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粵版八年級上冊《第3章 光現象》2017年單元測試卷(安徽省六安市匯文中學)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30分)
-
1.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古詩詞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下列詩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釋的是( )
A.樓臺倒影入池塘 B.風吹草低見牛羊 C.潭清疑水淺 D.云生結海樓 組卷:1188引用:27難度:0.7 -
2.關于光現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太陽光通過三棱鏡會分解成多種色光,這種現象叫光的色散 B.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C.物體在平面鏡中成正立、放大的實像 D.光從空氣射入水中后傳播速度會變小 組卷:1552引用:23難度:0.9 -
3.在如圖所示的四種現象中,屬于光的折射現象的是( )
A.
鉛筆好像在水面處折斷B.
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C.
月食的形成D.
濃密樹蔭中呈現圓形光斑組卷:300引用:16難度:0.9 -
4.如圖所示的四幅圖片中,其中一幅所反映的光學原理與其它三幅不同的是( )
A.
瞄準魚下方插魚B.
放大鏡C.
湖中的倒影D.
水碗中的筷子組卷:155引用:89難度:0.9 -
5.描繪純美青春的《再別康橋》詩句中蘊含了豐富的光學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金柳的影子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長篙在水中的倒影是等大的實像 C.“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湖面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D.“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看到天上的云彩是由于云彩反射了太陽光 組卷:1519引用:75難度:0.9 -
6.許昌市圍繞“五湖四海畔三川、兩環一水潤蓮城”的總體規劃布局,于2015年8月底開工建設護城河環通工程,2016年3月15日正式通航,這已經成為許昌市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人們坐在豪華觀光巴士上可以看到魚在清澈的河水中自由地游動,關于這種光現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這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 B.這是屬于光的折射現象 C.這是屬于光的反射現象 D.這是屬于光的色散現象 組卷:57引用:2難度:0.7 -
7.下列敘述中用到了與如圖所示物理規律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樓” B.“杯弓蛇影” C.“鏡花水月” D.“立竿見影” 組卷:499引用:17難度:0.9 -
8.“影”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光現象,如夏天乘涼的“樹影”;民間皮影戲的“皮影”;岸邊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時的“攝影”等。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樹影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B.皮影利用了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C.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D.攝影時用的照相機是根據凹透鏡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組卷:278引用:72難度:0.9 -
9.如圖所示,下列成語與其物理知識相符的是( )
A.
鑿壁偷光--光的折射B.
井底之蛙--光的反射C.
猴子撈月--光的折射D.
杯弓蛇影--光的反射組卷:248引用:56難度:0.9 -
10.下列對光現象解釋正確的是( )
A.在光的折射現象中,折射角一定小于入射角 B.凸透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因而經過凸透鏡的光線一定會交于一點 C.人向平面鏡走近的過程中,人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大小不變 D.凹面鏡對光起發散作用,凸面鏡對光起會聚作用 組卷:40引用:6難度:0.9
五、計算題(10)
-
30.如圖所示,兩等大的平面鏡A、B直立在地面上,A、B高為0.95m,相距20cm。有一細束激光與豎直方向成45°角射到平面鏡B的上邊緣,經多次反射后射到地面。求:
(1)激光束射到地面前,一共發生了幾次反射?
(2)投射到地面上的光點離A平面鏡的距離。組卷:1142引用:7難度:0.1 -
31.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號”探月衛星成功發射。經過長途飛行,衛星進入離地球3.8×105km的太空,繞月球飛行,則:
(1)衛星繞月飛行過程中,北京天文臺通過主動發射無線電波對衛星進行跟蹤、測探,若某次雷達從發射無線電波到接收到無線電波所用的實際時間為2.5s,則此時衛星與地球間的實際距離為多遠?(無線電波在空氣中傳播速度等于光速,為3.0×108m/s)
(2)為了修正衛星的軌道,地面工作人員利用無線電波發出指令,控制衛星的工作,則無線電波需要通過多長時間才能被衛星接收?組卷:14引用:6難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