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山東省臨沂市羅莊區七年級(下)期中生物試卷
發布:2024/4/20 14:35:0
一、選擇題(每空2分,共50分)
-
1.從森林古猿到人的進化過程,按時間先后,下列各階段的正確排序是( ?。?br />①從四肢行走到直立行走
②從樹棲生活到地面生活
③在群體生活中產生語言
④會制造和使用工具。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④③ D.②①③④ 組卷:335引用:36難度:0.9 -
2.“三孩”政策實施后,某育齡女性經檢查,其輸卵管堵塞。她想要通過試管嬰兒技術再生一個孩子。下列關于試管嬰兒技術說法正確的是( )
A.試管嬰兒技術是一種無性生殖技術 B.試管嬰兒技術是將體外形成的受精卵植入到母體子宮 C.試管嬰兒技術可以解決子宮壞死所導致的不孕問題 D.試管嬰兒技術中胎兒發育所需營養物質通過胎盤和臍帶從母體獲得 組卷:2引用:3難度:0.5 -
3.如圖是人的生殖發育過程簡圖,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br />
A.器官a是睪丸,是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 B.眾多的精子中,只能有一個能夠進入①并與①結合形成受精卵 C.形成②的場所是子宮 D.38周后發育成熟的胎兒從母體的陰道產出,這叫做分娩 組卷:27引用:3難度:0.7 -
4.青春期是人生的“花樣年華”,但也是個體心理發生劇烈變化的“心理斷乳期”。下列有關青春期的敘述錯誤的是( ?。?/h2>
A.出現第二性征 B.生殖器官開始出現 C.身高突增,心肺功能增強 D.男女相處有禮有節,建立真誠的友誼 組卷:16引用:4難度:0.6 -
5.在我們的食物中主要有六類營養成分,其中既能給我們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又是組織細胞構成物質的是( )
A.水、無機鹽、蛋白質 B.維生素、糖類、蛋白質 C.糖類、蛋白質、脂肪 D.維生素、水、糖類 組卷:175引用:22難度:0.9 -
6.如下表,甲、乙、丙、丁四種食物(各100克)中某些成分。據表分析,正確的是( ?。?
食物 糖類(克) 脂肪(克) 蛋白質(克) 維生素A(毫克) 維生素C(毫克) 鈣(毫克) 甲 50 7 13 40 0 12 乙 45 3 10 0 5 104 丙 18 3 6 3 230 8 丁 1 90 8 10 1 6 A.有利于壞血病患者食用的食物是甲 B.有利于防治夜盲癥的食物是乙 C.有利于兒童預防佝僂病的食物是丙 D.能提供最多能量的食物是丁 組卷:11引用:2難度:0.6 -
7.某班級的同學測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設置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探究,某小組測得的實驗數據如表。分析正確的是( ?。?br />
種子 種子質量(克) 水量(毫升) 燃燒前水溫(℃) 燃燒后水溫(℃) 花生仁 1 30 20 70 核桃仁 1 30 20 86 A.為了減少誤差,選擇的花生仁和核桃仁越大越好 B.為了保證數據的準確性,溫度計的下端要接觸到錐形瓶底部 C.實驗數據偏低可能是計算錯誤,與熱量無關 D.通過計算可知,每克核桃仁含有的能量比每克花生仁含有的能量多 組卷:29引用:1難度:0.7 -
8.下列描述消化系統組成的選項中,符合如圖所示關系的是( ?。?br />
I II III IV A 消化系統 肝臟 消化腺 小腸 B 消化系統 消化腺 消化道 口腔 C 消化系統 消化道 胃 唾液腺 D 消化系統 消化道 消化腺 咽 A.A B.B C.C D.D 組卷:46難度:0.7 -
9.小紅在吃櫻桃時將核咽了下去,櫻桃核在體內的“旅行路線”是( ?。?/h2>
A.口腔→咽→胃→大腸→食道→小腸→肛門 B.口腔→小腸→胃→咽→食道→大腸→肛門 C.口腔→食道→小腸→胃→咽→大腸→肛門 D.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 組卷:616難度:0.9 -
10.如圖表示人體消化吸收過程,①~⑤表示消化液(⑤為腸液)。縱向箭頭表示消化液對相應物質的消化作用,a、b、c分別表示淀粉、蛋白質和脂肪的最終消化產物。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br />
A.①為唾液,能將淀粉分解為葡萄糖 B.④和⑤發揮作用的場所都是小腸 C.X表示大腸,是a、b、c被吸收的主要場所 D.②與③都只含一種酶,但酶種類不同 組卷:1882引用:63難度:0.1
二、非選擇題(50分)
-
31.某同學為了探究不同血管內的血流情況,使用顯微鏡觀察小魚尾鰭內血液的流動。圖一實驗材料的處理,圖二為觀察時的顯微鏡的使用狀況,圖三為顯微鏡下觀察到的視野圖像。請根據實驗和圖片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便于觀察血液的流動,實驗時應選擇活的并且尾鰭色素
(2)圖一中,用濕棉絮包裹小魚頭部的鰓蓋和軀干部,在實驗觀察過程中,還應時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這樣做的目的是
(3)使用顯微鏡觀察時,通常情況下使用圖二中的
(4)血液在圖三所示的三種血管中的流動方向是組卷:17引用:2難度:0.5 -
32.每逢農歷閏年,結了婚的閨女,要在閏月里蒸一對面魚,送到娘家,以期娘家日子過得富貴有余。制作面魚的主要材料是面粉、水、酵母。七年級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發現吃面魚時如果細細品嘗,能嘗到一絲絲的甜味。于是設計了如下表實驗,來探究“面魚在口腔中的變化”,如圖為面魚中主要營養物質的部分消化過程。
試管 加入的物質 處理 溫度 時間/min 加碘液后的現象 A 面魚碎屑+2mL唾液 攪拌 37℃ 10 不變藍 B 面魚碎屑+2mL清水 攪拌 37℃ 10 變藍 C 面魚塊+a 不攪拌 37℃ 10 變藍 D 面魚碎屑+2mL唾液 攪拌 85℃ 10 b
(2)1號試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變藍,原因是面魚中的①
(3)分析A與C兩支試管加碘液后的現象,提出進餐建議:組卷:14難度:0.7