……故曰:“其道始于至粗,而極于至精。充乎天地,放乎四海,而毫厘有所必計。嗚呼,此其所以為孟子歟!后之觀孟子者,無觀之他,亦觀諸此而已矣。”
(節選自蘇軾《孟軻論》)【注】①比:替。②耨(nòu):鋤草。③梃:棍棒。④穿窬(yú):穿墻(偷盜)。
(1)根據語境推敲加點詞的意思。
①及寡人之身
②寡人恥之
③入以事其父兄
④其道始于至粗
(2)用“/”給文中劃橫線處斷句。(限斷三處)
王 如 施 仁 政 于 民 省 刑 罰 薄 稅 斂 深 耕 易 耨
(3)孟子的論辯藝術“析義至精”“用法至密”。細讀【甲】文,邊讀邊梳理作者的論證思路。(提示:可用上“首先”“然后”“最后”等詞)
(4)【乙】文中“嗚呼,此其所以為孟子歟”一句,“嗚呼”“歟”是語氣詞,任選其中一個加以賞析。
(5)梁惠王想洗雪恥辱,向孟子詢問對策。孟子給出的建議是什么?請簡要說明。組卷:14引用:1難度:0.3
三、寫作。(50分)
-
9.閱讀下面文字,按要求寫作。
??有一種人格像“堅冰”,拒絕融化,堅持自己的形態與堅硬,堅持自己不變的寒冷和清醒。“堅冰”型人格的人堅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風雨飄搖,也影響不了他們堅定的內心。
??而老子卻說:“上善若水。事善能,動善時。”即理想人格如一泓清水,它能隨著外界情況變換自己的形態,化為云雨,融入江海,讓生命得以進一步提升。
??在繼往開來的新時代,對于我們初中生來說,該以怎樣的態度來對待自我?請結合材料內容寫篇文章,可講述經歷,可闡述觀點,也可抒發感想。
??要求:
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自擬標題;
②不少于600字;
③不得出現含考生個人真實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組卷:7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