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中考生物適應性試卷(五)

          發布:2024/12/22 9:3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40小題,每小題1.5分,共6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 1.生活中,人們很容易判斷一個物體是否為生物,但是要給生物下定義卻很困難。下面是一位同學對生物特征的總結,正確的是(  )

            組卷:378引用:28難度:0.9
          • 2.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的結構時,觀察的材料必須是薄而透明的,原因是這樣的材料(  )

            組卷:492引用:75難度:0.9
          • 3.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染色的液體分別是(  )

            組卷:134引用:25難度:0.9
          • 4.如圖表示植物細胞分裂和分化的過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組卷:124引用:3難度:0.5
          • 5.一株完整的綠色開花植物結構層次是(  )
            ①植物體 ②細胞 ③器官 ④系統 ⑤組織

            組卷:85引用:1難度:0.4
          • 6.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組卷:101引用:1難度:0.8
          • 7.與菜豆種子相比,玉米種子特有的結構是(  )

            組卷:146引用:41難度:0.9
          • 8.將自身條件滿足的綠豆種子分成甲、乙兩組,甲組種在潮濕貧瘠的土壤里,乙組種在潮濕肥沃的土壤里,在25~30℃溫度下,這兩組種子的發芽狀態是(  )

            組卷:312引用:37難度:0.5
          • 9.植物幼根的生長依靠(  )

            組卷:372引用:40難度:0.7
          • 10.西瓜、番茄等果實里有很多粒種子,這是因為西瓜、番茄雌蕊結構中含多個(  )

            組卷:55引用:3難度:0.4
          • 11.在探究“綠葉在光下產生淀粉”的實驗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卷:68引用:4難度:0.9
          • 12.將兩株同樣大小的玉米幼苗,分別放在盛有等量蒸餾水和土壤浸出液的試管中培養。兩周后現象如圖,說明土壤浸出液中含有玉米生長所需的(  )

            組卷:389引用:29難度:0.9
          • 13.綠色植物有助于維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原理是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  )

            組卷:233引用:19難度:0.6
          • 14.下表所列營養物質與相應的缺乏癥,不相符的是(  )
            選項 A B C D
            營養物質 維生素A 維生素C 含鈣的無機鹽 含鐵的無機鹽
            缺乏癥 腳氣病 壞血病 骨質疏松癥 缺鐵性貧血

            組卷:6引用:5難度:0.4
          • 15.如圖是人體消化系統的部分組成示意圖,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卷:79引用:3難度:0.4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空1分,共40分)

          • 46.果蠅是研究動物性狀遺傳的常見材料。果蠅的長翅與殘翅是一對相對性狀,若用A表示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a表示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親代都是長翅果蠅,子代中出現殘翅果蠅,這種現象叫
             

            (2)根據果蠅長翅和殘翅在親代與子代的表現規律可以推斷出
             
            是隱性性狀。
            (3)請寫出親代果蠅的基因組成:
             
            ,子代中殘翅出現的可能性是
             

            (4)果蠅體細胞中有4對染色體,生殖細胞中染色體的數目是
             
            條。

            組卷:63引用:8難度:0.3
          • 47.我們生活的環境中,廣泛分布著數不清的細菌和真菌,甚至在我們的體表或體內也有許多的細菌和真菌存在。某些細菌和真菌會使人患病。洗手能減少手上的細菌嗎?下列是某校生物科技小組設計的探究實驗,通過實驗告訴大家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 (條件適宜時,細菌能夠在培養基表面生長,形成肉眼可觀察的菌落。細菌的數量越多,形成的菌落數也越多)。
            培養皿 1號 2號 3號



            步驟Ⅰ 配制細菌培養基(如牛肉汁培養基),高溫滅菌后備用
            步驟Ⅱ 用無菌棉棒在洗手前手心或手背處取樣,然后涂抹到培養基表面 用無菌棉棒在洗手后手心或手背處取樣,然后涂抹到培養基表面 用無菌棉棒直接在培養基表面涂抹
            步驟Ⅲ 將1、2、3號培養肌放入溫度適宜的培養箱里培養,每天定時觀察、記錄,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實驗結果 出現許多菌落 出現少許菌落
            (1)3號培養皿是否會出現菌落,在實驗中起
             
            作用。
            (2)實驗步驟Ⅱ中,用無菌棉棒對手心或手背取樣時,1號和2號培養皿兩實驗組取樣時取樣部位和面積應該相同嗎?
             
            。其主要原因是
             

            (3)分析實驗結果,你得出的結論是
             

            組卷:27引用:1難度:0.5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