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禮嘉中學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2分,共32分。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
1.關于人體內環境及穩態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內環境是機體進行生命活動和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②每個人的體溫在一天中是保持不變的
③內環境占體液的,細胞內液占體液的2313
④內環境穩態的維持需要多種器官、系統的協調作用,并且人體維持內環境穩態的調節能力有限
⑤嚴重腹瀉、嘔吐,只需要補充足夠的水,不用補充Na+A.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組卷:21引用:11難度:0.8 -
2.根據體內細胞與外界環境進行物質交換模型來判斷下列相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在圖中①?⑤處應當用雙箭頭表示的有①④⑤ B.血漿蛋白、葡萄糖和呼吸酶均屬于內環境成分 C.組織液、淋巴和血漿在含量及成分上完全相同 D.神經系統與內分泌系統不參與圖中所示的物質交換過程 組卷:14引用:13難度:0.7 -
3.如圖表示人體的某反射弧模式圖,請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圖中,①是神經中樞,②是傳出神經,③是傳入神經 B.刺激②時,會產生具體效應的結構是⑤ C.結構④在組成上包括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D.刺激③時,能產生興奮的結構是③④①②⑤ 組卷:142引用:37難度:0.7 -
4.蜘蛛毒液的主要毒性成分為多肽類神經毒素,其作用部位有突觸前膜和突觸后膜,在該神經毒素的作用下,雙重地阻斷了神經—肌肉接頭處的興奮傳遞使骨骼肌呈舒張狀態。某興趣小組為探究該神經毒素對興奮的傳遞和傳導的影響,他們做了如下假設,其中不合理的是( )
A.該神經毒素可能會影響感受器的功能 B.該神經毒素可能會阻斷突觸后膜上的鈉離子通道 C.該神經毒素可能與突觸后膜上的乙酰膽堿受體結合 D.該神經毒素可能會抑制突觸前膜對乙酰膽堿的釋放 組卷:14引用:6難度:0.6 -
5.可卡因是一種毒品,是一種神經中樞興奮劑,通過抑制多巴胺(DA,一種神經遞質)的回收而使神經系統處于持續興奮狀態,作用機制如圖所示(細胞膜表示突觸前膜,DAT是參與多巴胺回收的轉運體,箭頭粗細表示DA轉運量的多少),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DAT是位于突觸前膜上的能運輸DA的載體蛋白 B.可卡因通過與DAT結合抑制DA的回收 C.注射可卡因會引起突觸間隙中DA濃度增大 D.DA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會引起突觸后膜Na+內流 組卷:17引用:7難度:0.7 -
6.自主神經系統包括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自主神經系統是支配內臟、血管和腺體的傳出神經,其活動不受意識支配 B.人體處于興奮狀態時,交感神經活動占據弱勢,副交感神經活動占據優勢 C.人體處于安靜狀態時,交感神經活動占據優勢,副交感神經活動占據弱勢 D.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對同一器官作用通常相反,不利于維持內環境穩態 組卷:65引用:12難度:0.7 -
7.下列關于激素及實驗方法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斯他林等成功發現了促胰液素,是因為他們的實驗比沃泰默的實驗多了“刮下小腸黏膜細胞+稀鹽酸+砂子研磨,并提取研磨液”的步驟 B.通過動物癥狀驗證胰島素有降糖功能:用飽足的正常小鼠注射較高濃度的葡萄糖,一段時間后再注射適宜濃度的胰島素 C.用血液激素測定法驗證甲狀腺的分泌功能:先測定正常小鼠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水平,再切除甲狀腺。一段時間后測定血液中甲狀腺激素的水平 D.1928年溫特通過燕麥胚芽鞘實驗,理論上證明了生長素的存在。但真正從植物提取生長素是在幾年以后 組卷:5引用:5難度:0.6 -
8.如圖①~④表示甲刺激所引起的調節過程,乙表示參與調節的重要器官,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中乙表示下丘腦,②過程主要通過血液循環實現 B.若甲刺激為血糖濃度升高,則“甲刺激→乙→胰島”過程包含神經調節和體液調節 C.若甲刺激為寒冷條件,則“甲刺激→乙→垂體→甲狀腺”過程中存在分級調節 D.若甲刺激為食物過咸,則在乙處下丘腦產生渴覺,且垂體釋放抗利尿激素增多 組卷:19引用:7難度:0.7 -
9.去除垂體后,大鼠淋巴細胞的數量和細胞因子的活性明顯下降。垂體、下丘腦與免疫細胞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聯系,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細胞X在骨髓中發育成熟 B.細胞Y還能產生細胞因子增強免疫能力 C.圖中下丘腦通過神經調節控制管理免疫活動 D.再次接觸同種抗原時,細胞Y能迅速分裂和分化 組卷:40引用:10難度:0.7
三、解答題(共5小題,滿分50分)
-
26.胰島素在血糖調節中起重要作用,其作用機制見圖1(GLUT-4是一種葡萄糖轉運蛋白)。
(1)胰島素與靶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結合后,經過一系列的信號傳導途徑,一方面增加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
(2)據圖1分析,發生胰島素抵抗(對胰島素不敏感)的可能原因有
a.胰島素受體數目增加
b.含GLUT-4的囊泡移動受阻
c.GLUT-4基因表達不足
d.信號傳導過程受阻
(3)糖尿病的發生與生活方式有關,肥胖、體力活動不足的人易發生胰島素抵抗,但由于胰島素水平
(4)尿液形成過程中,原尿中的葡萄糖通過腎小管上皮細胞的葡萄糖轉運蛋白(SGLT-2)被重吸收回血液。當血糖濃度超過腎小管對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將形成糖尿。試分析SGLT-2抑制劑輔助治療糖尿病的原理:。
(5)將糖尿病患者(志愿者)分為兩組,實驗組用SGLT-2抑制劑(每日一次口服10mg)聯合胰島素治療,對照組僅用胰島素治療。兩組患者均按照糖尿病飲食要求用餐、適量運動,根據血糖情況調整胰島素使用劑量,使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小時血糖值均穩定在血糖控制目標范圍內,結果如圖2。結合以上信息,分析實驗組結果出現的可能原因:。
(6)某同學想利用細胞體外培養方法驗證胰島A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能促進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其實驗方案為:
①實驗組:用低糖動物細胞培養液培養
②對照組:
③一段時間后測定兩組培養液中胰島素的含量。
實驗結果:組卷:40引用:3難度:0.6 -
27.癌癥治療經歷了三次革命,第一次是手術+化療+放療,第二次是靶向治療,2018年10月1日,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頒發給美國科學家愛利森和日本科學家本庶佑,用以獎勵他們在癌癥免疫治療(第三次革命)上的重大貢獻,請回答以下問題:
(1)研究發現,人體內與癌癥相關的基因高達100多個,但必須是多個
(2)免疫治療常用到全稱為自然殺傷力細胞的NK細胞,這是一種淋巴細胞,與T細胞和B細胞都起源于
(3)PD-1免疫治療給許多癌癥病人帶來生的希望,但是在治療中發現,PD-1免疫治療對有些種類的癌癥卻基本沒有療效,請分析藥物無效的可能原因
(4)科學家們同時也發現,免疫療法也存在一定的風險,有些病人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自身免疫性腸炎、肺炎、狼瘡皮膚病等副作用,請運用相關免疫知識解釋副作用出現的原因:組卷:30引用:5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