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2019)選修2《4.4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的必然選擇》2022年同步練習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題0分)
-
1.加強管理后,某自然保護區中過去難覓蹤跡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動物種群得到了恢復.數年后,出現了保護區中的某種大型食草動物經常到保護區外的農田中采食的現象.針對該現象,下列敘述最為合理的是( )
A.該現象說明野生動物是人類的忠實朋友 B.該現象說明人與野生動物形成了和諧相處的關系 C.該現象說明野生動物正在積極地尋求人類的幫助 D.該現象說明該種動物的種群數量增大,種內競爭增強 組卷:319引用:19難度:0.7 -
2.下列有關生物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各種中藥材的藥用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B.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個體多樣性、物種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多樣性幾個層次 C.生態系統中捕食者的存在對提高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 D.把沼澤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手段 組卷:10引用:2難度:0.7 -
3.“保護天然林”和“退耕還林”是我國西部大開發戰略中的兩項重要內容,采取這兩項措施的首要目標是( )
A.開展生態旅游 B.發展畜牧業 C.增加木材產量 D.改善生態環境 組卷:7引用:3難度:0.9
二、解答題
-
9.1991年石油泄漏致使海洋污染,影響了海岸線上生物的分布。調查結果表明,低岸(海潮可以沖刷到的地方)生長著大量的藤壺及其他定居生物,且物種數量、密度恢復比較快,至1995年生物多樣性已恢復正常,而高岸(海潮沖刷不到的地方)的生物多樣性只恢復到正常水平的83%。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海洋生態系統的功能包括
(2)至1995年低岸的生物多樣性已恢復正常,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
(3)調查海岸線上藤壺的種群密度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組卷:2引用:2難度:0.6 -
10.我國某大型水庫因水體富營養化曾連續爆發“水華”。為防治“水華”,在控制上游污染源的同時,研究人員依據生態學原理嘗試在水庫中投放一定量的魚苗,對該水庫生態系統進行修復,取得了明顯效果。
(1)在該水庫生態系統組分中,引起“水華”的藻類屬于
(2)研究人員依據生態學原理嘗試在水庫中投放一定量的魚苗,常見魚類的食性如下表:類別 青魚 鰱魚 鳙魚 鯉魚 食性(食物) 螺螄 浮游植物 浮游動物 雜食
(3)為確定某魚的投放量,應根據食物網中的營養級,調查投放區該魚的上個營養級現有的生物量,同時為保證該魚的成活率,應捕殺該魚的
(4)寫出以鳙魚為次級消費者的一條食物鏈
(5)從生物防治的角度看,還應該放養其他有經濟價值的水生生物(如蝦、蟹等),你認為這樣做的生態學意義是
(6)為了在保持良好水質的同時增加漁業產量,以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贏,請提出具體措施組卷:4引用:1難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