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育才學校高二(下)開學生物試卷
發布:2024/11/28 11:0:2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
-
1.下列關于內環境和穩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內環境成分中含有血漿蛋白、葡萄糖、CO2、神經遞質等物質 B.內環境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和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C.維持內環境的穩態離不開體內細胞的參與 D.血漿的pH能保持穩定與它含有HCO3-、HPO42-等離子有關 組卷:54引用:11難度:0.7 -
2.如圖是縮手反射的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反射弧中有3個神經元,神經細胞間有2個突觸 B.據圖示可知,縮手反射的感受器和效應器都位于手部 C.手指不經意被薔薇針刺后迅速縮回,該過程沒有大腦皮層的參與 D.被薔薇針刺后,再看到薔薇時會格外小心的反射的類型屬于條件反射 組卷:18引用:3難度:0.7 -
3.人體的內環境中含有多種激素,這些激素參與人體內環境穩態的調節,使人體正常進行各種生命活動。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進食可引起內環境中的胰島素含量增加 B.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會使排尿量增加 C.甲狀腺激素分泌增加可引起促甲狀腺激素含量減少 D.不同組織細胞可能受到同一種激素的作用 組卷:8引用:3難度:0.7 -
4.下列有關免疫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只有T細胞、B細胞、效應T細胞三種 B.吞噬細胞僅在特異性免疫的抗原識別、加工和呈遞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C.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均可以有吞噬細胞和T細胞的參與 D.發生過敏反應的人在初次接觸過敏原時不會發生免疫反應 組卷:4引用:4難度:0.7 -
5.如圖是植物激素生長素(IAA)和赤霉素(GA)對擬南芥根和莖生長的影響。據圖作出的分析,正確的是( )
A.相對根而言,莖對IAA和GA更敏感 B.IAA濃度為b時,根不生長 C.IAA濃度大于c時,莖的生長受抑制 D.僅IAA表現出兩重性,GA無兩重性 組卷:214引用:26難度:0.7 -
6.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有基因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三個方面,它們是相互作用、協調配合的。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的生長發育根本上是基因組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 B.微量的植物激素就能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和繁殖有顯著作用 C.植物的生長發育往往取決于各種植物激素在體內的絕對含量 D.環境因素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有些是通過激素來實現的 組卷:14引用:2難度:0.7 -
7.“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了草原壯麗富饒的風光。下列有關種群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對于壓在樣方邊界上的個體,計數時要遵循“取相鄰兩邊及其夾角”的原則 B.用標記重捕法調查某動物的種群密度時,標記物應大而醒目,以便重捕后辨別和計數 C.種群性別比例的改變會影響其出生率和死亡率,從而使種群密度發生變化 D.病原體對種群數量變化的作用強度與種群密度無關 組卷:3引用:5難度:0.6 -
8.下列關于種群密度調查和種群數量增長的敘述,合理的是( )
A.調查植物種群密度宜選擇蔓生或叢生的植物作為調查對象 B.若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某種魚的種群密度時標記物脫落,調查結果會偏小 C.出生率和遷入率增大可以使種群數量增大 D.與呈“S”形增長的種群相比,呈“J”形增長的種群達到K值所用時間較短 組卷:3引用:3難度:0.6 -
9.有關“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動態變化“的實驗,錯誤的敘述是( )
A.適當提高培養液的濃度,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的環境容納量將增大 B.計數的方法是抽樣檢測,用吸管吸取培養液直接滴加在計數室上 C.其他條件不變,若接種量增加一倍,種群數量達到K值的時間縮短 D.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之前,應先將試管輕輕振蕩幾次 組卷:15引用:8難度:0.7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2分)
-
28.為尋找適合建立種群“S”型增長模型的實驗變量組合,某興趣小組研究了接種量和溶氧量(用搖床轉速(r?min-1)來控制)對培養液中酵母菌種群數量變化的影響,結果如圖1。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種群增長模型中K值的含義是
(2)接種量都為1.5mL的3組試驗中、搖床轉速為
(3)在對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進行計數時,該興趣小組采用了血細胞計數板計數法。圖2是一塊規格為1mm×1mm×0.1mm的血細胞計數板正面示意圖,圖3所示觀察到的圖像。
①如果培養后期計數室每小格酵母菌數量過多難以計數,可采用
②若對計數室里的酵母菌進行臺盼藍試劑染色,計數時應計數
③圖2代表一個計數室,若計數得其中每一個小方格里酵母菌平均數為10個,則該1 mL培養液中共含有酵母菌約組卷:1引用:1難度:0.6 -
29.池塘水中生活著多種浮游動植物,其中大型溞是常見雜食浮游動物,具有較強的攝食能力,可用于控制水體中藻類的過度增長。為探究大型溞對藻類的影響,某實驗室進行了以下相關實驗。
(1)多次采集池塘水,混勻后分別裝入透明塑料桶中,將塑料桶隨機分成5組(C0-C4組)。向桶中加入大型溞,使其密度依次為0只/L、5只/L、15只/L、25只/L、50只/L.將水桶置于適宜光照下,每三天計數一次,統計每組水樣中藻類植物細胞密度,實驗結果如圖1。
①實驗水樣中的所有生物可看作微型
②將透明桶置于適宜光照下的目的是
③第4天到第7天期間,C0、C1、C2組藻類植物細胞數量下降的原因可能有
a.水體無機鹽得不到及時補充
b.有害代謝產物積累
c.浮游動物攝食量大于藻類增殖量
(2)研究者還統計了各組水體中小型浮游動物的密度變化,結果如圖2所示。大型溞與小型浮游動物的種間關系是
(3)由上述實驗可知,飼養大型溞可用于組卷:202引用:7難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