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征集
          加入會員
          操作視頻
          當前位置: 試卷中心 > 試卷詳情

          2023-2024學年廣東省深圳市中科先進院實驗學校八年級(上)期中道德與法治試卷

          發布:2024/10/20 4:0:2

          一、單項選擇題(共15題,每題2分,共30分)

          • 1.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下列句子反映的社會關系類型相同的是(  )

            組卷:527引用:16難度:0.5
          • 2.某學校開辟勞動實踐基地,開設了農作物種植、面點制作等勞動課程,帶領學生進行勞動體驗,勞動課的開設是否會影響學生文化課的學習?很多家長表示擔憂。對于勞動課,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
            ①勞動課能引導學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養成親社會行為
            ②勞動課能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弘揚勞動精神
            ③學校要將引導學生系統學習必要勞動技能作為主要任務
            ④開設勞動課有利于磨煉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生活水平

            組卷:450引用:14難度:0.7
          • 3.如圖漫畫《沙漏》告訴我們沉迷網絡會(  )

            組卷:290難度:0.8
          • 4.井然有序的社會生活離不開社會規則的維系。下列行為屬于遵守社會規則的是( ?。?/h2>

            組卷:204引用:30難度:0.7
          • 5.某市政府決定將每月11日確定為“自覺排隊日”,意為兩人以上就應該像“11”一樣按順序排列?!白杂X排隊日”的設立( ?。?/h2>

            組卷:235難度:0.7

          二、非選擇題(共2題,共20分)

          • 16.材料分析題
            材料一:
            法律規定 我國《民法典》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
            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對擾亂公共場所秩序的行為應予以處罰。
            我國《刑法》規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廣告推廣、支付結算等幫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
            有關案例 ①朱某在學校操場拾到蘇某丟失的手表,拒絕歸還。
            ②李某等人在體育館觀看比賽時,起哄、打鬧,向場內投擲礦泉水瓶。
            ③吳某等人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網絡實施犯罪,為其犯罪提供支付結算幫助,支付結算金額人民幣26萬多元,被判處拘役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五千元。
            材料二:“十一小長假”時不少景區雖然開放,但采取了嚴格的限流措施,全國多個知名旅游景區采取了預約制。一些游客因預約渠道不通暢,沒有預約前往景區,與工作人員發生沖突。針對景區預約制這個話題,人們議論紛紛。小明認為:“游客享有自由權,景區實行預約制,太麻煩”。
            (1)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材料一有關案例中的哪一個行為是犯罪行為?為什么?
            (2)請從“自由與規則的關系”的角度出發,對材料二中小明的觀點進行評析。

            組卷:14引用:1難度:0.4
          • 17.綜合探究題
            共建網絡文明,凝聚奮進力量。網絡文明是伴隨互聯網發展而產生的新文明形態,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
            深圳網絡文明大會圍繞網絡內容建設、網絡法治建設、網絡文明社會共建、個人信息保護等多方面進行深入交流探討。
            【網絡發展新趨勢】
             
             
             
            深圳有網站27.8萬個,有互聯網平臺經濟企業58.4萬家,2021年,深圳市網絡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9000億元,占全市GDP比重升至30.6%,總量和比重均位居全國第一。 深圳網民數量龐大,超過1300萬。深圳網民人均每日上網5.86小時,比全國網民每日上網平均值長1.8小時;在網絡APP使用上,網上外賣、互聯網理財和在線辦公居于前三。 受疫情影響,為了讓市民朋友宅家也能觀展,南山博物館推出了全景導覽、視聽導覽、文物3D形象等多種線上觀展模式和“云觀展”攻略。讓大家宅家看展,一眼萬年。
            (1)結合所學知識,請為上述三則材料分別填寫合適的小標題。
            【網絡治理新挑戰】
            近期,全國多地警方發布了多個“AI詐騙”的典型案例。“AI詐騙”是指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冒充他人的身份或聲音,通過視頻或語音的方式實施詐騙的行為。其常見手段有兩種:聲音合成和AI換臉。記者調查發現,目前有不少電商平臺對外提供定制AI換臉視頻服務,僅需正面半身照即可,成本低至數十元,這在一定程度上為不法分子實施“AI詐騙”提供了便利?!癆I詐騙”對他人合法財產和個人信息等構成嚴重危害。
            (2)結合材料,運用法治知識,請你對如何預防和減少“AI詐騙”提出兩條合理建議。
            【網絡空間新風尚】?
            (3)網絡天空的天朗氣清,需要網絡生態治理和網絡文明建設的落實。作為新時代深圳青少年的我們要善于運用網絡,弘揚向善風氣,助力深圳網絡文明建設。網絡微公益活動雖小,卻意義重大。請你按照圖示,策劃一份網絡微公益活動。

            組卷:53引用:1難度:0.3
          APP開發者:深圳市菁優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應用名稱:菁優網 | 應用版本:5.0.7 |隱私協議|第三方SDK|用戶服務條款
          本網部分資源來源于會員上傳,除本網組織的資源外,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權,請立刻和本網聯系并提供證據,本網將在三個工作日內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