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西省新余市高二(上)期末地理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50分)
-
1.利用多源信息地圖,構建統一的“地下測、網上控、平臺管”灌區綜合監管“一張圖”,實現智能感知、自動控制、智能監視、智能管理,促進灌區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如圖為某地用3S技術進行智能化灌區管理流程簡圖.完成1~2題。
構筑智能灌區“一張圖”在地形圖的基礎上應重點增加( )
①灌區土地地價圖
②灌區水雨監測分布圖
③灌區人口密度圖
④灌區水系分布圖
⑤灌區水利工程分布圖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③④ 組卷:3引用:0難度:0.50 -
2.利用多源信息地圖,構建統一的“地下測、網上控、平臺管”灌區綜合監管“一張圖”,實現智能感知、自動控制、智能監視、智能管理,促進灌區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如圖為某地用3S技術進行智能化灌區管理流程簡圖.完成1~2題。
下列關于智能化灌區管理的描述正確的是( ?。?/h2>A.利用BDS獲取灌溉面積信息 B.借助RS實現流量自動監控 C.運用GIS采集土壤含水量信息 D.通過GIS實現精準灌溉調度 組卷:4引用:0難度:0.60 -
3.如圖示意我國庫布齊沙漠(甲地)和巴丹吉林沙漠(乙地)地理位置,庫布齊沙漠曾經森林茂密、水草豐美、牛羊成群,近年來治沙效果顯著。完成下面小題。
與乙地區相比,甲地區更易形成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蒸發更旺盛 B.土壤更貧瘠 C.風力更強大 D.人類干擾多 組卷:3難度:0.80 -
4.如圖示意我國甲地區和乙地區地理位置,其中甲地區為庫布齊沙漠,這里曾經森林茂密、水草豐美、牛羊成群,當地人在庫布齊S316省道穿沙公路南北兩側種植甘草(一種中藥);乙地區為巴丹吉林沙漠。據此完成3~5題。
甲地區沙漠表面植被覆蓋恢復速度比乙地區快。其決定性因素是( ?。?/h2>A.土壤性質 B.治沙技術 C.水分條件 D.生物種類 組卷:3引用:0難度:0.80
二、綜合題(共50分)
-
28.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亞是我國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亞地區自然地理環境和經濟發展狀況,有助于認識我國與該地區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材料一:圖1為中亞部分地理事物分布圖。
材料二:圖2為阿姆河上游某水文站數據。
材料三:近年來我國在中亞參與投資興建了多條油氣管道,在霍爾果斯口岸與我國境內管道相接。管道開通前,中國從中亞進口的天然氣主要依靠海運。
(1)指出阿姆河的主要補給方式,并說明理由。
(2)簡述人類無節制的用水給中亞湖區帶來的主要環境問題。
(3)說明油氣管線的建成對中亞地區產生的積極影響。組卷:3引用:2難度:0.5 -
2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1年7月中旬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和大陸高壓分別穩定維持在日本海和我國西北地區,7月17日,西太平洋第六號臺風“煙花”在東海以東洋面生成并向我國靠近,7月17日到22日,河南省出現了極端的特大暴雨,暴雨天氣過程持續長達6天,最強時段發生在7月19日到21日,河南省中西部大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超過500毫米,鄭州國家觀測站最大日降雨量達624.1毫米。
材料二:如圖為黃河中下游局部地區圖。
(1)據材料二圖,描述河南省圖示部分的地形特征。
(2)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7月中下旬鄭州出現重大洪澇的自然原因。
(3)分析材料二中黃河下游甲河段發展航運的不利條件。組卷:4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