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青海省西寧市八年級(上)期末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1/7 8:30:2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48分)
-
1.作為新時代的共青團員應該響應黨的號召,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做出正確的行為選擇。下列行為可取的是( ?。?/h2>
A.在小區里隨意踐踏草坪 B.找理由不參加學校集體活動 C.幫助朋友隱瞞曠課的事實 D.積極觀看西寧抗疫正能量視頻 組卷:20引用:1難度:0.6 -
2.青少年要有責任、有擔當,在自己能力范圍之內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養成親社會行為。我們之所以要養成親社會行為是因為( )
A.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B.服務社會就是為了獲得回報 C.主動關心社會就一定能實現人生價值 D.只有少數杰出精英人物才能有這種高尚的表現 組卷:11引用:1難度:0.8 -
3.為青少年營造良好的受教育環境,教育部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生手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原則上不得將手機帶入校園,禁止帶入課堂。該舉措( ?。?/h2>
A.目的在于禁止學生參與網絡生活 B.有利于中學生理性參與網絡生活 C.有利于徹底根除學生手機依賴癥 D.是提高學習成績的唯一選擇 組卷:19難度:0.7 -
4.在抗擊新冠疫情的關鍵時刻,有些人抱著僥幸心理,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城區擺設攤點、聚集閑逛,給疫情防控造成一定隱患。2020年2月7日起,上海、浙江等多地緊急出臺地方法規嚴格依法防疫,對隱瞞疫病史、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依法追究責任。據此完成下面4~5小題。
上述材料表明( ?。?br />①無法治不自由
②法律是由社會輿論保證實施
③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刑事責任
④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組卷:2引用:0難度:0.70 -
5.社會規則營造良好的社會秩序,給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道德和法律是調節人們行為的兩種主要社會規則。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學習和踐行道德與法律規范,提高道德修養,增強法治意識,推動社會文明進步。據此完成4~6題。
在社會生活中我們的行為底線是( ?。?/h2>A.不犯錯 B.不犯法 C.不犯罪 D.不違紀 組卷:0引用:0難度:0.70
二、簡答題(共34分)
-
19.閱讀下面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在疫情防控期間王某擅自離開已采取封控管理措施的居住地返寧時未按照西寧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的相關要求,主動向社區報告旅居史,并頻繁活動市區多處人員高度密集的飯店、商店、診所農貿市場等,致使新冠肺炎疫情擴散蔓延,造成極其嚴重后果。因此西寧公安局對王某以涉嫌妨害傳染病防治罪被立案偵查。
材料二:相關鏈接刑法第三百三十條【妨害傳染病防治罪】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引起甲類傳染病傳播或者有傳播嚴重危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2)王某認為來寧活動是他的自由,不應該被立案偵查。你認為這種說法正確嗎?請運用自由與規則的關系闡述你的理由。
(3)請結合上述材料,談談我們該如何自覺遵守規則?組卷:16引用:1難度:0.4
三、材料分析題(共18分)
-
20.青少年是當前國內網民的重要組成部分,某校八年級(2)班開展了“文明上網,爭做合格網民”的宣傳教育活動,請你積極參與。
活動一:調查小組的同學對本校學生上網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如下:內容 聊天 查閱學習資料 打游戲 看電影、聽音樂 其他 比例 50% 20% 15% 10% 5%
活動二:“網絡,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鞭q論小組的同學圍繞“網絡的利與弊”展開了激烈的辯論。
(2)請根據自己的上網經驗,談談你是怎樣看待網絡的?
活動三:網監民警提醒,網絡世界陌生而虛擬,切記收斂你的好奇心,提防各類陷阱;網絡并不是法外之地,在網絡中依然有我們需要恪守的底線。
(3)八年級(2)班同學打算就“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向同學們發出倡議,請你列出4個要點。組卷:31引用:3難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