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學年江蘇省無錫市錫山區錫北片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
發布:2024/10/14 16:0:50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正確。)
-
1.裝滿水的水杯里還能放多少只回形針?學習小組的六位同學分別回家做完實驗后,到學校比一比看誰放入的回形針最多?大家還試圖找出影響放入回形針數目的因素。對于“大家到學校后比數量、找因素的過程”屬于科學探究中的( )
A.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B.交流與合作 C.提出問題 D.猜想與假設 組卷:101引用:11難度:0.8 -
2.下列數據中,符合實際情況的是( )
A.洗澡水的溫度大約為65℃ B.餃子煮熟即將出鍋時溫度約為40℃ C.人的心跳頻率大約為1.2Hz D.讓人感覺舒適的環境聲強級為80dB-90dB 組卷:34引用:3難度:0.9 -
3.拉貓是老北京流行的民間玩具。拉貓是用泥土做一個中空貓頭,貓頭底糊一層紙當鼓面。鼓面中央穿出一根棉線,棉線上涂上松香。當用手捏緊棉線向下拉動時,帶動鼓面振動,加上貓頭空腔起到共鳴腔的作用,從而發出聲音。由于這種玩具發出的聲音特別像貓叫,而且外形又故意做得酷似貓頭,所以民間稱之“拉貓”或者“叫貓”。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拉貓是主要空氣柱振動發聲 B.拉貓是主要共鳴腔振動發聲 C.聲音像貓叫,是因為它們音調相近 D.共鳴腔的主要作用是提高響度 組卷:146引用:4難度:0.8 -
4.夏天天氣炎熱,為了防止食物腐爛,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在運輸車輛上放干冰,利用干冰汽化吸熱給食品降溫 B.把食物放入冰箱內,利用冷凝劑液化吸熱,使冰箱內部溫度降低 C.給放食材的盒子上蓋上濕毛巾,利用水的升華吸熱給食材降溫 D.把食材放在冰塊上,利用冰塊熔化吸熱給食材降溫 組卷:112引用:3難度:0.9 -
5.入夏以來,我國20多個省市區迎來強降雨,多個地區遭遇洪澇災害侵襲.以下是某同學對雨的幾種認識,其中正確的是( )
A.太陽光使海洋中的水溫上升到100℃以后變成水蒸氣上升 B.高空中水蒸氣與冷空氣接觸,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后結成大水滴下降成為雨 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氣流,凝華形成小冰珠,小冰珠在降落過程中熔化形成雨水 D.下小雨時和下暴雨時人聽到雨的聲音大小不同,說明聲音的傳播速度在發生變化 組卷:27引用:5難度:0.7 -
6.小明同學課外通過網絡查詢有關食鹽的知識,在“秒懂百科”中看到下面一段話:食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純凈的氯化鈉是無色透明的固體,熔點是801℃,沸點1442℃,味咸,易溶于水,氯化鈉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鹽湖中,可通過蒸煮結晶海水,天然的鹽湖或鹽井水來制取氯化鈉。結合以上內容,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氯化鈉溶于水,這是熔化現象 B.氯化鈉為晶體 C.利用海水煮鹽主要是利用了液化現象 D.溫度為100℃,鹽為液態 組卷:139引用:7難度:0.7 -
7.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如圖所示的四種方法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組卷:585引用:36難度:0.9 -
8.將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畫出溫度計示數隨時間的變化情況的大致圖像如圖所示。若在該實驗的過程中,用風扇對酒精棉吹風,下列最能合理反映此時溫度計示數變化的圖像是( )
A. B. C. D. 組卷:214引用:11難度:0.6 -
9.某興趣小組以相同的燒杯盛等量的水,以相同的熱源同時加熱。如圖所示,甲杯為隔水加熱,乙杯為隔油加熱,丙杯為隔砂加熱,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燒杯外物質的溫度分別為水溫100℃、油溫300℃、砂溫600℃,且觀察到乙、丙兩燒杯中的水呈沸騰狀態,則三杯水的溫度高低順序為( )
A.t甲=t乙=t丙 B.t甲>t乙>t丙 C.t甲<t乙=t丙 D.t甲<t乙<t丙 組卷:1745引用:30難度:0.7 -
10.如圖所示,AB為一物體,C是一個不透明的物體,若人眼在不同的區域1、2、3、4處來觀察物體AB,則人眼完全看不到物體AB的區域是( )
A.1處 B.2處 C.3處 D.4處 組卷:1415引用:23難度:0.7
三、作圖題和實驗題(作圖4分,實驗探究36分,共40分)
-
31.小明和小娟分別在做“探究萘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圖乙和圖丙是他們各自實驗中萘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象。
(1)小明用圖甲的實驗裝置給萘加熱,這種加熱方式的好處是。
(2)由乙圖可知:萘熔化時不斷吸熱,但溫度,說明萘是(填“晶體”或“非晶體”);萘的熔點約是℃;圖乙中萘從開始熔化到熔化結束,持續了分鐘。
(3)如圖丙,小娟同學在實驗中發現萘熔化時溫度保持不變的過程太短。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寫出一種即可)。組卷:41引用:2難度:0.7 -
32.小明同學在探究小孔成像的特點時,所用的裝置如圖所示,他固定了蠟燭AB和小孔的位置后,改變半透明膜到小孔的距離,同時測量了像的高度,填在表格中。
像到孔的距離s/cm 2.0 4.0 6.0 8.0 10.0 16 像的高度h/cm 1.0 2.0 3.0 4.0 5.0
(2)表格中空缺的數據是 ;
(3)觀察蠟燭的成像時,孔對著 (選填“蠟燭”或“眼睛”),可觀察其所成的像;蠟燭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 (選填“實像”或“虛像”),其成像原理是:;若將蠟燭向上方移動,則它在半透明紙上的像將向 移動,要想使像明亮些,半透明紙應 (選填“靠近”或“遠離”)小孔;
(4)接著,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小明設計了四種開有不同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如圖2所示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情況,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5)晴天,太陽光通過樹葉間縫隙,在地面上留下斑駁的樹影和許多圓形的光斑,樹影和圓形的光斑形成的原理 (選填“相同”或“不同”),圓形光斑大小不一的原因主要是 。組卷:44引用:1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